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单导学”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初探
常州市武进区三河口高级中学 张黎瑛
摘要: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践中,运用活动单导学模式,把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与新知识与技术的掌握有机地结合,以完成主题活动的方式安排学习内容。打破知识的学科本位,使学生在完成活动的过程中,自主挖掘学习潜能,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充分自我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养成信息素养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自主学习
一、运用活动单模式教学的原因分析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的制订使用已历经多年。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可以获知,学生在本应兴趣盎然的课堂上却出现的厌学现象逐年增多,教学矛盾突显,究其具体原因有三:
1.随着小学及初中的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深入与普及,高中生的学习起点越来越高,他们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章)、信息的获取(第二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第四章)甚至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第六章)都在初中阶段获得了相当的技能,而高中的教材却处于相对停滞不前的状态。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系统知识学习非但不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反而容易让学生面对陈旧的知识和技能而出现厌学的现象。
2.教材中的章节有相对的独立性,信息技术课往往以任务驱动为主要的学习方法,相关的活动内容也容易安排成各自为阵,造成学生学习的各个过程之间是不连贯的,教师提出的任务中更有许多内容是针对某一技术的掌握而设计,重技术轻素养,造成学习的片面性,学习兴趣皆失。
3.每节课的任务往往是教师一步一步设定好的,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指挥捧逐步完成任务,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并不多。而将“活动单导学”模式与任务驱动模式的有机结合,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上的一些问题。
二、信息技术课上的活动单导学特点
1.所谓活动单导学是将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培养融于活动之中,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地掌握知识、培养信息素养,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对信息的主动获取、整理、归纳、吸收的能力,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强,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本的教学理念。
2.“活动单导学”注重的是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关注的是学生知识获取的过程中能力的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跟着教师的指挥团团转的被动学习者。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是技术的支持者,组织的管理者,交流时的引导者。
三、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下面笔者以“域名”为主题的活动案例,具体谈一谈活动单导学在《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过程及实践反思。
教学过程:就本主题而言,活动单导学是教师根据学生初中就已掌握的WORD为技术基础,以《网络技术应用》(选修)中的第二章第一节“域名与域名的管理”内容为主题,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线设计的活动方案。教师起着“设定主题--引导--巡视--评价、追问--总结评定”的主导作用,学生则以“明确目标--自主活动--形成作品--组内、间交流与展示--反馈检测”的主体性学习活跃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更加强了生生互动,教师在学生活动中及时充当必要的技术指导,师生间的互动更为个性化,有针对性。具体过程如下:
活动一:信息的获取
本次活动主题为“域名”,以“域名的概念与基本结构”、“域名命名的一般规则”、“域名的管理”、“域名趣闻”四部分内容为主线,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相关的文字、图片信息,把获取的资料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中。并将资料上传至服务器,以备组内成员共享。
该活动是对《信息技术基础》中第二章(信息获取)的一次实际演练,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能力,并在学生原有的基础技术上,对搜索技巧进行提升。
活动二:学习报告的制作
各组成员利用自己下载的资料以及共享小组成员的其它资源,完成各自学习报告的整理与制作;
1)学习报告内容的自主学习与归纳整理,并根据你的所学提出问题或设计题目。
2)利用word的相关技术优化你的“学习报告”(字体、段落、艺术字、自选图形、图片等相关操作);
该活动利用学生初中就已掌握的WORD知识技能,对活动一的结果进行再加工,直至形成作品,教师在这个阶段的活动中关注的是学生如何利用自己已有的技能自主形成作品,而不是严格根据教师指定的步骤重复训练本文的信息加工的相关操作。除此之外,教师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如何将搜索的信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整理,并将它有效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以将从自主弄懂的知识设计成题目,考考同学,也可以将自己无法弄懂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这些问题与题目都将在后续活动中在班上进行交流讨论,最终实现对信息的有效加工。
活动三:作品的评价
阅读“作品评价标准”(见图一),根据该评价标准,评出本组最好的作品。上传到服务器的优秀作品集中。根据作品评价表,评价各组作品,并登陆评价网站(见图二),完成作品评价。
该活动在于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给出评价标准,并注意保护学生对他人作品的主观评价,积极合理地引导学生形成尊重他人作品的态度,客观公正评价的能力,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
(图一)
(图二)
活动四:讨论与交流
(1)说一说:小组介绍自己的作品,面对全班讲解对“域名”相关知识的理解,说一说“域名是什么”。并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与意见讨论。
(2)问题的讨论交流。
该活动意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更是对知识的进一步梳理过程,教师在这个阶段应该有把握全局的能力,要能在课堂上抓住学生作品讲解中的生成资源,紧扣知识主脉络,组织学生在答辩的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保持对问题持续的关注。例如,有一节课上,有学生在讲解域名的规则时,讲到域名的命名有长度的限制,另一位同学则问:“那最长的域名是多少字符?”紧接着有同学就追问:“那最短的域名是几个字符呢?”教师应该及时鼓励支持这样的追问,并抓住这个时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现阶段反思:活动单导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关键,整个学习过程应充分体现“以完成主题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在组织辅导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化的个性学习,还要关注到层次教学,例如在作品展示的过程中,笔者采取的办法中,给得分最低的小组一次面对全班的讲解机会,意于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从而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获得的主动发展的能力,知识上获得“螺旋式”生成,让技术成为学习上的工具,而不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