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观摩作为一种直观有效的示范和引导方式,对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新入职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尽快提升新进教师在课堂掌控、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等方面的能力,增进校际间的交流和学习,9月12、13日我校分别与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常州市第三中学联合举办“交流共进,携手同行”校际交流活动。
本次校际交流安排了听课、成长营活动观摩等环节,两校共开设研究课三十一节,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八门学科。开课教师们用扎实有效、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恰当的教学方法、良好教学效果、融洽的课堂氛围,让新入职教师获益匪浅。
教师感悟
01陈梓澜
9月12日和13日,我们分别去了北郊高中和三中进行学习交流,通过本次活动,我收获了以下感悟:首先,教学语言是课堂的核心,在北郊韦老师讲解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课程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质。教师在重点的地方停顿或声调上的起伏,既烘托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韦老师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了不等关系,提高声调来强调由等式类比得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在课堂的最后总结再次强调本课核心知识,这一系列过程潜移默化的加强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我也会从这个方面加以改进。其次,对于教材充分的理解与掌握。备好一门课,对教材进行细致的评估和分析,把握教材的重难考点,才能更好的针对性进行教学。
02刘箫杨
教学设计方面,无论是北郊高中的张老师和刘老师,还是三中的陈老师,都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可取之处。比如课堂的一些引导部分,张晓云老师和陈丽珠老师会利用旧识引新知,而刘梦谊老师更多的是结合生活实际。我们需要对教材进行细致的钻研和分析,理解教材,参悟教材,把握住重难点,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并体现出个人教学风格。
03鲁芳
上午第二节课,听了于文琪老师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整节课内容充实,节奏紧凑,课堂效果反应良好,让我收获良多。于老师用了实时新闻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出了第一个内容—太阳辐射。善用图像教学,太阳辐射波段图、地球公转图、太阳能演示图等,带领学生识图、分析,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也使知识更加直观。这些都值得我去学习借鉴。上午第三节课,听了肖亮老师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最大的感触是,整节课的节奏十分流畅,肖老师幽默的教学过程中,已经把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复习,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地理。最大的收获是,肖老师将地理填充图册利用的很好,在课堂上带学生一起识图做题,巩固知识。此外,地图的利用与配合,图表的使用,这些都值得我们新老师学习。
04陆琳凌
我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到常州北郊和三中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使我受益匪浅。北郊的车老师和高老师的lead-in环节虽各有特色,但都为学生创设了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两位老师都以各自文章结构引导学生分析,结构清晰,课程紧凑。三中的吕老师课堂互动很多,由文章引申到不同文化的差异,发散学生思维;而陆老师以议论文的体裁特点入手,强调问题类文章的行文顺序,还找了同类型文章让学生练手,做到了“学后即用”。四位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教师,今后也会将学到的优秀教学经验运用到课堂里。
05鲍晓轩
常州市第三中学的程翱老师带来了一节精彩的公开课,徐喆老师也带来了一节优秀的常态课。程翱老师利用乳铁蛋白作为情境,将整节课串起来。整节课听起来相当丝滑,这离不开大量材料支撑,也离不开程翱老师的精心设计。其中还利用乳铁蛋白运输铁元素的特性,引导学生回忆铁元素可用来合成血红蛋白,同时顺势引出血红蛋白与乳铁蛋白的差异及二硫键的存在。在课堂的最后,程翱老师利用含乳铁蛋白的牛奶冲泡的水温有何要求,顺势引出蛋白质变性相关概念,可谓是环环相扣。徐喆老师利用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事件”作为情境,引出蛋白质,后续利用学生踢球来引出蛋白质的各个功能,在记忆氨基酸的时候还利用小动画换R基,将R既=基类比头,帮助记忆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谓是有自己的巧思。在听课过程中,每个老师有自己不同的小巧思,也有自己对书本不同的理解。后续我会持续听课,加强对书本的解读,同时加强环节设计,争取设计一节丝滑流畅的公开课。
06张盼盼
本次活动我有幸听到了来自北郊高中和市三中四位老师的同一课题的同题异构课。四位老师,四种风格,四种模式,四种教学手段。每一节课,都融入教师的个人特色,也让我收获了很多:首先,一个老师的教态,走入教室,立马给学生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课堂上则又凭借扎实的基础和自身的幽默感让学生爱上课堂;其次,老师的上课模式各有不同,但是都跟学生磨合的不错,彼此也都很适应了,所以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最后就是教师的教学手段也不尽相同,但都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走出去,多学习,多倾听,多接触,定会帮助自己更快的成为更好的自己的!
07吴婷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有幸参与北郊与三中的政治公开课,从各位优秀教师身上受益良多。一是议题式教学材料的贴切选取与问题的巧妙设置。秦老师设置的主议题十分有深度,通过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达成知识教学目的。蒋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同时以合作式探究攻克重难点;二是教学形式的丰富多样。刘老师通过表格填空,学生演奏,代表讲解等多种形式完成教学,课堂氛围活跃,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知识点的纵深拓展。老师们不仅局限于课本内容,更辅以课外知识补充,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总之,路漫漫长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会继续向老教师虚心求教,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努力成为一名“大先生”。
08
张源
有幸参与了9月12日和9月13日的两次外出学习听课观摩活动,让我受益匪浅。2所学校4名杰出的数学老师上课风格各有不同,但是都用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的技巧向我展示了一节本应“枯燥”的数学课,其中精湛的教学技术和幽默的教学风格有许多我学习的地方。北郊高中的韦老师开篇以希尔伯特的名句“数学学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而汪老师则是通过一个生动形象的卖月饼例子,通过不等式的学习,让同学们亲自算出了月饼的成本范围,成功使书本上的知识联系到生活中,让学生们了解到所学及所用。三中的李老师通过让学生们回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基础上,结合集合的诸多例题,让学生自己探索出了在不同条件下,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三中的胡老师则另辟蹊径,通过交集并集和含参的多种例题,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思考,让新学的知识结合实际的题目中去。四位老师精彩的授课,让我意识到教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革新教育理念,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09
朱宁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对能有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感到万分荣幸。北郊高级中学的车晨慧老师与高亚明老师、常州三中的吕文琦老师与陆跃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四节精彩纷呈的阅读课,令我受益匪浅。结合自身情况,我有了如下几点心得感悟:一要提高自己的基本功。四位老师的口语表达都非常准确流利,脱口而出的全英文教学令人佩服,且教态亲切自然,这是我需要努力去达成的。二要学会引导学生。当有些较难的问题学生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时,老师们都会积极引导,有的老师会拆分成几个小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有的老师提供插图图文并茂地引导学生输出,有的老师则提供了优秀的范例供学生参考,因此四位老师的课堂中师生互动都很优秀,学生积极性高,输出好。三是对教材的研读需更加深刻。车老师在讲了Reading的文章后还联系了Integrated skills中的一封邮件,吕老师在分析了第一单元reading的议论文结构后让同学们对照该结构分析了第四单元一篇同类型文章,这都要求老师要熟悉教材,备课时注重单元整体知识点的串联。
校际学习交流活动促进了学校之间的联络,为学科教学的优质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此次交流学习活动,新进教师们身临其境体验到优质课堂的全貌,收获非常大。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相信新教师们在一次次的学习中,能迅速成长,在“三尺讲台”上,谱写教育生涯的华章!(供稿:师发处 审核: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