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2日下午,由民进常州市委、常州市教育局主办的《传承叶圣陶思想,项目化推进振兴乡村的教育实验》课题开题,即十六所项目学校授牌仪式在常州市经开区冯仲云小学隆重举行。出席本次大会的有民进省委、省教育学会、民进市委相关领导、常州市教育局党工委书记梅向东、市教育局局长完利梅等。市、区教育局相关领导,常州经开区、省市相关媒体、企业家代表,其它特邀嘉宾,以及十六所项目学校的校长和项目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我校李秀敏校长作为项目学校申报领衔人出席授牌仪式,项目负责人卓立子老师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民进常州市副主委、市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戴晓娥主持,会议分为三个议程:一是育人新场景,包括红领巾献辞、沉浸体验和十六所学校实验方案展示等;二是行动的力量,包括致欢迎词、领导讲话、实验报告、行动掠影、协同与支持、成立共同体,振兴乡村教育实验授牌等;三是未来的期待,包括专业引领以及领导寄语等。
我校作为首批项目实验学校的唯一高中乡村学校,申报实验课题为《乡土文学研读:走进三河口与高晓声的小说世界》。著名作家高晓声1962年至1978年曾在三河口中学执教,该研究能够充分发挥我校拥有的高晓声先生的丰富资源,承继我校前期对高晓声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我们的研究主要包括“研读高晓声作品:引导学生理解高晓声先生的乡土文学创作道路、成就、特色及历史地位”; “三河口社会写真:引导学生探寻高晓声文学中的乡土印迹,开展有关三河口社会写真的写作实践和训练”;“借鉴和运用高晓声先生笔法,续写现代农民‘陈焕生’形象”三个主体部分。
我们期待研究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晓声作品,领会晓声乡土情怀,铸就新时代青年的乡土情结;能够感化学生向晓声先生学习做人,学习写作,让他们见贤思齐,发奋成才,去续写新时代的新故事和新生活。
我校的研究方案和研究内容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教授和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戴晓娥副院长都认为高晓声是鲁迅之后刻画中国农民灵魂的又一高手,鲁迅和未庄、高晓声和三河口何其类似,我校的研究充分发挥了学校独特的乡土教育教学资源;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陆志平先生点评我校方案时指出,该方案对语文教学有着独特的意义,源于教育超越教育,源于课堂超越课堂,源于教材超越教材,源于学校超越学校,源于语文超越语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四星级高中,多年来开展过教育部校本课程立项项目《延陵季子校本课程的开发运用研究》和《高晓声在河中十七年》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等充分利用乡土资教育教学价值的研究,研究成果丰富,研究过程扎实,这都为该研究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相信行动的力量,和有理想的人,一起做理想的教育,我校将以本次参加项目推进为契机,在项目组专家的指导引领下,与兄弟学校一起携手共建苏南乡村教育新模型。正如完利梅局长所说:“振兴乡村教育,擦亮‘常有优学’新名片”,我校要基于乡村学校的独特资源,在加入局属学校大家庭后力争创建出具有乡村特色的乡村高中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