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地理校级课题>>文章内容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学案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学术沙龙记录
发布时间:2023-06-0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亚莉

地理学科教学沙龙活动记录

一、沙龙活动内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学案教学法的实践研究——课题沙龙

(一)主 人:陈亚莉

(二)活动时间:2020年12月16日 星期三

(三)活动地点:四楼会议室

(四)参加人员:杨锋、顾红霞、沈明娣、顾丽萍、邹锦钰、杨玉婷、郑超煜

(五)活动主题、内容: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学案教学法的实践研究——课题沙龙

(六)活动过程简要程序记录:

1、陈亚莉对课题研究活动进行阶段性总结。

2、几位老师分别谈谈课题研究活动中自己的收获,总结取得的成果及不足。

郑超煜:学案的编写以教材为依据,紧扣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对象,因此我们在备课、编写学案时要紧扣教材,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增减、合并或重组。学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产生主动学习、建构知识的期望。

沈明娣:编制出高质量的地理学案只是地理教学的第一步,而要使地理学案发挥功效,还必须在学案的课前完成和学案的课堂使用上做出要求。实践证明最好在新授课之前一到两天发放新学案。太早,学案易丢失;太晚,学案则不能高质量的完成,从而影响课堂上学案的使用效果。学生独立完成学案,教师提前批阅,及早发现问题,教师根据批阅情况了解学情,对学案进行灵活调整,优化教学策略,进行二次备课。最后设计出合理的适合本班学情的教学设计。

顾丽萍:问题探究体现着学习内容的实质和内涵,体现着教学重难点的落实、突破。通过知识点设疑、解疑、实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并落实地理基础知识。学案教学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自主地对课本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锋:地理学案的使用使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纯的课堂听讲、课后作业变为课前自主预习、课堂讨论和探究、课后反馈和总结,学生学习效率有了明显提高。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行为习惯差,发下去的学案不看不交甚至不学,跟不上老师进度。这方面我们还是要想办法解决。

解决了什么问题:通过活动对半年来所作的工作进行回顾,在反思总结中提升对学案教学的认识

陈亚莉:通过学案教学可以将课堂向课前、课后有效延伸,再加上教师系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变传统讲授模式下的‘要我学”为学生主动参与式下的“我要学”、“我会学”。

产生的效果及问题简述:

通过本次活动总结出近半年课题研究的取得的成果和收获,撰写心得。

下一步工作构想:  

第二学期的学案的继续应用,发挥学案的优势;积极撰写相关论文,并准备课题结题。

二、沙龙活动——课题研究反思建议

杨玉婷:学案教学过程中势必会运用到小组合作学习。在指导合作学习时,中、优学生的进步变化是较快的,而后进生提高的速度较慢,要经过较长的时间,而且有时会出现短期内明显的退步。这不但是后进生家长所担心的问题,也是我们老师所不放心的。如何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让这些后进生在短时间内也有显著的提高,即采用何种措施可以使这些后进后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呢?这是课题实验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邹锦钰:新学案发给学生后,学生应独立完成学案上的知识梳理、问题探究、巩固练习等内容。我们老师要严厉查处学生抄袭他人学案、弄虚作假的行为,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只有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教师才可以真实地知道学生的预习情况,以使课堂讲授更具有针对性。

陈亚莉:学案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只是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教师在教学难度较大的情形下给学生指导、帮助。以地理教学为例说明。在讲必修二人文地理的一些知识时可选择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等方式,在地理学案上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已看课本或查资料掌握要学习的内容。而在学习必修一自然地理时,牵扯到像时差的计算、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天气系统形成等知识时一般要由我们老师指导或具体讲解。由此可以看出学案教学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的给教师和学生“分工”。所以,学案教学有利于“教”与“学”的角色转换。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同时,也呼唤教师不断增强素质,适应新的变革,不断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这就要求教师拓宽知识,开阔视野,增强自身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通过学习锻炼提高教科研能力,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是地理课堂学习活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地理学案的主体内容,分四个层次:(1)知识梳理。通过填空的形式把教材上的基本既念基本原理展现出来,让学生对教材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2)设置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体现着学习内容的实质和内涵,体现着教学重难点的落实、突破。通过知识点设疑、解疑、实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并落实地理基础知识。学案教学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自主地对课本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3)巩固习题的设置。通过巩固习题,学生不仅能夯实地理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方法,形成解题思路,还能优化认知结构,提升学习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习题应分层次设置,由简入难,由浅入深,让学生产生做题的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4) 课外延伸,拓展知识。学案设置的最后一部分,以思考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作为一项课外作业让学生去探究实践。

通过学案上的“知识梳理”、“问题探究”、“巩固练习”、“知识拓展”等环节学生可以自主的进行预习、学习和复习,虽然老师的讲解时间变少了,但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没有变少,而且学生的自学能力、地理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所以,在实施学案教学的学校,学生不仅基础知识扎实,知识也更能形成体系,自学能力、地理思维能力也更强。

如若经过更长时间的实践和研究,则可以建立一个地理导学案编写、使用方法等相关方案、策略的资源库。资源库的建立有利于我们地理老师结合新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学情开展开放的探究式的教学。

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以上是我在前一阶段研究过程中的点滴想法和做法,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会继续不断的探究摸索着,我会在课题组的大力支持下,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