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历史校级课题>>文章内容
校级课题申报、评审书202209
发布时间:2023-03-0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建兴

课题类别:

立项


                 课题编号:

 

 

 

 

 

2022-2023学年度校级课题

 

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基于问题解决的生长性历史课堂教学研究

课题主持人:

陈建兴

申报日期:

20229月

拟结题日期:

20236月

 

 

 

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教科室

20229月(制)

 


填写说明

 

    1.申报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校级立项课题需填写此表。

2.课题名称可参考附件1

3.课题主持人限1人,核心成员最多10人(不含主持人)。

4.课题研究期限为1年(第一年度的9月至第二年度的6月),每年625提交结题材料纸质稿,材料目录见附件2,结题报告范例见附件3

5.“评审意见”页格式切勿变动,勿破页。

6.《申报、评审书》所规定的有关栏目请如实填写。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主持人

陈建兴

性别

出生年月

1978.11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学士

专业技术职务

中学一级

课题组主要成员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工作单位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陈华英

中学高级

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

课堂观察

金秀梅

中学高级

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

课堂观察

韩光

中学高级

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

生长性课堂教学研究

衡晓刚

中学高级

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

生长性课堂教学研究

周春来

中学一级

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

生长性课堂教学研究

丁玲

中学一级

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

问题类型研究

张丹珠

中学一级

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

问题类型研究

承菱玉

中学一级

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

问题解决研究

王青

中学二级

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

问题解决研究

邹陈炜


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

问题解决研究

 


二、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1.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学校教育教学中真实存在的问题)

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学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进而学习效率不高。“基于问题解决的生长性历史课堂教学研究”力图缓解这一问题。


2.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1)理论价值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归纳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类别,理清“问题解决”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构建出符合学校实际的“基于问题解决的生长性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2)实践意义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学习专注力与思维活跃度以及课堂学习效率;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历史课堂教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问题”,指的是历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如基于学习情境的问题、基于学术情境的问题、基于生活情境的问题、基于社会情境的问题等等。

“生长性课堂”,指的是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能力的提升。在这里,能力主要指学生学习注意的集中、思维的活跃等。

“基于问题解决的生长性历史课堂教学研究”,指的是探讨如何通过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与解决,使学生的学习专注力、思维活跃度得到提高。重点要研究“基于问题解决的生长性历史课堂教学的模式、策略等。


2.研究目标


1)建构基于问题解决的生长性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2)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学习专注力与思维活跃度,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3)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历史课堂教学水平。


3.研究内容设计


1)“基于问题解决的生长性历史课堂教学”的文献研究

主要是查阅相关文献,梳理已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以确定该课题的研究方向和起点。

2)“基于问题解决的生长性历史课堂教学”的观察研究

主要是归纳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类别,以及生长性课堂的教学追求,即要使学校学生在哪些方面获得发展。

3)“基于问题解决的生长性历史课堂教学”的模式建构研究

主要是研究“问题解决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梳理“基于问题解决的生长性历史课堂教学”的流程、策略等。

4)“基于问题解决的生长性历史课堂教学”的评价研究

主要是确定学生的发展要达到的水平,以及用什么手段检测学生的发展程度。



4.研究方法设计(结合研究内容谈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与观察研究。主要是通过文献查阅与课堂观察,确定研究的方向和起点,以及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类别、生长性课堂的教学追求。

2)行动研究。在文献研究、课堂观察和教学试验的基础上梳理“基于问题解决的生长性历史课堂教学”的流程,同时制定学生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并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

3)经验总结。主要是总结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类别、“基于问题解决的生长性历史课堂教学”的流程与策略,以及学生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与方法。


5.研究过程设计(阐述每个学期的研究思路与责任人)


1)第一学期

初步查阅文献资料,总结相关理论,界定相关概念,了解已有研究成果与不足,认识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并形成申报评审书。在进一步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文献综述,并制定研究计划展开实践研究,归纳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类别,以及生长性课堂的教学追求。此项任务由衡晓刚、王青老师负责。

2)第二学期

在教学试验的基础上梳理建构“基于问题解决的生长性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在模式运用中总结评价学生发展水平的策略与方法。最后梳理研究活动,总结研究成果(教学案例、评价机制等),撰写研究报告。此项任务由丁玲、承菱玉、衡晓刚老师负责。

 




 6.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人

阶段成果(限5项)

《基于问题解决的生长性历史课堂教学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2022.9

衡晓刚

《基于问题解决的生长性历史课堂教学观察报告》

观察报告

2022.11

金秀梅

《基于问题解决的生长性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阶段总结

2023.4

丁玲

《基于问题解决的生长性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阶段总结

2023.5

承菱玉





最终成果(限3项)

《基于问题解决的生长性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运用》

论文

2023.5

韩光等

《基于问题解决的生长性历史课堂教学案例》

案例集

2023.5

张丹珠等

《基于问题解决的生长性历史课堂教学结题报告》

研究报告

2023.6

王青

 

四、评审意见


                教科室负责人(签字):

      科室盖章: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