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管理>>校园快讯>>文章内容
走向研究深水区 力争项目新高度
——记“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文科项目组第二次活动
发布时间:2019-04-1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衡晓刚

a.JPG


b.JPG


c.JPG


d.JPG


e.JPG


f.JPG


g.JPG


h.JPG


i.JPG


i-0.JPG


j.JPG


k.JPG


l.JPG


m.JPG

2019年4月16日,“基于主体发展性教学模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项目(文科组)第二次教学研讨活动按计划举行。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长陈国红、青年教师汪亚伟老师、文科项目组全体成员、李秀敏副校长、李建新副校长参加活动,教科室衡晓刚副主任主持活动。

上午第2、3节课,汤丽萍、徐康英老师分别开设了“小说阅读”研究课《八千岁》。汤老师在学生阅读文本、分析八千岁人物形象的基础上,主要引导学生探讨了“赏析小说结尾表达效果的方法”;徐老师则在分析八千岁等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探讨人物性格改变的原因,以及宋侉子、八千岁等人物之间的关系。

上午第4节课,文科项目组全体成员在综合楼四楼会议室参与评课议课活动。首先,两位开课老师阐述了课堂教学的设计意图和实施效果,特别说明了“小组合作学习”环节的设置与实施。之后,听课老师发表了听课感受。地理老师张建新、政治老师李飞、英语老师顾婷婷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各异:汤老师激情四射、风趣幽默,徐老师则亲切和善,娓娓而谈。语文老师汤红瑜老师认为两位老师都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并从不同的角度设置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汤老师是从解题方法的角度,徐老师则是从文章主旨角度的设置。汪亚伟老师认为,两位老师上课游刃有余,经验老道。汤老师上课富有激情,解读文本专业,解题方法训练到位。徐老师的课轻松愉悦,能抓住学生的问题和症结点进行教学,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且能放手让学生提问题,并让学生自我解决问题,值得同行学习。陈国红老师认为,河中的合作学习,学生讨论积极、发言从容、参与度高,研究成效明显。两位老师能精选文本,精练精讲。汤老师能立足文本进行人物形象分析,呈现学生答案,让学生碰撞思维,解决问题。徐老师则善于从学生的提问中抓住文章的重难点,并进行有效的分析;能立足于读懂文章、主旨、形象的基础上解决问题。两位老师教学方法各异,但殊途同归,效果很好。最后,李建新校长作总结发言。首先,感谢了省常中陈国红、汪亚伟老师的莅临指导。其次,肯定了两位高三老师的课堂教学,认为两堂课都兼顾了高考指导和素质教育。思维训练方面,指导到位,效果明显;教育方式方面,从具体到抽象,从个体到社会,从感性到理性,从多样性的表象到一般性的本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充分展现了语文课堂的魅力。最后,认为项目组老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认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要少讲,只是去发现、指出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要将“舞台”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讨论、解决问题。

文科项目组的此次教学研讨活动,不仅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设计与有序展开,还思考了“如何基于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能动发展”。相信,在项目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领导的全力支持下,以及校外专家同行的倾心指导下,河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定会走入深水区,取得不俗的研究成果。(撰稿:衡晓刚   审核:李秀敏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