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讨中不断前行--记三月天宁区全区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6-04-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不详
2016年3月30日,在这春意浓浓的三月,天宁区的全体音乐教师集聚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紫云小学,开展本学期第一次区级音乐研讨课展示活动。本次研讨的主题是: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建构措施之低年级歌唱能力梯度梳理。曹敏、周卉两位教师围绕本主题开设了两节二年级的音乐课:《钟》和《法国号》。
首先执教的是曹敏老师,她选择了一首二年级的教唱歌曲《钟》。曹老师是去年刚加入工作的青年教师,教态亲切,语言自然流畅。她的课堂感染力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氛围好,学习效果棒!教学从钟表店的钟声入手,通过听辨、模仿、情景创设等方式提高孩子们学习本课的兴趣;简单的二声部诵读,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并为以后的合唱教学打下基础;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丰富的课堂练习形式,也让课堂变得更加有序有效……
随后,周卉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首二年级的教唱课《法国号》。整节课条理清晰,目标明确,由浅入深,步步紧扣,同时,周老师对于孩子们的演唱状态始终在潜移默化的进行正确的引导,适时关注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整个教唱过程清晰明朗、具有较强的完整性。
课后,区教研员金燕南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简单的点评,并对在场教师抛出了三个思考问题:一、一二年级诵读环节设计的目标是什么?二、基本需要解决几个问题?三、在唱词环节我们基本又要达到什么程度?金老师建议大家:对于孩子来说,歌曲只有两个分层,一是歌词、二是歌谱。孩子感觉到容易接受并且教师也认为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歌唱初步能力的,可以是先唱词。但是对歌词,我们要关注的是:1、咬字吐字——如何把诵读做美;2、强弱——如何控制声音;3、声音位置——如何调动情绪。这样,诵读就不是漫无目的的读歌词了。同时,金老师还建议大家可以开发和重组诵读材料,以便让低年级的孩子也有能力尽早进入二声部的实践合作中去。
春天,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我们的音乐教研活动也会像这烂漫的季节一样,在研讨中思考、学习、前行,不断探索更有效、更丰富、更趣味、更新鲜的音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