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研组建设>>音美组>>课题研究>>美术课题>>文章内容
微型课题《高中美术分类欣赏法的研究》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6-02-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不详
《高中美术分类欣赏法的研究》开题报告 美术组微型课题2016.2 执笔:耿丹 一、 研究背景 教学方法的好坏,决定着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同样,学习方法得当与否,也左右着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是师生感情高度融洽的产物。所以,教学中教师既要寻找学生能够接受的最佳教学方法,又要不断研究学生,寻找最适合于他们的学习方法,并时时指导、把握住学生的学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欣赏方法的学习,对今后学生美术观念的形成和欣赏水平及评价能力的提高、审美意识的培养,以及艺术观念的表现和传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学美术欣赏课的教与学,无论是对美术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应是重点学习与研究的课题。这对改革现在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有益处的。 当今,课改工作已深入到教育教学中的各个层面,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全身心地为课改工作献技献策。研究 “高中美术分类欣赏法”就是在这种新形势下,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下提出的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新方法。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高中美术欣赏课,主要从美术史与美术流派进行欣赏。由于专业性过强,内容又是一些宗教与历史的题材,远离学生的生活;另外高中美术课的课时有限,学生因此对美术课不感兴趣。而 “高中美术欣赏法”是让学生掌握了一种欣赏方法后,自己通过联想与想象,自由的进行欣赏。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效果会更好。以往的高中美术欣赏课,由于没有一种比较适合高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具体教学方法,课堂上就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根本就不感兴趣。其结果是,学生高三毕业后,当看到一幅美术作品时,不能从美术的角度,用美术语言欣赏美术作品,我们的科研课题就是要解决高中美术欣赏课以上的一些弊端。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高中美术分类欣赏法”主要是教给学生一种美术欣赏语言。学生没有掌握欣赏方法前,一般都是从文学的角度进行内容欣赏;当我们欣赏音乐时,我们是从旋律、节奏等进行欣赏,这是音乐的基本语言。那么美术的基本语言就是造型与色彩。美术作品使用的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这种语言是指美术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段,和人类自然语言具有相似的性质,他们都是一种符号语言。另外由于美术家表达的情感不同,选择的语言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语言风格。 “高中美术欣赏法”首先让学生掌握造型与色彩美术的最基本语言,去欣赏美术作品。任何美术作品几乎都离不开造型这一艺术语言。无论是绘画、建筑、雕塑等,作者都是通过造型的不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内容的;当不侧重造型时就用色彩了,如波洛克的作品。掌握了造型与色彩的基本语言后,只能对作品进行概括的欣赏。如果要对作品进行深入的了解,就要掌握美术作品的类别语言。 “分类欣赏法”就是让学生掌握教材上经常出现的,美术家族中的艺术语言。如雕塑要掌握造型、体量、环境等;油画的造型、色彩、透视、构图等;国画的线条、笔墨、意境等。对美术类别语言的掌握是我们“高中美术分类欣赏法”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四、研究的目标 “高中美术分类欣赏法”在课堂中的运用,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状态,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使他们发自内心地愿意上美术欣赏课。 “高中美术分类欣赏法”是在课改与普通高中新课标准的精神指引下完成的。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普通高中美术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艺术观念与美术术语的学习和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艺术观念的发展、变化及其与创作实践的关系;鼓励学生在美术鉴赏、技法练习和实践中,通过对运用美术术语的理解,提高运用美术术语的能力,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每一学习内容极其学习方法。“高中美术欣赏法”就是按照新课程标准上的这些理念,在教学中侧重教交给学生艺术语言,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