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学校党建>>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牢记初心使命,提升责任担当
发布时间:2019-10-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徐峰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就是要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勇于担当,为中国人民美好生活永久奋斗;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计划安排,今天我结合学习思考,围绕“牢记初心使命,提升责任担当”这一主题,讲一堂党课,与大家一起做个交流。

牢记初心使命

1.回顾初心。我们共产党人初心是什么?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初心,是苦难和荣耀的党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我国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为我国奠定了实现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深层次、根本性变革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崭新的面貌。(2)初心,是党心和民心的相融。从建党至今,每次民族灾难来临之时,冲在最前面的总是共产党员,他们用肩膀为我们扛起了重担困苦,用身躯为我们挡风遮雨,充分显示了我们党超强的凝聚力,党心就是民心。我们党是始终把自己定位成一位无私奉献的母亲,把人民群众当作与自己血肉相连的一家人,党的利益和我们的利益,党的荣辱和我们的荣辱,从来都是紧密相关的。(3)初心,是不离与不弃的信念 。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2.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让我们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始终牢记人民的恩情重于山。 可以说,古往今来,无论哪个朝代更替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才是历史的主人,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才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2)始终牢记勇挑重担的责任 。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宗旨,我们要深知肩上的责任,责任背后是无私无畏的境界,责任实质上也是奉献精神。责任感是成就个人事业必不可少的内在源泉。

作为教师还要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教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先后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每个教师都要珍惜人民教师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立德树人本质上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在教书过程中育人,在育人过程中将德放在首位,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提升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作为教师党员,就是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提升立德树人责任担当。

1. 要筑牢信仰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传道者明道信道是前提和基础。教师的责任担当,排在首位的就是要明立德树人的责任之道,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应有这样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担当,认识到自身职责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断增强为党的教育事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责任之道首先应做到“政治要强”,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自觉用“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对教师而言,还应明知识之道做到“思维要新”,即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学懂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做到“视野要广”,全面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发展历程、辉煌成绩和根本优势,努力提高政治理论素养;深入了解基本国情和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明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根本特质、认识深化改革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的深刻内涵及面临的严峻挑战,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坚定砥砺奋发前行的勇气和信心。

筑牢教师的信仰根基,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方法技术娴熟的要求,有底气、有信念地从事教育工作,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方能理直气壮地教育说服学生,以情感人,努力成为学生理想、信念和道德的表率,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重任。

2.要培养炽热情怀。教师的天职本分乃教书育人,教师承担着铸魂育人的神圣使命。教师不管名气多大、荣誉多高,教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如果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后面的每一粒都会跟着错。因而,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真正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教师“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这要求教师树立高远理想追求,涵养深沉的家国情怀,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学生做出表率;做到下苦功夫、求真学问,以扎实的学识支撑高水平教学,同时要躬身实践,身体力行,把教学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研究,提升教学艺术,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改革手段、改造课堂的能力,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真正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

教师要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要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必须时刻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激励自己,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在教书育人实践中关注、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欣赏、信任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茁壮成才,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美好的生活。

3.要发挥表率作用。把立德树人落实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四个统一”。教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既做传播知识、思想和真理的工作,更做塑造灵魂、生命和人的工作;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要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和人格魅力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自觉,耐得住寂寞,潜心研究学问,时刻关注社会现象,在实践中汲取养分;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课堂上怎么讲要有规范,教师的言行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

对教师而言,要保持“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良好形象,做到“人格要正”,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专业素养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同时还应做到“自律要严”,强化底线意识,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践行良好师德师风,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

教师从事的是特殊的职业劳动,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直接关系学生能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新时代教师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新要求,切实增强师德自律意识、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淘汰“水课”,打造“金课”,以人格魅力和知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回归育人价值,切实做到围绕学生、关学生、服务学生,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切实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在实处。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殷切嘱托言犹在耳:“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衷心祝愿党员同志们在本职岗位上能牢记初心使命,敢于责任担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扎实工作,为推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邱仲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