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26日,“教育部校本课程建设推进项目年度经验交流暨第三批课题结题会”在重庆江津区教师发展中心隆重召开。学校教科室衡晓刚副主任代表“《延陵季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组参加结题大会。
衡老师从项目的“研究背景、目标与内容、过程与成果、后续反思”四个方面进行了汇报:该项目是出于践行学校“诚恒”校训,重构学校课程体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等方面的考虑而提出的;主要进行了《延陵季子》校本课程的价值目标研究、文本开发研究、课程运用研究、“季子文化与我”生活链接研究和季子文化环境建设研究;通过研究,形成了一个理念前瞻、包容开放、实践创新、评价多元的“诚恒教育课程”,开发了一门以“礼乐文化”为依托、以“诚恒教育”为主题的融合语文、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等学科知识的综合性、选择性、体验性、实践性课程——《延陵季子》,建成了季子文化园、“诚恒”文化广场、“诚恒”墙、“诚恒”石、校外实践基地——舜过山、江阴季子祠,开发了《延陵季子》校本教材、课程短剧、诚恒故事等等。
专家组充分肯定了项目组所做的研究工作,认为该项目符合课程开发的程序,目标清晰,内容合理,过程扎实,成果显著,且清楚今后还要做什么。同时指出,“诚恒”应是学校哲学,可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架构,将“诚恒”教育课程打造为学校品牌课程。还建议,在高中课程“学科本位”异常明显的情况下,可在囯家课程中进行“基础性”拓展与延伸,为《延陵季子》等诚恒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奠定基础。
专家的点评进一步明确了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方向,以及《延陵季子》校本课程的实施路径。相信,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项目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课程建设定会形成特色,做出品牌!(撰稿:衡晓刚 审核:李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