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音频信息的采集与简单加工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了解音频信息的采集条件、采集途径及方法; 2、了解常用的音频采集和加工的软件; 3、能用CoolEdit对音频信息进行采集和简单的加工。 | ||
过程与方法 |
1、通过录制、加工音频文件,体会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的过程; 2、通过利用CoolEdit对音频文件的采集和加工,体验音频文件加工处理的一般过程; 3、通过对作品的评价,体验技术对艺术作品的支持。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 通过完成声音的录制,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新精神; 2、 通过对自己或他人作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与审美的能力。 | |||
重点 |
利用CoolEdit采集、加工与合成音频文件 | |||
难点 |
音频的加工与合成 | |||
课时 |
1课时 | |||
教学过程 |
教师行为 |
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情境导入 |
展示《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配音片段,比较无声版、原声版与合成版。引出课题:音频信息的采集与简单加工。 |
赏析无声版、原声版与合成版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段,比较并思考视频中的声音对视频的欣赏产生的作用,并产生配音的愿望。 |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实践兴趣。 | |
二:音频文件的采集 |
声音信息无处不在,并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1、问题一:在平常的生活中,你有哪些途径去获取声音信息呢? 2、问题二:假设要你录制该段音频文件,你可以用什么设备来录制呢? 3、问题三:通过计算机直接录制声音时(1)、必须满足什么条件?(2)、录音前要做什么准备工作? |
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后,得出问题的答案: 1、从已有的数字化资源中寻找或截取;磁带介质记录的模拟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采用数字化音频设备现场录音。 2、学生可能的回答:录音笔、mp3等有录音功能的介质、通过计算机直接来录 3、参考书本P85-86,思考并讨论后得出答案。 (1)计算机录制声音需要相关的软硬件,硬件是:计算机、麦克风;软件是:录音机或音频编辑软件:如cooledit。(2)插好耳麦,调节好音量。 |
基础知识梳理 | |
三、音频的录入、编辑和加工
|
1、介绍、演示cooledit软件的使用方法:打开、录音、保存等,利用该软件完成简单的录音。 思考:在录制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2、确定主题,展示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文字片段。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下片段中喜羊羊与灰太狼两个角色的特点吗?
3、保存音频文件,文件名为“学号.wav”,你还知道哪些音频文件常见的格式吗? 4、演示作品,引导学生自评与互评 5、合成声音:添加“爆炸声.wav”到合适的位置 |
1、打开cooledit软件,熟悉界面,新建波形文件,尝试简单的录音。 总结录制过程中的注意点:设置好音频属性,录音时注意调整话筒的朝向和距离,尽量减少噪声干扰。 2、分析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角色特点,带着感情开始录音。 台词如下 灰太狼:哎呀,喜羊羊,你把我的炸弹藏到哪去了? 喜羊羊:啊?原来是炸弹啊,我已经把它扔到你的脚下了。 灰太狼:额?我怎么没看到呢? (砰。。。。) 哎呀(灰太狼的惨叫) 3、 保存文件,并能说出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mp3,.wav,.wma 4、 学生评价后总结,可能有以下情况: (1)有噪音干扰;(2)感情不到位;(3)配音还不够完整(爆炸声没有体现出来);(4)声音单一,没表现出不同的角色 5、音频块的剪切、粘贴,在合适的点插入 |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 |
四、提高部分 |
添加其它效果,如变速、变调,提高音量等,实现更理想的效果 |
自主尝试发现,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
知识提升 | |
五、保存并上传作品 |
指导学生进一步保存作品,并上传到指定目录 |
保存,登录ftp://192.168.1.164,把作品复制、粘帖到“音频信息的采集与简单加工”文件夹中。 |
培养良好的保存上交作业的习惯 | |
六、作品评价 |
组织学生从技术含量与个性创作两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评价 |
能够对自己及他人的作品进行合理的评价 |
作品评价 | |
七、知识梳理 |
组织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与总结 |
对“音频的采集与简单加工”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 1、 音频信息采集的注意点:话筒的调整,音量的控制,尽量减少噪音的干扰; 2、 音频信息的加工,本课使用了哪些加工方法:去噪、音量标准化、合成、变调变速。 3、 采集和加工之间的关系:先采集后加工 |
知识的整理与重新建构 | |
作品评价表
评价项目 |
自评 |
互评 |
师评 |
技术含量 |
|||
个性创作 |
|||
总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