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管理>>校园快讯>>文章内容
聚焦学科素养,构建育人生态课堂
——常州市高一化学教研活动在三河口高中举行
发布时间:2022-03-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徐峰












311日下午,由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主题为学科育人视角下增进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研究的高化学教研活动在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化学教研员金剑锋老师主持,全市各高中学校高年级化学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三河口高级中学李秀敏校长和韩光副校长亲临活动现场参与了听课评课江苏省华罗庚中学吴风琴老师与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蔡春梅老师同题异构,开设了两节高质量的《氨气研究课。

蔡春梅老师结合社会热点,用“雪游龙”液氨制冷系统创设问题情境,围绕“为什么选择液氨做制冷剂”展开整节课的教学。由消防演练启发学生思考自救和他救的方法,引出氨气物理性质和水溶性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走向微观粒子的探析;二看液氨泄露抛出问题,通过氨气和浓盐酸,浓硝酸,浓硫酸的对比实验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三看液氨泄露引导学生从氮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预测氨的还原性,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最后回到开头,让学生从“成本,安全,环保”三个角度解释液氨做制冷剂的合理性,并拓展到氨气的更广泛的应用,展望氨的未来应用前景。整节课, “一境到底”,环环相扣,真正体现了“生活走进化学,由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体现了应用价值的导向,突出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教育

吴风琴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大单元设计特点,从三次诺贝尔奖授予合成氨开始谈起,让学生认识到氨气的重要性,从植物生长需要氮元素入手引出活动一——探寻氨气制氮肥,通过一组创新实验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氨气的物理性质,与水与酸的反应情况。并对教材中氨水和铵盐的优缺点进行了深入探究。再由表格数据比较得出硝铵含氮量高这个事实引出活动二——探寻氨气制硝酸的途径,与“雷雨发庄稼”比对,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固氮在自然界比例小,不适合工业生产,从价类二维图分析氨气直接转化为一氧化氮的可能性,通过视频寻找证据支撑。活动三——探析氨气做燃料的原理则是利用太古时期大气成分的资料阅读卡让学生推测反应,与前面的能量变化结合起来,教材上实现了贯通。分析了“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氢能源推广的困难,分析液氨作为“零碳能源”的优势。吴老师的课高屋建瓴,带领学生在氨气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徜徉,体验到了化学之美。
    在分享交流环节,蔡春梅吴风琴老师交流了备课心得与教学反思,听课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围绕本次活动主题,畅所欲言,积极发表个人观课感受,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整个研讨精彩纷呈,氛围热烈,意犹未尽。金剑锋老师对两堂课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并对元素化合物的教学给出了具体方法上的指导,建议老师们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科文化内涵和育人价值,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

此次教学研讨为常州市高中化学老师们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学科育人视角下增进学科理解”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教研更体现了集思广益、合作共赢,积极助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撰稿:蔡春梅   审核:邱仲新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