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升联盟校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落实新课标、实施新教材的能力,探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提升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效益,常州市联盟校俞亚娣名教师工作室于2024年3月15日在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进行同课异构活动。力求通过“手把手”的方式提升一线教师对新教材的实施能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提升学科认同感、凝聚力。
本期活动主题围绕教科版(必修1)第4单元《递归算法》,来自不同学校的2位教师同台竞技,展示自己的教学理念。
章心昀老师,南昌大学教育硕士
本节课围绕《递归——探寻“树”的奥秘》展开教学。以植树节为导入,引出塞罕坝林场的基本情况,邀请5位同学上台参与游戏,分析计算当年林木蓄积的公式,找到递归算法的两个关键要素,即边界条件和函数自己调用自己,并能自主完成程序的编写。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学生课堂参与度高,让每位学生都感受递归的魅力,并能利用递归算法解决实际问题,最终情感得到提升,树立节约用纸的意识。
施丹萍老师,中小学一级,常州市第十批中小学“教坛新秀”,常州市第十一批中小学“教学能手”。
本课选取喂鱼的情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历经观察研究、发现规律、推理总结、编程实现、数据验证、拓展应用的过程。在观察研究阶段,以树结构的方式组织数据,展示问题状态的描述及状态间的转移,便于学生获取信息。在发现规律阶段,针对同一问题情境,回顾迭代算法,引出另一种不同的算法——递归,强调算法的不同,编程实现的方式也不同。在推理总结阶段以逆序栈的方式展示,让学生总结递归的关键要素:边界条件和递推关系式。在编程实现阶段,用代码连线的方式降低难度,以学生体验为主,养成用计算机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在数据验证阶段,体验递归寻投喂具体方案,让学生保持严谨的研究精神,感受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便捷。在拓展应用阶段,以樱花树、二叉树的例子让同学们体会编程的美。希望学生保持平衡的心态,享受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
2节课异彩纷呈,2位教师的设计贴近生活,从不同角度对新教材进行了新解读,对游戏教学进行了新尝试,也为联盟校的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刘幼奋,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教师,常州市区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常州市优秀科技辅导员。
本次刘幼奋老师就《例谈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进行了专题讲座。刘老师从游戏化教学的背景、游戏化教学的含义、游戏化教学的实践过程以及思考与困惑四个方面分享经验。
在分享过程中,刘老师重点从教学实践中两方面展开。一是基于pygame与pygame zero游戏开发库设计的三个游戏项目,二是设计游戏化故事情境的三个课例,在实践中总结出游戏化教学的思考与困惑。
通过本次活动,联盟校的老师钻研新教材、交流新思路、切磋新教法,从而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