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年级 |
高一 |
学科 |
信息技术 |
主备老师 |
张黎瑛 |
备课组长 |
张黎瑛 |
时间 |
3.12 |
地点 |
电教办 |
参加人员 |
张黎瑛、陆智勇、俞亚娣、刘幼奋、刘海明 |
课题 |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二)——网络探宝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理解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在组网中的作用; 2、了解域名的概念及其命名规则; 3、了解域名解析的基本过程,掌握域名解析服务器的配置方法; 4、掌握代理服务器的概念与作用; | |||
过程与方法 |
1、通过游戏的方式,理解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代理服务器的作用,了解访问internet的一般过程; 2、通过实践操作学会IP、网关、DNS、代理服务器设置的方法。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培养学生网络管理意识; 2、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真诚待人。 | ||||
重点 |
组建局域网 | ||||
难点 |
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代理服务器的设置 | ||||
课时 |
1课时 | ||||
教学过程 |
教师行为 |
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备注 | |
一、复习引入 |
组织学生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相关设置,以实现不同子网间的互访。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障碍分析、排除) |
通过设置IP地址与子网掩码,到A54号电脑中取“路线图”; 通过进一步设置网关,设法到网络上去获得“游戏”。 |
温故而知新 |
刘幼奋:域名这一部分的力度可以减轻,然后可以适当的添加问题设计。 俞亚娣:为了促进更多的学生思考,可以添加猜一猜,该是哪一位学生出去访问。 陆智勇:域名这一部分还是需要复习的,视频可以给学生看看,增长知识,知识梳理可以替换为问题设计。 | |
二、域名与DNS |
通过比较两次路线图的不同,引出域名。 播放视频:“俏夕阳”域名抢注事件 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教材P29-34,学习域名的一般知识:域名的概念、基本结构、命名规则、管理机构以及域名注册的原则。 组织学生进行趣味游戏:通过DNS的帮助,以域名形式访问不同子网中的电脑。 组织学生总结以域名形式访问网络的条件。 |
1、(1) 域名的概念 (2) 域名的基本结构; (通过实例,加深学生的印象) (3) 域名的命名原则 (通过阅读、判别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域名命名原则的理解) (4)域名的管理机构 (5)域名的注册原则:先申请先注册 通过趣味游戏,进一步体验网关与DNS的作用。 6、学生通过设置DNS,成功获得小游戏。 |
理论到实践,游戏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 ||
三、代理服务器 |
讲解代理服务器与网关服务器的区别,及代理服务器的作用,布置任务。 |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模拟游戏,在代理服务器型网络中,请C从B处取糖果。 |
通过趣味游戏在玩中学,掌握代理服务器的作用 | ||
四、障碍与现象分析 |
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障碍分析,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 |
分析所出现的障碍现象,修改相关设置,使计算机能访问internet,取得自己的宝藏。 |
通过故障分析,进一步了解TCP/IP各选项的含义。 | ||
五、知识整理 |
组织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 |
自主知识梳理。 |
知识归纳能力的培养。 | ||
六、课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