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值得永远铭记的历史,一个需要共同缅怀的时刻。
2025年9月3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为铭记历史、致敬英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我校全体师生集中观看阅兵直播盛况,共同迎接新学期的特殊第一课。
集中观看直播盛况,打破时空的“现场”教育
80年前的胜利光芒,依旧照亮民族复兴的征程。这段历史值得永远铭记,是需要共同缅怀的时刻。对于成长于和平阳光下的学生群体,这样的教育契机显得尤为珍贵。阅兵仪式用“现场感”打破了时空壁垒。当礼炮轰鸣致敬牺牲者,当战机编队掠过天空,当“人民必胜”的标语在广场上闪耀,我们看到的不是黑白影像里的过去,而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现在。
专题思政课深化内涵,抗战精神点燃青春斗志
除了组织观看直播外,学校还设计了一系列特色环节深化教育效果。 观看阅兵直播后,学校精心安排了两场专题思政课,为师生带来深刻的思想启迪。在高一、高二年级,党总支书记邱仲新以《铭记抗战历史,赓续精神血脉》为题,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邱书记从抗战历史讲起,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鼓励青年学子“以‘继往开来’的豪迈姿态,担当新时代青年使命”。 在高三报告厅现场,张加红校长为学生讲授了《用抗战精神,点燃青春斗志》专题思政课。张校长结合高三学生特点,从历史责任谈到时代使命,强调“让我们铭记历史,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以实干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激励高三学子“继续发扬“诚 恒”的校训,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青春力量”。 两场思政课内容丰富、案例鲜活,既有历史厚度,又有时代温度,赢得了师生们的热烈反响。学校语文组还将组织观后感评选活动,优秀作品将在校内展播。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深化了他们对阅兵意义的理解。 此次观看阅兵活动,是学校不断创新思政教学方式的体现,成功实现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打破了校园壁垒。
系列活动升华情感,“诚恒”之心担时代之责
纪念大会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圆满结束,8万羽和平鸽和8万只彩色气球飞向天空。而在我校各个观看现场,师生们的热情并未消退。他们讨论着阅兵中令人震撼的场景,分享着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倭寇横行,铁蹄践踏,八荒同伤。悲宛平首难,国土烽燃;卢沟沉月,千阙痍疮。黑手屠城,生灵涂炭,腥风血雨卷九疆。号角响,问我辈儿郎,国难何殇? 大风起兮云飞扬,志士怒涛驱恶狼。赞平型大捷,首丧敌胆;台儿庄继,再振国光。亿万同胞,同仇敌忾,与子同袍贯扶桑。九三祭,铸军魂天下,佑我国强! ——正高级教师卓立子老师《沁园春·九三阅兵》 最触动我的是那些白发苍苍的老兵。他们的脊背或许不再挺直,步伐或许不再矫健,但当他们抬起右手敬礼时,时光仿佛倒流五十余年。我试着想象他们年轻时在战场上拼搏的模样,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建立在他们的伟大之上。这场阅兵仪式于我,不再是一场单纯的军事展示,而是一次民族意识觉醒的洗礼。它让我越发清晰地看见自己与国家的血脉相连,在我前行的路上,留下了不灭的精神火种。让我们一起铭记历史 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高三6班陈锦康 这一刻,抗战精神不再只是历史书中的概念,而是成为了鲜活的、可感知的力量源泉。
这次主题教育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教育,更是一次精神洗礼。当"歌唱祖国"的旋律在校园回荡,抗战精神已经化作河中学子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河中人必将以"诚恒"之心,担时代之责,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