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课堂教学,从无条件相信孩子潜能开始
发布时间:2012-09-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核心提示:课堂教学,从无条件相信孩子潜能开始...

课堂教学,从无条件相信孩子潜能开始

——聚焦如皋“活动单导学模式”

如皋市教育局教科室

    如皋地处苏中地区,却因经济基础与发展思维的拘囿,教育曾一度停滞不前。课程改革的春风,开拓了教育的各个领域,也给如皋教育带来了契机与动力。使得如皋教育迅速走上高速跑道,成为全省关注的焦点和学习的典型。

    发展的过程,就是扬弃的过程。面临外界的褒扬或质疑,如皋教育人保持了冷静,深度思考遭遇发展瓶颈的缘由。在准确把脉,前瞻思考后,如皋市教育局长金海清对新的增长点进行了高准定位:“我们要牢固树立均衡教育的发展观念,始终追求教育的大众化、平民化。‘平民教育’是温总理对教育的殷切希望,我们的教育改革,其实就是要针对中国最广大的一群人——平民百姓孩子的关注,教育改革的成果就是要惠及如皋所有的孩子,而不是少数精英阶层。”

    走均衡、优质、和谐、高效之路,就是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走素质教育之路。然而,它的有效抓手在哪里呢?如皋教育人找到一条便捷之径——“活动单导学模式”。

    活动单导学:解放学生的多彩舞台

课堂的生命是什么?这是一个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是把学习知识作为从生活中孤立起来作为直接追求的事体,还是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魅力?是知识至高无上,唯我独尊,还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在深入探究杜郎口中学、衡水中学、洋思中学等学校成功经验后,不少校长感叹:我们应该解放孩子!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去丈量生命尺度!我们应该让孩子在教师的视野外自由成长!我们应该无条件相信孩子的潜能!

学生心灵旷野的呼告终于迎来了教师心灵的积极回应。于是,如皋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是一场颠覆性的课堂革命,它需要我们汲取课堂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在这里,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活动是课堂的载体,快乐是课堂的根本。

    学习从模仿开始。如皋先后多次组织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去杜郎口等中学驻点观察研究,组织教师学习课改汇编资料,组织师生观看改革的课堂实录影像资料,以此把握新旧课堂教与学的不同范式与本质。思想解放的力度决定我们改革的速度与深度,惟有让师生在这种“头脑风暴”式的高峰体验中,才能实现思维的转型。而要促使他们“脱胎换骨”,则需理念的根本转变和实践的成功体验。

    在深度整合杜郎口等中学的经验,审视当下如皋课堂教学的现状后,如皋教科室、教育室联合推出“活动单导学模式”,把教师以粉笔和口讲为形式的课堂改变为学生由活动而求知的课堂,把学生静坐听讲的课堂变为学生为活动而随时移位的课堂。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在活动中能尽情释放无穷的潜力;活动是课堂的根本,在活动中促使生命感官的全息观照。没有活动则学生学习无所凭借。走进如皋的课堂,你会发现,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他们的身体在走动,心灵在律动,精神在运动。

    如何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动”起来,共同构筑理想的课堂?教科室袁主任说:是“活动单导学”。一方面,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设计课堂教与学的流程,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灵活的教与学策略、动态的生成过程,及时的反馈检测这有效课堂的四大支架;另一方面,它也为学生提供了一张课堂旅行的地图,清楚地知晓到达的目标,前往的路径,沿途的风景。通过 “活动单导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孩子的手脚,让他们在具体的体验性活动中感知、感受、感悟、积淀、内化、升华。小组合作:活力课堂的有效途径

    找到课堂改革的方向与策略后,如皋教育便开始了如火如荼的草根实践。先是从地处边隅,设施落后,师资薄弱,生源匮乏的金盛初中试点。从哪里寻找突破口,让学生真正主动地学习起来呢?该校校长刘剑坦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就是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与交流。”为了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甚至做了硬性规定:教师讲授不超过十分钟,学生活动不少于三十五分钟,尽力让学生交流讨论,以学生教学生,学生评讲,学生总结为主。并且将教室进行了重新布置:搬走讲台,将班级分为几小组,每组六人,回形而坐,每两人一块小黑板,并为各小组备好粉笔盒和黑板擦,让学生拥有自己的一块小舞台,让小组合作更加便捷高效。

    自从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原来偷懒厌学的学生也大有起色,甚至感叹“没时间走神了,一堂课太忙了”。在一次问卷调查中,学生都是更加喜爱现在的课堂模式。原因很简单,以前总是被动地听,碰到不感兴趣的学科就聊天甚至瞌睡,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而现在成了课堂的主人,又有组员的信任和帮助,学得轻松而又充实。更令人振奋的是,课堂中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洋溢着青春与激情,忘我地追求卓越、争创辉煌,真正实现了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金盛初中试点的成功,标志着“活动单导学模式”的现实可操作性与发展可行性,也预示着这朵课改之花将绽放到如皋教育的每个角落。行政的直接参与是推进课改的关键, 081118日,全市有效教学推进会在金盛初中隆重召开,与会领导和老师对全新的课堂模式,民主的课堂氛围,突出的主体地位,精彩的语言表达赞叹不绝。藉此东风,如皋市课堂教学改革全面铺开,并构建了“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程序: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答疑解难——评价小结——检测反馈。创造一个对所有学生都具有挑战性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是“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核心支柱之一,它的前提是充分发掘学生的多元智能,视差异为平衡、化解和被整合到小组的资源。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优势互补,缓冲了学习的压力,加强了表达的自信,增多了实践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学习的身心愉悦以及个性的自由发展。教师在合理构建小组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守纪状况等差异同质分组,异质结对。组间水平相近,利于班内竞争;组内水平殊异,利于相互合作。

    如何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呢?薛窑中学王树峰老师总结出几条实践经验:聆听别人的发言,听出重点,作出判断,提出补充;先独立思考,再共同讨论,相互启发;能大胆地、完整地说,遣词委婉,有理有据;及时反思、总结与提炼;增强评价的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长的组织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下堡小学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并组织培训指导。小组长首先要做好分配工作,任务要细化,分配到人,落实个人责任,并对完成质量进行记载;组织本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安排帮扶对象;策划安排小组成果展示的方式(阅读、朗诵、歌唱、舞蹈、小品、课本剧、板书等)及内容;督促本组成员适时检查,及时巩固,确保全面提高。

    怎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可谓健康成熟?“建立起信任、沟通、共同的目标以及相互依存的关系”,副局长姜健荣如是说。刚开始组建小组时,个体之间往往互不信任,彼此小心谨慎,担心个人表现的恰当性和自己小组成员资格。教师通过建立规则和价值观,确立沟共同的影响力和责任,可以帮助降低一些不确定性。一旦学习小组能够建立信任时,恐惧也就消除了,学生便可以对小组的学习任务作出敏感反应的沟通和决策。在此基础上,小组也就能够建立满足个人需要并对小组有意义的目标,小组成员也就能感受到独立性与场依存性,从而促使个性的成长与人格的健全。

    自主学习:提升学力的不二法门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课堂教学的终点,是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学业成绩的进步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自主学习,是“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另一核心支柱。它的前提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条件地相信学生的潜能,努力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活动单导学”坚持预习先行的策略。

    针对当下教学基本忽视预习环节的现状,以及课堂上师生节奏不合拍,学生欲说又无言的情形,如皋教育反其道而行之,治标先治本。语文教研员丁国林坚信:预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的首个也是首要环节,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预习是学生唯一真正独立依据自己的兴趣、速度和特点,完成某个学习任务的机会,而学生学习力最终也就体现在预习的水平上。自主预习是课堂小组学习的基础,课堂上实则是一个个已经完成对学习材料的独立学习的个体,对预习效果的检测、修正与提升。因此,预习的广度制约着课堂的深度,预习的深度决定着课堂的精彩。

    如何确定准确的预习方向?“活动单导学”对这一环节作了明晰的规定,即全面地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直指重点,运用已经习得的基本技能解决基础问题,促使学生带着独立的观点和新的“愤”、“悱”状态进入课堂,而不仅仅是为教学做一些基础准备。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预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客观可能性,才能促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发挥活动单的功能:化教为学,化生为师,化静为动,化被动接受为自觉生成,由此树立“乐学善思,惜时向上”“我付出、我快乐”“我成功、我自豪”的理念。

    当然,课堂上,自主学习同样不可或缺。“活动单导学”的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特别一提的是,“以教导学”的本质就是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由“主角”变成了“配角”;由“主演”变成了“导演”;由“主播”变成了“主持”。对此,金盛初中强调,学生会的,老师不讲;有些学生会的,学生教学生,老师不讲;学生都不会的,学生在老师点拨启发下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学会,老师还是不讲。要是老师点拨启发了学生还不会的,说明老师设计的活动有问题,没有考略到“学情”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刘剑校长对此深有感慨: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给予其自主探究的权利,主动表达的机会,敢于质疑的勇气,求异思维的能力,充分发展的可能。只有这样,先扶后放,大胆实践,让所有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成为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渴望表达、渴望体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唯其如此,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自身鲜明特征的、符合自身实际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新路。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