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研组建设>>音美组>>艺考动态>>艺术资讯>>文章内容
2010.8.21《方力钧》
发布时间:2010-09-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不详
2010.8.21《方力钧》 
                             


   
 


2010年8月21日晚7点,在今日美术馆,灯火辉煌,人头攒动,本次展览的主角方力钧,依旧向观众诉说“光头是怎样练成的”。二楼展厅是新作展,三楼四楼是文献展。

《方力钧》似乎仍旧能够看到广东美术馆《时间线索》的身影,策展团队几乎是原班人马,只不过这次展览有点“全盘托出”的意思,策展人连展览的主题都懒得拟,索性用“方力钧”三个响当当的字一概而论。试想,当今艺术圈内有几人敢用名字做展览主题?可见,马上就“五十而知天命”的方力钧在艺术道路上的那份自信与张狂。

 

人们熟知的方力钧是F4、四大天王、艺术明星、当代艺术英雄,且画卖的巨贵,很少有人真正了解方力钧。因此,自2009年起,从台北市立美术馆的“生命之渺——方力钧创作25年展”到德国比利菲尔德美术馆“碧海+蓝天”回顾展,再到广东美术馆“方力钧:时间线索”回顾展,这一系列的展览都试图详尽的展示方力钧的生命履历,本次展览也只能算是故事中的一个节点。

本次展览仍旧用“光头”符号来吸引眼球,并且依然把文献当作展览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向观众展示“光头”的前世今生的同时,也要说明艺术家是在自然的生长,一脉相承的创作,而非抓住卖点不放哗众取宠,新京报的记者曾在展览现场问到“光头”符号的利弊,方力钧竟然坦诚的承认“有权利从这种语言符号里去榨取最多的利润”。在《时间线索》展览之后曾经爆出对方力钧“学术拔高”的质疑,但是方力钧做为中国当代艺术鲜有的一个成功个案,注定要被写进美术史,没有个案,哪来的艺术史?甚至有批评家认为方力钧做为艺术家,已经走在了许多批评家的前面。

《方力钧》依旧不是一个结论性的展览,只是相对客观的把艺术家经历的社会、历史、政治以及个人记忆做了一个重现,艺术反而成了叙事的辅助工具,作品似乎不再是评价方力钧的唯一依据,真正有意义的是艺术家方力钧从野生状态转型到成功个案的核心价值。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