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 是夏梅
【教学目标】
第一,能够阐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重大意义
第二,能够理解中共八大分析的我国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第三,能够科学评价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中共八大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历史任务 ★:一化三改的实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意义;毛泽东思想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一化三改的关系及实质;理解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安排】建议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导入,划分中国社会历史阶段
二、新授
1、议题一 追光 进入社会主义
1953年9月,刘国钧作为常州民主建国会主委,被中央统战部邀请到中南海,参加党外人士座谈会。会议上毛主席说:“有了三年多的经验,已经可以肯定,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比较健全的方针和办法。”会后经过与黄炎培的交流,刘国钧当即表示:“毛主席说要认清社会发展规律,掌握自己的命运。走公私合营的路,就是掌握自己的命运,迟早要走这条路,不如抢先第一个。”当年12月,刘国钧率大成公司向常州市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呈请公私合营。1954年6月1日,大成纺织印染公司公私双方代表在常州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合营协议书。
思考:
(1)有人认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应该等到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结合毛主席的话和有关材料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2)以刘国钧选择公私合营、拥护社会主义为例,尝试总结中国是如何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的?
(3)为什么说“一化三改”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革命?
2、议题二 发光 建设社会主义
1956年,在全国人大的一次小型会议上,荣毅仁代表当面向毛主席提问:“经过社会主义改造,阶级关系已经有所调整,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矛盾是否可以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呢?”
对于荣毅仁的提问,毛主席非常重视,当场表示“你这人倒蛮会用脑子、提问题的”。之后,毛主席在第十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专门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深入系统地进行了明确阐述。
结合《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关系》等史料,分析说明中共八大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所做出的贡献。
3、议题三 闪光 显示社会主义优势
学生观看视频《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并补充自己所了解的成就,最后总结各个领域的成就,包括现实成就和理论成就,总结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地位,最后概括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三、课堂小结
四、课后作业微演讲
请利用课外时间, 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题写一篇微演讲稿, 下次上课时展示成果。
作业提示: 可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现实必要性、可行性、实践上的重大意义等视角进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