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得东风第一枝,化为彩练当空舞
———袁桥镇“活动单导学” 模式合格镇创建自查报告
夸美纽斯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近年来,我镇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势推进“活动单导学”高效课堂模式,锐意进取,奋发图强,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对照市局创建要求现将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 创新管理策略,建立推进保障 1.周密计划,精心部署
为了保证所有教师转变观念,实施“活动单导学”模式,实现活动单课堂的全员参与性,全面覆盖性,各学校活动单课堂向常态化、理性化、特色化方向发展,镇中心初中制订了《袁桥镇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合格学校验收方案》、《袁桥镇中心初中关于“活动单导学”模式小学全员综合考核细则》。各学校在镇级创建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合本校实际的工作计划。
镇创建“活动单导学”模式合格学校方案对过程管理、课堂过关、活动单设计、教育科研等几方面明确了要求,特别加大了对“活动单导学”模式课堂的考核力度。在活动单课堂过关方案中首先要求校长的课堂要先达标,然后所有一线教师的课堂全部合格。在创建实施策略上不仅注重各学校的过程管理,更注重中心初中随机抽查的合格率,以促进各学校所有教师积极参与创建活动,积极践行“活动单导学”模式。
2.健全制度,保障有力
“活动单导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独特的教学方法,推进初期总会遇到阻力,一方面是来自传统观念的束缚,一方面来自实践方法不通,为了确保该模式在我镇各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镇率先在全市之前就制订了非常“6+1”制度,即《课课巡查公示制度》、《学校领导蹲班制度》、《教师互听互评制度》、《课改宣传制度》、《活动推进制度》、《校本培训制度》及各学校自主确定的一项推进措施。
实践证明,制度是推进的有力保障。在过去的一年中,镇中心初中狠抓非常“6+1”制度的落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课课巡查公示制度》确保了活动单课堂的全覆盖,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行动的参与,课堂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活动单课堂从常态化向理性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学校领导挂钩蹲班制度》采取蹲点帮扶的策略带动教师全面提高“活动单导学”课堂实践操作能力。一年来,学校中层以上干部蹲点听课评课每学期都在四十节以上,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互听互评制度》为学校营造了浓烈的教科研氛围,教师人均每周互听互评不少于两课时,听课后都能对所听课堂进行评点,在能指出该课堂亮点的同时,还要求教师指出该课存在的问题及修改建议,这样有利于教师在互听互评活动中共同成长。
3.强势督查,考核促进
模式推进只有计划和制度还不行,关键要看执行力和落实的效度。中心初中为了确保各项推进措施的高效执行力,制订了多种形式的督查方案,保障高效课堂的全面覆盖。
(1)行政督查
行政督查由中心初中办公室牵头,每周坚持一次校校必到课改巡查活动,对检查学校教师活动单课堂教学情况、教师听课情况、“活动单导学”模式推进活动开展情况等进行积分评比。中心初中对每次督查的情况及时评点汇总,并发布于《袁桥教育网》或袁桥镇中心初中网络管理空间,便于各校及时整改。行政督查手段有效地提高了基层学校推进活动单导学的行政效率,每周检查评级调动了学校之间相互竞争的意识。
(2)会诊督查
行政督查只是从面上检查活动单导学的推进落实情况,会诊式督查则是深入课堂,详细了解教师活动单课堂的操作流程,重点看课堂的效率和质量。行政督查时间较固定,而会诊式督查则是随机的。督查的时间不预先通知,督查的对象是到所在学校后通过抽签的形式确定,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一线教师的教学情况。一年来,中心初中累计到各校会诊督查数十次,会诊督查由最初问题多多到现在逐渐减少,由此可见,会诊督查能促进所有教师们在思想上由不重视到高度重视高效课堂改革,在实践上由不熟练到较熟练逐步提高的活动单课堂操作能力。
在镇级会诊督查基础上,各校也相应成立了会诊听课领导小组,多次走进课堂,随堂听课,当堂调研,及时统计学生学习成绩,分析课堂成败,为一线教师把脉,促进了所有教师共同成长。
(3)观摩督查
为了让各学校有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机会,中心初中经常组织学校中层以上领导、骨干教师到各校观摩“活动单导学”模式推进情况。观摩督查一方面是检查,一方面是学习。检查主要从课堂教学、高效课堂文化氛围、教师集体备课等几方面分组进行。每次观摩督查后都要召开总结会,在会上观摩人员对督查的情况进行逐一评点;会后,观摩督查人员还要及时上缴督查报告或督查心得。
二、加强校本研修,打开源头活水
“活动单导学”模式是我市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创新手段,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要让教师认识活动单,理解活动单的内涵并运用活动单教学,必须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1.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提高高效课堂改革思想认识
一年来我镇各校先后组织多名教师到山东、南京、南通、如东等地取经学习,参加培训活动。各校中层以上干部、骨干教师、教坛新秀都到我市最早的“活动单导学”模式推进学校金盛初中观摩了课堂教学及校园文化建设。同时,我镇把市局组织的模式培训、活动单分片展示等活动,都作为学习先进经验,学习活动单导学模式精髓的重要机会,除保障出席对象准时到位外,还创造机会,尽可能让更多的教师参与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取经活动,开阔了教师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坚定了参与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增强了我镇模式推进的基础。
2.组织教师定期培训,积累高效课堂实践理论水平
“活动单导学”推进初期镇中心初中就要求各校利用业务时间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并作为考核模式推进的一项重要指标。为此,各学校能积极购买专业理论书籍及现有“活动单导学”研究成果,组织教师学习,更新思想观念,提高理论素养。中心初中和基层学校为教师们购买各种理论文献学习材料花费近万元。暑期市局组织的通式培训及学科培训,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机遇,根据市局文件要求,中心初中制定了详细的研修考核办法。在时间部署上安排了集中培训,当堂反思的形式;集中培训采取定人定时定专题的方式,培训专题要求立足现实,立足高效课堂改革;中心初中聘请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培训主讲人,教师们在一日一专题的学习中,要求当堂笔头完成学习心得。经过暑期三十多天的专题培训,教师们人均完成学习心得在二十篇左右,取得了理想的培训效果,同时也使教师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基础,为模式推进提供了智力支撑。
3.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探讨高效课堂最佳教学策略
“活动单导学”模式高效课堂改革以来,我镇进一步强化了集体备课的组织,明确了各年级各学科集体备课组长职责,活动时间、地点及教师出勤要求。一年来,各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正常,主备人工作到位,二次备课、集体修改研讨活动有序开展。袁桥镇中创新了集体备课的形式,改变了过去集体备课时由主备人提供活动单草稿,其他教师评议修改的做法。集体备课时全组成员一起研讨,确立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学习活动组织方式、教师组织教学技巧、注意事项和检测反馈。然后由组长分工,一节一人,隔天整理成案。备课组长审阅把关。各组成员在课前要对组内定案做个性化处理,课后要作教学反思。由此,改变了部分教师等、靠、要坐享其成的思想,引领全组所有教师积极主动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并人人有创新教案。
4.举行活动单设计竞赛,提升高效课堂实践操作素养
教师学习研修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活动单的设计与使用上,我镇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多次的活动单设计比赛活动,从一开始的对活动单基本结构的把握,到后来的活动单设计精细化、科学化,从有形到有神。活动单设计比赛的全员性,使每一个教师都得到了锻炼,一批优秀教师脱颖。
5.培养组长组织能力,增强课堂组内合作探究效率
提高“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质量不仅在教师,更表现在小组内的组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质量,因此,活动单导学模式推进初期我镇就强调对组长课堂组织能力的培训。各校建立了组长培训工作组,每周都能安排时间开展培训活动。培训的内容涉及组长何时组织合作、合作中组长应关注后进生、如何展示,何时展示,组长应安排哪个组员发言;组间合作时,组长应如何协调、组内交流时,组长应让哪个组员先说等等,都有明确要求。经过多次培训组长的团结协调意识增强了,指导、监督能力加强了,活动流程清晰,效率提高。
三、打造高效课堂,尽显推进活力
无论是计划还是制度,培训还是活动单的设计,最终我们要看的还是教师运用活动单导学模式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教学的效果,为此,中心初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倾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我镇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1.领导率先垂范,冲在课堂改革最前沿
高效课堂改革成败的关键在领导,领导不仅要指挥这场革命,还要是带头冲锋陷阵的勇士。领导要能设计活动单,会使用活动单上课,要成为教师活动单导学的楷模,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积极参与这场改革。
2009年10月,我镇组织了所有中层以上干部示范课开放活动。袁桥镇中、何庄小学、黄蒲小学、倪厦小学先后组织了学校校长及中层干部上了示范课,给全镇老师做了榜样,为我镇的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推进开了好头。中层以上干部示范课活动吹响了我镇活动单导学向纵深推进的嘹亮号角,为我镇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推进树立了标杆,为接下来的推进活动打下了基础。
2.骨干教师展示,勤为一线教师树榜样
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能促进广大教师成长,在校长及中层干部示范课之后,我镇有相继推出骨干教师“活动单导学”模式研讨课活动。2009年11月,袁桥镇中、何庄小学、黄蒲小学、倪厦小学四到六年级组织了骨干教师向全镇开设了公开课,各学校的活动单课堂教师均能灵活运用活动单进行上课,学生在课堂上能做到自主学习、合作研讨、争先展示。开放课堂目标明确,活动板块清晰,师生精力集中,激情迸发,整个课堂任务达成率高。
3.学科活动纷呈,探究模式实践新策略
活动单导学模式推进初期,我镇重点抓主要学科的推进情况,在主要学科教师教学能力得到充分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技能学科提出了要求。各学科教研组均能根据本学科特点,定期开展课堂研讨活动,提高了不同学科课堂教学的质量。音体美学科一直是教师们轻视的学科,这些课堂可以不可以运用活动单教学今年初列入我镇研讨的范围。在专职教师自主实验的基础上,我镇与10年5月份在袁桥镇中开设了音体美等技能学科的现场会。现场会结束后,组织与会教师进行了研讨,肯定了活动单可以运用于音体美等技能学科教学的同时,也提出了部分学科活动单导学改进的方法策略,如体育课堂模式运用的技巧,学科教研活动是我镇活动单导学实践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4.不同学段尝试,得出模式全覆盖新结论
高效课堂的推进,2009年我镇一直根据市局的意见在四年级以上进行推进,2010年初期中心初中领导就大胆提出要实现活动单课堂全覆盖,就是小学要从一年级开始使用活动单导学模式上课,幼儿园也列入模式推进的范围。推进的目的一是要让活动单课堂在不同学段展现它的魅力,同时也是研讨不同学段模式推进的方法及改进措施。为此,低年级活动单导学模式推进拉开帷幕。
2010年5月,我镇在倪厦小学先后成功举行低年级语文、数学两次现场研讨活动,研讨活动通过课堂观摩,沙龙交流肯定了中心初中决策的正确性——低年级完全可以运用“活动单导学”模式上课。倪厦小学低年级活动单导学现场会之后,黄蒲小学、何庄小学也先后举行了低年级活动单课堂开放课研讨活动,效果也很理想。
5.全员课堂验收,打开高效课堂新局面
在课堂教学上,这一年来,我镇始终将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打磨作为贯穿始终的重要工作,从一开始的课堂流程的探讨,到后来的对课堂的驾驭,对活动单的调整,对学生的评价等专题性的课堂研讨,通过拉网式听课、抽签听课、优秀课评比、模式课过关验收、随堂听课、示范课展示等课堂打磨形式,将教师的模式课从追求形似到达到神似。
我镇从2009年下半年就开始模式课验收活动,最初验收的课堂主要为领导蹲点的班级,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班班开放,逐一验收,最终全部达标。本年度活动单课堂的验收是针对所有教师而开展的活动单课堂达标活动。各校建立了考核领导小组,组织精干力量对所有教师的课堂进行了听课评分。各校采取分批达标的形式进行,对首批达标的教师,学校通过橱窗展示、网站公示等形式给予了表彰,对没有达标的教师则通过帮扶的策略促其提高。至今,我镇所有在职教师均已通过常态课堂达标验收。
6.专家指导引领,解开模式操作新困惑
我镇部分学校能利用课堂展示活动,邀请专家进行指导,使活动单课堂的更具有可操作性,运用更完美。袁桥镇中、何庄小学、黄蒲小学先后邀请了市教育局、老年科协、华中师大教等省内外特级教师邱学华等专家,对开放课堂进行了指导,使教师们解开了模式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困惑。
四、潜心课题研讨,探究增效之道
1. “教师沙龙”丰富多彩。新模式下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学校教研工作方式也应当随之发生变化,为此,中心初中和各校开展了“教师沙龙”系列活动。活动的内容包括小讲座、讨论、案例分析、经验分享和教学观摩等。中心初中举办了“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小组创建”、“活动单课堂中激励与评价策略”、“活动单课堂教师教学个性如何发挥”等专题沙龙,引导教师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进行智慧碰撞,产生新的思想,达到新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提高。一年以来,袁桥镇中、何庄小学、黄蒲小学也举办了数十次的“教师沙龙”活动。
2.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何庄小学结合课改精神,组织骨干老师收集、编辑、印制了《生活智慧篇》、《奇异科学篇》、《品行实践篇》、《乒乓之旅》、《快乐乒乓》这些校本课程,保证每位执教老师能按照课程计划,有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每周一次的校本课程的安排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使教师作为主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成为学校果程的管理者、决策者,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袁桥镇中结合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推进确立了“自主管理”办学特色研究,开发了“自主管理”系列校本课程。黄蒲小学以“动漫文化”为抓手,打造学校教育品牌,如今已组织开展“动漫文化节”系列活动,“动漫课程”也为课程改革增添了许多色彩。
3.课题研究有声有色。活动单导学模式推进初期我镇就确立了“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小组自动化建设”课题,要求全镇所有教师参与研究。2009年12月份共收到研究论文六十多篇,评比出若干一二三等奖,并将获奖论文结集成册。本年度“活动单模式课堂实践操作研究”征稿已经结束。此外,还组织开展了“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小组建设”、“活动单课堂激励与评价的策略”等课题的研究,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各学校也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何庄小学围绕3个南通市级立项课题——《农村小学教学资源整合研究》、《农村小学流动儿童的教育研究》、《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归因及对策研究》,以及如皋市6个微型课题,制订了研究计划、子课题实施方案。根据模式课堂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通了课题研究空间,分设了“课题组织机构”、“开题报告介绍”、“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各学科资源收整”、“互动平台”等栏目,便于老师们及时反思,及时享用资源。组建了“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微型课题研究小组,及时收集信息,组织教师沙龙研讨,探寻改进策略,撰写论文,也为模式推进积淀了丰厚的理论基础。
五、倾力打造品牌,尽显魅力风采
袁桥教育人在市局的领导下,全体教师发扬团结拼搏,不断进取,勇于实践,攻坚克难的精神,强势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使袁桥教育熠熠生辉。
走进我们的每一个校园,展现在你面前的将是绚丽的校园文化。一排排整齐的橱窗里有活动单优秀教师、自主小明星的风采,有活动单课堂精彩瞬间的定格,有学生个性张扬的作品??教室里、走廊边、楼道口都是孩子们精心布置的空间,他们用稚嫩的话语描绘着活动单课堂的感悟,用灵巧的小手演绎着成长的故事。创新的语言,缤纷的空间,绚丽的色彩,精美的图案会把你带进魅力的课堂的无限遐想之中。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推行也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全体教师开始注重书本知识向生活的回归,向学生的需要回归,注意对书本意义的多样化解读。教师们悉心探索“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途径与方法,尤其在活动单的设计上作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从过去不愿意在教学设计上动脑筋、花时间,到现在经常为研究教材、分析学情、设计活动方案而探讨、而研究,这一切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更提高了全体教师的素质。教育教学效益的显著提升,在市局质量抽测和课外阅读调研中,我镇成绩突出。一年来,老师们在各级各类杂志发表论文或获奖论文300多篇次,学生发表100多篇次。教师在市级比武中,近30人获奖,其中16人次获得一等奖。何庄小学在体育竞赛、艺术表演、科技发明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在全市小学生广播操、鼓号队比赛中, 均获一等奖;在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镇中小学代表队均进入全市甲级队行列。这些喜人的成绩更证明了“活动单导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巨大魅力。
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以来,我镇师生精神面貌发表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催人奋进的校园激情渐已形成。“活动单导学”模式的特色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普遍提升,得到了领导的好评,同行的认可。2009年,在第四届“教育家论坛”暨首届“海峡两岸有效教学如皋高层论坛”上,我镇中心初中校长黄瑞荣应邀参加了“活动单导学”模式专题的访谈活动,交流了我镇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情况。一年来,新疆克拉玛依、省外国语学校,盱眙县中等10多批市内外教育考察团,来我镇观摩“活动单导学”模式课堂,与教师们交流课改经验。我市周边乡镇兄弟学校也纷纷前来我镇初中、何庄小学、幼儿园观摩学习。各位领导、专家、同行对我镇课改工作的关注和指导,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不竭动力,袁桥教育人将继续沿着“活动单导学”之路不断开拓创新,塑造袁桥教育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