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我是高一9班的刘芷娟,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沐浴书香,飞扬理想》.
一本好书犹如春日的百花,散发醉人的芳香:一个好梦犹如夏日的繁星,闪烁耀眼的光芒。人的一生,就是沐浴在知识海洋里博击追梦的一生。
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从小随父学医,22岁当医生,博采药方,他发现当时医书错误很多,品种不全,决心重修。经27年“啃书"无数,遍访山川,搜集药物1289种,插图1160幅,处方11096个,于1578年 完成《本草纲目》.
大名鼎鼎的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一生的发明多达两千项,被誉为“发明大王"。这与他勤奋苦读是分不开的。他常常通宵达且地读书、查资料,睡意袭来,他就以书为枕,在实验室躺一会儿.因此有人风趣地说:“怪不得爱迪生有那么渊博的知识,原来他在睡梦中也要从书本里汲取营养!”
当代的习近平总书记也酷爱读书。十六岁那年,在贫瘠的黄土高坡上,习近平总书记开始了“苦习近平总书记青生涯。习近平总书记插队的山村习近平总书记,极为闭塞,要想了解外面的世界,只能通过读书。他白天得下地干活,晚上同伴力尽人乏,早已沉沉睡去。而他却开始挑灯夜读,如饥似渴,废寝忘食。习近平说:“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保持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这些经典之作曾给予我们的前辈以精神的滋养,现在也正给予我们信念和力量.
读韩愈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疰苦作舟”,能坚定我们对知识的无限渴求:读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能坚定我们对真理的无限信仰:读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能坚定我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也有人会说:“我也知道读书的良多益处,可是苦于没有时间呵! "对此1700多年前有个古人就作了很好的回答。三国时的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对《左传》也下过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了《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冬天没农活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干活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下雨天无法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其实想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想做的事情总找得出理由和借口.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就让书香引领我们的人生之路,让理想指引我们的心灵之桥。让我们与书为伴,与梦为伍,沐浴书香,飞扬理想!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九周国旗下的演讲:沐浴书香,飞扬理想
发布时间:2021-04-1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丁琴
![]()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