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三河口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特色课程体系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提高高中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基于生命、指向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同时,立德树人,提升整体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和价值。结合学校实际,我校开展以常规体育课内容为载体,针对学生具体情况,严格、科学设计布局、执行落实,完善评价体系,充分挖掘项目育人、育心得价值。
一、 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价值观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社会成员共享、认同的价值观念,并能实现内化自我精神品格升华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成为有理想信念、有本领、有担当和社会责任感的个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体育观、运动观、健康观、比赛观。
二、 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理念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与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习体育知识与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体育品德就,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获得全面发展。2、尊重学生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喜爱。教师主导,突出学生学习的主题地位,引导学生深刻体验运动的乐趣、理解运动的价值,促使学生有被动到主动运动的转变,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积极的体育健康观。3、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优良品格。4、注重学生运动专长的培养,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5、建立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激励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三、 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总目标
总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喜爱运动,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和锻炼,增强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体育实践能力;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发扬体育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规则意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格三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协调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应具备的体育与健康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新时代健康文明生活做好准备。
核心素养及具体体现
1、运动能力
是指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
具体表现为:体能状况、运动认知和技战术的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
2、健康行为
是增进身心健康也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
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锻炼的意思和习惯、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
3、体育品德
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
具体表现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
这三方面血河核心素养练习密切、相互影响,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以全面发展,并在解决复杂情境的实际问题过程中整体发挥作用。
四、 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年级目标
年级 内容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学科核心素养1培养较好的运动能力 | 掌握田径以及模块教学主要项目的基本技术和基础知识,发展体能 | 掌握选修项目的基本技战术、裁判知识和规则,能组织和展示比赛活动,提高体能 | 能独立或合作制定和实施体能锻炼计划,并对效果进行评价,了解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具有运动鉴赏力 |
学科核心素养2 培养良好的健康行为 | 能积极主动参加校内外体育锻炼,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基本运动技能,学会自我健康管理 | 情绪稳定,包容豁达,乐观开朗,善于交往和合作,适应能力强。 | 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改善身心状况,提高生存生活能力 |
学科核心素养3 培养良好的体育品德 | 自尊自强,在主动克服内外困难,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调整自我,追求卓越 | 正确对待比赛胜负,胜任不同的运动角色,表现出团队合作和负责行为 | 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
…… | |||
…… |
五、学科课程结构
一般要有国家课程和拓展课程
五、 学科课程设置
整体如何设置 ,具体如何设置?
六、 课程评价方式
国家课程、拓展课程分别如何评价,拓展课程具体评价表
内容 | 上课时间 | 评价方式 |
田径课 | 高一上学期及高三,每班每周两次课 | 体测成绩、平时成绩、测验成绩的综合 |
模块体育课 | 高一下学期及高二 | 体测成绩、平时成绩、测验成绩的综合 |
体育社团 | 周六 | 自评、老师评的结合 |
课外活动 | 没有体育课的下午第五节课 | 与班级考核挂钩 |
校运动队 | 每周日下午返校2:00-5:00 | 训练保障、比赛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