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学校新入职教师更快地适应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技能,提升教学水平,教科室在第四周组织了“骨干教师示范引路课”,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新教师提供经验和方法指导。
英 语 篇
9月24日上午第二节课,顾婷婷老师作为英语组的骨干教师,给成长营的年轻成员上了第一节引路课——《Reading Home alone》。顾老师的选用了切合生活的一个剧本——成长的烦恼,课堂教学中顾老师在让学生了解英语阅读的技巧下,采用了多种阅读的方式:头脑风暴、快速阅读、细节阅读、复述故事、讨论和写作文,这些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更重要的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级——让学生如何更好地和父母相处。评课中新老师纷纷表示从这节课学到了很多:除了上述的技巧外,对细节的把握,如学生问题词汇的处理,PPT的制作,问题的设计,活动的环环相扣,明线与暗线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体现了顾老师作为骨干教师的教学素养,更对新教师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顾亚娟老师在评课时说,顾婷婷老师非常流畅的完成了教学目标,整堂课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分析、思考和交流,注重了教材内容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顾老师还对新老师从如何认真备课、如何设计习题课、如何管理课堂和关注学生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我们都说每一节课都是缺憾的艺术,教研组长丁琴老师建议新教师们要更加注重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希望新教师在听课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教学,“一年学、两年仿、三年创”,把一些新的教学方式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尽快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文 科 综 合 组 篇
9月24日上午第3节,语文骨干教师居晓波老师执教《想北平》,下午第3节,在四楼会议室召开评课活动,李秀敏校长、校青年教师成长营文科组全体指导员教师与新教师参加活动,教科室衡晓刚副主任主持会议。
首先,由开课教师居晓波老师说课。居老师抓住《想北平》的文体特点,设置了两个问题——怎样的北平?怎样想北平?——贯穿全文,带着学生去体验文章作者对北平深沉的爱。
之后,听课老师说课。新教师一致认为居老师的课主旨明确,线索清晰,值得学习。张佩老师认为:居老师上课流畅,学生配合默契,发言积极。余伶艳老师认为:居老师的课导入新颖,思路清晰。朱佳莺老师认为:用两个设问贯穿全文,主线明确。伍纷纷老师认为:居老师语言有魅力,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回答积极,教师点评到位。新教师不仅对居老师的课进行了评议,还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疑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和积极性?课前如何准备一堂课?如何抓住主线?等等。针对新教师的问题,指导员老师一一作了回答。汤红瑜老师认为,备好一堂课,要做到三点:一是抓住文体特点把握教学重点;二是基于学生认识水平设置问题;三是多研究全国高考卷,在高一就渗透思维能力的训练。汤丽萍老师认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注意四点:一是备课到位,可以听一节课上一节课;二是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要让学生感觉语文老师能说会道;四是课堂教学中要多与学生对话交流。卓立子老师认为,抓住课文主线的方法是:依据文体特征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选择活动形式,通过教学活动达成板块主旨。
李秀敏校长首先对评课活动怎么展开做了详细指导,要求授课教师在说教学设计时要讲清设计依据和目的,课堂实施下来的反思和改进策略,要求新教师在评议时既要说出值得学习的地方,更要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只有主动思考才会有更大进步,要求同学科的指导员老师,要从学科专业的角度,细致评析,让青年教师有启发,让上课教师有提高。
李校长肯定了居晓波老师的课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注重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听说读写,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高,教师的示范作用明显,引导恰当。同时也建议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学生在回答问题或交流后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任务布置要求更加直观明确,让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更有针对性。
理 科 综 合 组 篇
9月24日下午第3节,章建春老师在高一2班执教引路课——《函数的单调性》,下午第4节,在四楼会议室举行评课活动,邱仲新书记、校青年教师成长营理科综合组全体指导员教师与新教师参加活动,教科室史月萍主任主持评议。
章建春老师是区骨干教师,曾获区数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他对新教师的教学设计做了框架式指导,一是情境创设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学习水平,让学生从形的感受上升到数学的本质,即用数学语言区刻画函数的单调性。二是建构数学,通过增函数的定义类比获得减函数的定义,提醒新教师们,不仅要让学生能形式化的记忆概念,还能学会通过类比思想获得相同、相反、相近的概念,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新知识产生的途径。三是在概念辨析时要注意这是应用概念的基础,要让学生认识到概念深层次解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四是概念应用,本节课的应用主要要让学生了解图像法是获得单调区间、理解单调性的一种方法,能归通过交流纳出一般性的结论,同时理解单调区间的处理的误区,学会由点到面的一般性情形的归纳方法,并能运用单调性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五是总结本节课的所学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
新教师一致认为章老师的课思路清晰,语言亲切,节奏把控到位,非常值得学习。姚子昕老师认为章老师的课实施与预设完全契合,老师对学生的了解非常精准;罗佩怡老师认为章老师的课层层递进,特别注意细节的处理;刘格涵老师认为章老师在设计问题时非常专业,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度高;冯垚老师提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自己画出一些函数的图像会更印象深刻;牛永霞老师觉得分类讨论是一个难点,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通过多听课来得到提升。教研组长邹小刚老师对老师们在评议中提出的问题做了回答,同时对新教师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语言的组织要到位,好的语言能抓住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对问题的思考有启发性。二是要注意课堂节奏的把控,问题提出以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不要急于提示、急于引导。三是要有积极的学习心态,上完课后要多反思,有一个比较快的提升。
邱仲新书记希望青年教师向章老师学习教案的设计、课堂教学的把控和教学的基本功。在备课时要从备“教师的教”更多的转向为“学生的学”,不仅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更要考虑学生学习时可能会碰到的困难,高一的学生对于高中学习方式的改变还不能很好适应,老师的教学设计应该更多的从学生出发,不仅要考虑教学流程,更要突出学科思想。在课堂节奏的把控上,要做到讲练结合,以学定教,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维状态,切忌一讲到底,要创设情境,循循善诱,不悱不启。新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基本功,做到思路清晰,媒体的应用要紧扣教学内容,同时要有必要的清晰合理的板书。邱书记期望新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做到“边学、边思、边悟、边改”,能结合自己的特点,尽快探索出一条站稳讲台的路子。
三节骨干教师引路课体现了我校主体性教学“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做到了以学生为根本,以授渔为重点,以高效为目的,为新教师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和引导,相信我们的成长营活动能助推更多的青年教师认真审视自己的日常教学,踏实潜心于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更多的实践和反思中加快自己的专业成长。(撰稿:俞亚娣、衡晓刚、史月萍 审核:邱仲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