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研组建设>>技术组>>教学研究>>文章内容
教师写作——找到自己的句子
发布时间:2011-12-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俞亚娣

对话学术杂志编辑与师陶杯获奖论文点评

教师写作——找到自己的句子

主持人:成尚荣

王一军:教师应该从论文写手转变为论文促研究。

            重点内容(1)学术文化——通过写作繁荣科研;

                          2)评审比较规范;

                           3)组织程度高;

                           4)评审费

成尚荣:王一军的发言中有两个关键词“学术文化”、“教师科研”,这指明了方向和重点。对话主要包括两部分:

(1)  上海、山东、山西、学术总编之间的对话;

(2)  台上、台下的对话。

(总编介绍)

本次活动的总主题为:“教育转型呼唤高质量的教研科研”,本次对话的主题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海明威”。

(总编讲述一下本次师陶杯论文的优点、特点或进步)

活动一:主编对话

金连平(《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社长):

(1)  更注重在自己的研究上表达,“有议论有研究”;

(2)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很少有普通话——即别人都在说的话;

(3)  现场研究是教师研究的只要方式;

卢红(《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副主编):

选题以小见大,大中见小,小题大做,一切的研究为了学生;

徐志强(《上海教育研究》杂志副主编):

(1)  老师的文章就是老师的话筒,太远听不到,太近又刺耳,所以教师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立场,注意远近;

(2)  突出学生的意识;

林岚(《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

本源性的问题也是可以讨论的,从实践出发,从几个场景回顾出发,宏观与课堂相联系,在反思中找到自己的主题。

张斌:最有效的“教的理论”是教师悟出来的。

成尚荣(总结):(1)找到教师的自己的句子,首先找到自己的身份——教师,教师的教学在现场,在田野,在课堂;

2)找到教师的自己的句子,要找到自己的立场,有方向感,如:学生的立场、儿童的立场;

3)找到教师的自己的句子,要找到自己的视野,要力所能及;

4)找到教师的自己的句子,要找到自己的优势;

5)找到教师的自己的句子,要从自己的写作风格出发,反映自己的思想。

现在请各位编辑讲一下本次师陶杯中出现的问题:

金连平:(1)格式要规范;(2)结构要匀称,不要出现大肚皮与小蛮腰;

(3)  选题要合适(4)要注意各个段落之间的逻辑

徐志强:论文要注意内在的逻辑

林岚:表述上要务问题,学术创新;论证的程度要规范,严谨;要有社会价值;尽量书面化表达,减少经验性表达;揣摩杂志社的定位。

卢红:注重一级标题、二级标题,描述要准确,要好;要注重对摘要的撰写;注意提炼与概括能力。

活动二:台上台下的互动

(1)  如何让珍珠变成项链

回答:其实每一颗珍珠都有其特点,不一定要把它串成项链。

(2)  如何抓住时尚

回答:时尚也是需要通过实践与反思,转换为自己的思想,这才算是抓住时尚,如果仅仅是讲时尚,这样还是不行的,这归根结底还是教师的立场问题。

(3)  教育如何转研

回答:教育、科研、教学是三位一体的,教学是有规则的自由,本来科研实施与教学,同时反馈与教学。

活动三:希望与建议

林岚:形成从自己的实践出发——反思——写作——实践这样一个链式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反思研究的过程;

卢红:“强化成果意识,提升专业水平”。

张斌:“写作、研究、教学是三位一体的,阅读即输入,写作即输出”。

徐志强:“从实践到文本,找到自己的眼睛;从无法到有法,写成八股文;从有法到无法,形成自己的句子”。

金连平:“想自己的实践求真知,做一名专业人士”。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