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与运用研究》
结题报告
一、 课题的背景及立项
情境教学是一种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开拓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视野, 为我们提供了对当代教学本质认识的新思路。1、情境教学是传统教学方法的扬弃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的课程改革并不是完全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是要给传统教学方法倾注新的内容,使传统教学方法注入新的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入情感因素,创设情境,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兴趣盎然的良好习环境,更好地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2、情境教学是引起兴趣转向引导兴趣的需要。
历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而且创设情境能让学生对问题有理性的分析,可以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向高级发展。
3、情境教学是历史教学中体现教师专业素养的需要。
历史问题情境是由新的、未知知识,学生主体认知需要与学生主体认知可能性等要素构成。它的创设, 建立在思维过程性、创新性、问题性和主体性的心理学基础之上,其策略是要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创设形式多样、因人而易的问题情境。因此,这对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历史问题情境创设能真正促进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学习方式转变, 使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落在实处。
本课题组根据新旧教材理念、内容、结构的比较总结、我校学生状况以及不同年级的特点,分别进行研究,为现在的课堂教学提供新思路。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目标在于,重新审视历史情境教学的基本内涵,揭示中学历史教学中创设情景背离历史学科固有特点的倾向,凸现历史情境教学在新课程教学中应有的作用,探索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基本方法和原则,谋求教学创新、寻求新课程深入推广之路。
(二)研究内容
1、我校学生的历史学习状况调查
2、研究历史教学情境的设计与运用,转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结构
3、研究“高一编制历史小品,扮演历史人物还原历史事件”案例、课型、论文等
4、研究“高二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案例、课型、论文、课件等
5、研究“高三阶段运用材料创设情景”个案、课型、论文、课件等
(三)研究方法
采用课堂教学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试验法、调查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与整理统计法
(四)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2020年09月------2020年10月),对本校历史教学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汇编,提出课堂设计的指导性策略。
2、第二阶段2020年09月------2020年11月,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深入研究,收集材料。
3、第三阶段2020年09月------2021年01月,进行教学设计,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及时反思、修正,不断完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践、中期评估,目标导学案汇编。
4、第四阶段(2021年02月—2021年06月),总结和提炼相关研究成果,形成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推出新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进行各项资料汇编。
三、 课题研究的结果
通过对三个年级不同情境设计与运用的研究与反馈,课题组也发现了一些存在问题,并作了相应总结与反思。
(一)情景教学讲究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
成功的历史教育归根到底是为学生提供理解人类文明的多种视角,并在其中育成学生的自我定位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不是万能的,情境创设也要避免形式单一,感官疲劳,一定要采用多种手段,全方位调动学生感受和参与,起到良好的辅助教学作用。
(二)情境教学好度,以免画蛇添足。
一方面历史情境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历史教学时间极其有限。在这一矛盾制约下,历史教师必须有选择地创设历史情境。材料和问题设计相对偏多,导致课堂容量较大,既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积压学生参与的空间。切忌材料情境创设理性有余而感性不足,专业味道有余而生活气息不足。
(三)要注意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理解能力以及内容的高雅性
尽管是高中生,但是仍有相当部分中学生知识面较窄,理解能力较差,因此,课堂教学使用语言幽默和补充资料故事等要慎重,防止“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现象发生。
(四)情境教学要密切服务教学,切忌哗众取宠
情境教学说白了只是服务于课堂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理解知识的手段而已,有些课堂上老师们总想把自己苦心搜集的材料色彩缤纷的呈现给大家,却出现本末倒置,哗众取宠的不良效果。
四、课题成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主要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能力方法、教师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给本课题以及今后同类课题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使新一轮的历史教学在课改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更高的起点。
这一课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针对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论证历史课堂情境教学在实际操作中的价值,这类研究还比较有限,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随着新课改形势下以学生为本的人文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要求每一位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情境教学就是一种组织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只要努力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等方面去寻求契机,把教学中的情趣和理趣有机结合起来,就一定会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历史,使课堂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只要心中有正确的方向,我们前进的步伐就会离目标越来越近。
这些研究成果站在新课改的高度进行了新的课堂教学改革,每个子课题都解决了各个阶段最突出的问题,形成了课堂教学的新共识、新理念,课堂教学模式的前瞻性为老师在不同年级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和借鉴,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热情,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师生的距离,课堂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明显;而且教师在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的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升,课改新理念、新方式深入人心,为新课程改革做好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准备。
五、总结与思考
本课题组开展了《历史学科情境教学的设计与运用》,对在校学生开展了教学调查,收集重要资料与数据,并对此进行统计分析;对新课改的课堂教学要求与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明确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为依据,课题组分别针对不同的主题开展了调查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为迎接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并做好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准备。由于时间问题,在研究中课题组比较侧重于课堂教学的实践,而在理论方面的总结提升尚显不足,我们将会在未来的教学中不断完善,争取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