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研组建设>>体育组>>学生体质与健康>>文章内容
三河口高级中学体育学科教学要求
发布时间:2015-09-0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陆云峰
三河口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
学科教学要求
一、课前准备
1.认真钻研《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充分理解《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高中阶段体育新课程的水平设置要求,准确把握运动技能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有所专长,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2.明确学分制教学的要求,一、二年级8个学分,三年级3个学分,每个学分相当于18个学时,学生修满11个学分可以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田径运动和健康教育为必修科目,2个学分。
3.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体育教师在田径、球类、体操、民族传统和新兴运动类等项目中选择性的进行教学。教师要熟悉模块教学的教材内容和教学的方法,并在该项目上具有一定水平的专项运动技能。
4.根据体育教学的原则和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制订学期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做到有计划,有教案。计划要有总体安排,切合实际,要兼顾不同运动水平学生的需求。教案的书写要详细规范,目标明确,过程完整,要有教学后的反思。
5.确立安全意识,做好课前各项准备工作。提前到达上课的地点,认真做好场地器材的安全检查,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布置,充分考虑合理性和安全性。
二、课堂教学
1.遵循体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开展教学活动。教与学的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
2.合理选择与设计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内容;选择对促进健康、增强体能、培养运动爱好、发展运动能力、提高运动技能有实效的方法和内容。
3.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灵活运用教学组织形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心体弱和病残的学生;遵循人体生理、运动规律、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加强安全教育。
4.重视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素养。身体力行,为人师表;落实体育课堂常规。上课穿好运动服、运动鞋;教态自然,语言文明,讲好普通话;口令清晰、规范,生硬洪亮;注重教学的艺术性,忌简单粗暴的教育,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的行为。
三、课后行为
1.指导学生做好器材的整理归放工作,教育学生爱护器材。
2.小结学生课堂的学习情况,布置一些课外的练习。
3.做好教学反思的撰写,注重成功案例的收集和整理。
4.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和统计工作。
5.做好运动队的选拔、组织和训练工作,注重实效,提高体育高考队伍的管理和训练水平。
6.协助班主任做好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7.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教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
四、评价与考核
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既重视学习的过程,又兼顾学习的结果。采用自评、他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的内容包括体能、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行为。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