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第一学期美术教研训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6-09-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不详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天宁区小学美术教研工作将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核心,以常规研训活动为载体,以课堂教学转型为切入,围绕课堂转型中的突出问题,展开“以解决问题为抓手”的,“以学定教”的,“强调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行为改进的研究。
二、重点工作
1. 教师发展:学研训整体推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归根到底是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扎根于教师日常的、扎实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是来自于教师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不断开展的自身教学研究,是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进行的培训与提升。
(1)坚持学习,提升理论智慧。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当从钻研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修炼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好准备。这样,才能真正执行和贯彻美术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任务。认真学习《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用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用所具有的理论知识解释教育现象。
(2)立足课堂,落实课堂转型中教学行为的改变。美术五大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的提出,让我们关注课堂转型的目光发生了变化:由关注知识点的落实到关注素养的养成;由关注教什么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因此我们要做到三改变:一、改变教材观: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媒介而不是唯一;二、改变教学观:教师的“教”主要是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三、改变价值观:不是以知识的获取为最终目标,而是以能力、素养的养成为最终的价值追求。基于“育人”为目标的教学,所匹配的教学行为的改进。
(3)技能培训,突破专业发展中的瓶颈性问题。根据调研反馈,我区教师专业素养有较大差异、专业素质的内部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主要问题有:教师普遍的专业素养(大学专攻一项)与目前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极不匹配,最为突出的是国画、版画、手工、陶艺等方面的专业素养严重缺失。针对调研问题,架构了专题培训的内容,进行一年一架构,一月一主题的系列化培训。同时,培训注重“实战”和“运用”,即美术教材里的难点内容进行培训;教师有强烈需求的内容进行培训;培训之后立马要用到的(如比赛)进行培训;调研后反馈出有明显问题的进行培训。
(4)微课题研究,聚焦主题的深度思考。美术老师是一个智慧的群体,在最近的教研活动、沙龙分享活动中,很有自己的实践智慧。但是当我们能出“实践智慧”之时,一定要注意提炼“理论智慧”。把“做了什么”说出来并不太难,但要把“为什么这么做”和“做得怎么样”写清楚,就必须要进行理性地思考。课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够让老师在一个阶段内聚焦于一个专题进行破冰式研究,进行深度思考改进教学质量的路径与策略。在新学期,将开展各种形式的“微课题”培训活动,促进教师理论知识的提炼、理论水平的提升。
2.常规研训:构建基于解决问题的变式教研团队
根据当下区域教研现状,组建多元化研究小组开展活动。在各联校教研组成功策划、成功开展常态教研活动的基础上,从固定式走向变式,各研究小组精选主题开展活动,做到有针对、有系列、重导向;做到前有策划,中有落实,后有反思与总结。立足教师发展需求、分层分类展开研训活动。
(1)联校教研组:按照原定规划,一月一次围绕联校组共性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2)微课题研究组:有类似问题的老师,围绕我区目前三大研究主题“教师示范有效性的研究”、“美术工具材料的研究”、“习作多元化评价的研究”自由组团开展“微课题”研究。
(3)微教研团队:有个性问题的老师,或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有个别老师有明显教学问题的,就由教研员和三五个教师组建微教研团队,随着问题解决戛然而止,然后再进行新一轮的组团。这个组团模式也适用于“有潜质”、“有发展”的教师。
3.课堂教学:重在有美有术的课堂转型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特别强调了美术学科自身的价值,其用意值得大家体会。一节美术课必须有充分的学科含量,如果不是这样,这节美术课就值得质疑或者否定。
在课堂常规调研反馈中,发现有如下突出的问题:A、有美无“术”的美术课,老师缺少示范与指导。B、老师讲的时间很多,学生练习时间很少。C、教师普遍缺少对学情的分析,颇以自我为中心。D、信息技术在课堂中使用的“度”的问题,主要为过度依赖或弃之不用。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进行四点探索与研究,在后续的日常调研中我们也将重点关注这些方面:第一, 关注本体,做实学科,突出强调美术的视觉性特征进行教学。第二,精讲多练,三讲与三不讲的研究。三讲是:讲重点、讲难点、讲操作要点;三不讲是:学生会的不讲,讲了又讲还是不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弄明白的不讲。只有老师精讲了内容,才能给学生留足练习和体验的时间。第三,以学定教,加强对学情的分析。我们在教学时不是从自我出发,认为应该给学生什么,而是要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成长。我们在教学时不是从逻辑起点出发,认为理论上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而是要加强现状分析,使学生在现实起点得到发展。第四,研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重点围绕“赏析作品”、“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使用工具材料”三个方面研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的有效性。
4.质量调研:常态调研促改进
首先重视课程落实,加强日常过程性质量调研;第二根据调研问题,强化调研数据分析,反思日常教学,以便让测试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基本采用两种形式:(1)抽测部分学校一个班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2)每校一位教师作“美术习作指导经验介绍”。
针对上学期质量调研问题(落实课程内容随意性大;作品缺失美感,缺少方法性指导;教师缺失对工具的研究)展开以“微课题研究”为抓手的行动研究。
三、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区期初教研活动。
2.各联校教研组制定计划,并发送到指定邮箱386921916@{域名已经过期}。
3.联校教研组教研活动(一)。
4. 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之一。
5. 常州市科幻画比赛作品征集。
十月份
1.联校教研组教研活动(二)。
2.学科中心组课题研究活动。
3.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之二。
4.组织我区青年教师的美术作品沙龙研讨。
5.常州市教育学会美专会年会论文征稿。
十一月份
1.联校教研组教研活动(三)。
2.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之三。
3.学科中心组课题研究活动。
4.暑期写生作品沙龙活动(钟楼文化馆)。
十二月份
1.联校教研组教研活动(四)。
2.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之四。
3.区小学美术质量检测。
4.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江苏省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
5.组织教师参加2016年市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的年会活动。
2017年一月份
1. 完成本学期学科和个人工作总结并制定下学期工作计划。
2016-8-28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