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 掌握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数据传输的过程以及各层的作用; 2、掌握数据通信的三种交换技术。 | ||
过程与方法 |
1 、 通过对学生预习设计的问题的处理,基本了解OSI和TCP/IP协议分层的概念以及数据传输的过程; 2、 通过对动画的观看进一步巩固数据传输过程的相关知识。 通过直击考场的练习,进一步巩固数据通信的相关知识。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逐步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和问题解决的学习习惯 | |||
重点 |
TCP/IP协议、数据交换技术 | |||
难点 |
TCP/IP协议 | |||
课时 |
1课时 | |||
教学过程 |
教师行为 |
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环节一:温故知新 |
学校目前要组建一个小型的电子阅览室,有10台计算机,能利用计算机实现上网搜索相关的信息,并且这些计算机之间要实现资源共享,,现在有以下设备:计算机(10台)、光缆、双绞线、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无线网桥。 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选择适当的设备组建电子阅览室的。画出该电子阅览室的拓扑图,并注明图中指出设备的名称。 |
利用所学的知识,根据要求组建电子阅览室。 主要内容:选择硬件和选择拓扑结构。 难点:怎样连入internet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
通过对电子阅览室的组建,进一步复习网络中硬件和网络的拓扑结构 | |
环节二:问答时间 |
1、组织学生处理预习中设计的问题,从而完成对数据的传输过程和数据交换技术的知识点的讲解。 2、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网络中的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以及各自的功能。 |
1、问答时间: 解决同学预习设计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数据的传输过程和数据的交换技术 2、通过课件和教师的讲解进一步了解网络中的数据的传输过程中的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集,并了解TCP协议和IP协议的功能 |
通过习题的解决和动画的展示进一步了解网络中的数据传输过程和数据交换技术 | |
环节三:直击考场 |
注意点:让学生通过直击考场了解: (1)考试并不可怕,很多题目与同学设计的题目类似。 (2)知识点的掌握: 数据的传输过程OSI模型和TCP/IP协议集和数据的交换技术以及各自的应用。 |
通过对信息技术等级考试中的真题,进一步掌握数据的传输过程和数据交换技术。 |
通过习题强化相应的知识点 | |
四、课后反思 |
| |||
【直击考场】
1、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最低层是( )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2、在OSI参考模型中,将网络结构自上而下划分为七层(1)应用层
(2)表示层(3)会话层(4)传输层(5)网络层(6)数据链路层
(7)物理层。工作时( )。
A、接收方从上层向下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增加一个协议控制信息。
B、发送方从上层向下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去掉一个协议控制信息。
C、接受方从下层向上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去掉一个协议控制信息。
D、发送方从下层向上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附加一个协议控制信息。
3、互联网计算机在相互通信时必须遵循同一的规则称为:( )。
A、安全规范 B、路由算法 C、网络协 D、软件规范
4、TCP/IP协议体系大致可以分成( )
A、五层 B、四层 C、六层 D、三层
5、网络协议是支撑网络运行的通信规则,因特网上最基本的通信协议是( )。
A、HTTP协议 B、TCP/IP协议 C、POP3协议 D、FTP协议
6、网络协议是支撑网络运行的通信规则,能够快速上传、下载图片、文字或其他资料的是:( )
A、POP3协议 B、FTP协议 C、HTTP协议 D、TCP/IP协议
7、WWW客户与WWW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传输使用的协议为( )
A、SMTP B、HTML C、IMAP D、HTTP
8、对于网络协议,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说的TCP/IP协议就是指传输控制协议 B、WWW浏览器使用的应用协议是IPX/SPX
C、Internet最基本的网络协议是TCP/IP协议 D、没有网络协议,网络也能实现可靠地传输数据
9、IP电话、电报和专线电话分别使用的交换技术是( )
A、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 B、电路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报文交换技术
C、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 D、分组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