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核心力量的培养策略研究
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 陈杰
一、研究背景(选题意义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
近年来,以核心稳定性及核心力量为代表的一些新的体能训练方法和手段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美国、德国、挪威等国家已从某些方面证明了通过核心稳定性和核心力量训练能使运动员的成绩得到显著提升,这种新的体能训练理论引起了我国竞技体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相关学者的认可。核心力量训练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力量训练方法,最早应用于健身康复领域。近年来,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应用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在我国体育科研领域,对“核心力量”的研究已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体育类关于“核心力量”的研究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领域,其中对于运动训练的研究最多。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体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了核心力量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开始从各个角度对核心力量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目前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对核心力量的练习,普遍不够重视,更多的是四肢的力量练习。
二、课题的理论研究价
1.预防受伤,提高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师对核心力量的重视程度与关注度。
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核心力量可以防止脚踝、膝盖、肩膀、肘部甚至大腿后侧受伤。这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上,而是体现在足球、篮球、棒球等运动中。看组数据:
使足球运动员脚踝受伤的几率降低 25%。全运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 撕裂的几率降低 25%。降低篮球运动员所有受伤的风险。使足球运动员腘绳肌撕裂的风险降低 20% 以上。使棒球投手肩部和肘部受伤的风险降低 66%。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运动康复训练计划中都有一部分关于专注核心强化的内容。既然对职业运动员都有明显的预防受伤的作用,对于高中生来说,预防作用显然更加明显,因为高中生的力量素质的均衡性、核心力量素质显然大大的低于职业运动员。
2.更好地完成日常任务
几乎所有的动作都会动用核心肌肉,这其中也包含日常家务,比如扫地、洗碗、抱孩子,甚至坐到椅子上这样一个动作也需要核心参与。如果你干一点家务就累得不行,那说明你的核心力量真的很差。
3.改善不良体态
核心力量薄弱会导致懒散的体态。那些坐在电脑前需要工作8小时以上的人往往容易出现下腹部突出、弯腰驼背、头部前倾的不良姿态。强壮的核心可以帮助您保持更好的姿势,它能使你的脊椎保持良好的排序并有助于减轻腰痛。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大、学习时间长,各种健康问题频繁出现在高中生身上,加强核心力量的练习,不仅可以显著改善身体素质,更能够纠正不良体姿、体态。
4.提高平衡能力
当运动涉及到重心的改变,比如突然改变运动方向,类似转体、急停等时,核心肌肉的激活会更加强烈,强大的核心力量有助于保持身体平衡并降低跌倒、扭伤的风险。
5.提高运动效率
核心肌群在躯干中间,连接上下肢,所以它可以传递能量。收缩核心会增加腹部内部的压力,而压力下躯干强度增强更接近于固体,力量的传递也会更高效。松弛的核心就像一个空的易拉罐:容易压扁,缺乏刚性。一个收紧的强大核心就像一个未开封的易拉罐:内部有压力,使它不容易变形。 正是有了这种刚性,才可以将动能从下肢高效地转移到上肢,然后再传递到杠铃上,不至于损失太多能量,无论是普通学生还是高中生运动员,提高核心力量素质对高中生的意义重大。
三、明确核心力量概念及部位:
本研究中本人认为的核心力量,也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核心区域:核心的部位是在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的区域,包括附着在脊柱、髋、骨盆周围的深层肌肉和背部、腹部以及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包括附着在它们周围的肌肉、肌腱及韧带系统,具体肌肉种类包括:
内部核心是稳定脊柱的肌肉群,更靠近脊柱,在腹部深层。包含横膈膜、盆底肌、多裂肌和腹横肌等组成,他们在运动或呼吸时参与以保护脊柱。
外部核心也负责稳定和保护脊柱,只是它们更多的时候是发生在运动时参与稳定,更靠近体表。包含背阔肌、大圆肌、小圆肌、腹直肌、腰方肌、臀肌复合体(大中小)等。这些肌群所协调运动产生的共同力量。而不是很多人认为仅仅是腰腹的力量。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1. 我校学生核心力量现状的调查研究
问卷调查,采集学生平时是否有锻炼核心力量的习惯、意识,会不会进行一些基础的锻炼等。各班级组织常规测验,落实具体项目,包括核心力量素质、身体形态姿态、运动姿态等,全部输入电脑登记,作为原始数据保存。
2. 提高我校学生核心力量素质的方法研究
从认知、意识、方法、习惯、体育课堂教学几个方面入手,研究影响中学生核心力量提高的各种因素因素,结合不同运动项目和不同体质特征等个体差异因素,提出符合普通高中生核心力量练习和训练策略,探索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体育运动设计,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架构适切的教学内容、实施适切的教学方法,明确提高核心力量训练效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核心力量素质的增强,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运动能力。开发适合我校学生身心特点的练习方法、策略、目标评价体系。
3. 我校学生的健康认知和运动意愿的研究
新课标多年,首先需要明确和了解到底学生目前对于身体健康、运动兴趣、运动技能、运动素质是怎样的心理认知和定位,很重要,对于落实体育课中核心力量的练习有决定性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体育观、运动观、健康观。学生初步具备自主进行核心力量锻炼的能力。
4. 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
很多家长本身就未必爱运动,缺乏运动兴趣,所以也不会太关注自己孩子的运动状态,或者默认是遗传,很多孩子过于肥胖、无力、灵活性差,正常的几个仰卧起坐都很吃力、一个起床动作、起身的动作都会显得很笨拙和缓慢,这样的情况箱规较多,这些学生的核心力量显然要明显低于正常水平。需要与家长增进交流和沟通,家校合作,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体育教育效果。
五、研究思路与阶段
六.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在研究初期对全市各区不同年龄段的教师代表展开关于课程、校本课程、校本教材等问卷调查;在学生中开展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学习兴趣、体育教师的执教艺术等问卷调查。
2.文献法:研读课程标准;崔允漷、毛振明等教授关于课程校本化方面的论著;定期阅读《中国学校体育》等期刊;网上论坛等,收集整理与本课题相关的学习资料。
3.行动研究法:通过具体的各个模块的教学实践,运动队训练过程、课外活动的指导,总结归纳课程练习以及训练研发和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通过课堂教学,检验教学课程、运动训练、活动指导的科学性。
4.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研究,并通过多个方法的对比研究,揭示策略实施优化后的有效性。
5.经验总结法:依据课题研究所提供的事实,进行分析、概括,升华为具有实际价值和指导意义的策略与模式。
七.研究保障
1.我校的科研能力一直比较强,学校很重视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教科研气氛浓厚,完成了多个课题的研究并结题,本校老师多篇论文在各级评选中获奖、并有多名教师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期刊上发表。主持人,陈杰,中学高级教师,体育教研组长,具有多年在一线担任体育教学工作经历,带领校业余运动队训练与比赛,并取得过突破性成绩,多年来,有数篇论文在省师陶杯评比中获奖,并有数篇文章发表在各级体育刊物。本课题组其他核心成员,都是一线教师,也都担任校运动队的训练工作,具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工作作风踏实肯干,吃苦耐劳。课题组核心成员8人中,有4位是中学高级教师、3位中学一级教师,每一年组内成员都有几篇论文获奖或者发表。每年轮流担任校级微课题的立项、研究和结题工作,均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2.课题组围绕研究目标和内容,作了大量的文献研究工作,也跨校实地考察、听课,了解其他学校目前高中生力量素质情况的现状。尤其是听取同行们平时教学中,对于高中生目前力量素质情况的介绍,这是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3.我校设有专门的课题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的制定、预审、主持人培训、重视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保证课题质量。
4.本校提供的充足的研究经费保障,确保了本课题能获得先进理念的引领、课程资源的共享和环境建设。
八.研究阶段与预期成果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材料,完成课题论证、申报、立项。
2.课题研究资源的全面分析。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
1.制订工作计划,购置与课题研究有关的理论书籍与其它资料。
2.课题组分工,确定子课题负责人和子课题成员。
3.分批进行课题研究组主要成员和子课题成员的理论学习与培训。
4.调查了解我校学生核心力量的意愿与认知、身体姿态统计、练习情况、核心力量的素质表现。
5.进行典型学生的跟踪观察与对比,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不断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并做好阶段性经验总结。
6.邀请课题研究专家作专题学术报告或座谈,全面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知识。7.逐步完成相关案例与分析报告、论文并公开发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编辑案例、论文集。
1.完成子课题研究报告、论文。
2.完成总课题研究报告
3.成果提交鉴定、验收。
阶段成果(限5项) | 高中生核心力量在运动中表现的现状分析 | 调查报告 | 2023.9 | 陈杰、钱洁 |
高中生核心力量的方法研究 | 分析报告 | 2024.11 | 陈杰、陆云峰 | |
高中生核心力量的培养策略 | 分析报告 | 2025.10 | 陈杰、田晓方 | |
核心力量对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研究 | 分析报告总结 | 2026.6 | 邓彩霞、曹明杰 | |
最终成果(限3项) | 高中生核心力量变化、体姿变化 | 案例、论文 | 2025.12 | 陈杰、倪华 |
核心力量与运动能力提高的正相关性 | 研究报告 | 2026.4 | 陈杰、钱洁 | |
高中生核心力量的练习方法 | 校本资源库 | 2026.6 | 陈杰、钱洁 | |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先期调研和已有相关成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