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发布时间:2010-09-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不详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三河口中学 生物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①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的过程。
②理解: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变化,染色体与DNA数目变化的特点,精卵细胞的形成异同。
③运用:根据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数目变化分析实际问题,如辨析图解。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计算机动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自我探索的能力。
②让学生学会绘制和辨析染色体规律性变化重要时期的简图。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对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原理、科学态度的教育,使之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正确对待自然界。
②通过演示计算机动画,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生物“奥妙”的探索品质。
二、教学内容
1、内容分析:
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学教材的难点之一,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节,因为减数分裂是以后学习遗传规律以及生物遗传、变异的重要基础,实际上遗传规律就是发生在减数分裂中的规律。
本节主要是以染色体的动态行为变化为轴线,比较抽象地阐明了精子在形成时的减数分裂过程。
因此如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分析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并形成减数分裂的概念,达到真正意义的理解,这是个关键性问题。所以采用直观的计算机动画教学。
2、重点分析:
①知识重点:染色体的动态行为变化,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分。
②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主动探索的能力,通过计算机动画,以比较直观的科学方法,达到让学生认识和发现染色体变化规律的目的。
③情感培养: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科学原理、方法、态度的培养。
3、难点分析:
①知识难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变化特点。
②能力培养:如何通过设疑、计算机动画教学,让学生真正起动自己探索知识的能力,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
4、教学对象分析
①学生特点分析:学生毕竟有着基础和其它方面,如空间想象及思维能力、兴趣、动机、毅力、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要针对不同情况来进行教学。从疑问的设置,到问题的回答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同学;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再到能力的培养,包括探索创新能力,学习兴趣等,教师面对不同层次同学进行相应点拨。
②学法设计:本节课围绕有性生殖细胞形成时的减数分裂过程,通过设疑和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让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使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自己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教学策略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主要是以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为重点。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局限性,特别是教学内容本身的抽象性,都给学生学习减数分裂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通过教师的设疑,从计算机动画入手,以“探究式”教学过程为思路,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观察、分析、设疑、推理、对比,引导自己探索减数分裂过程的有关知识,形成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思维空间。
四、教学媒体
环境:学校机房。
资源:教师围绕本课知识设计一个问题、任务或者议题。这个问题必须应用所预期的学科知识才能解决,又要与学生的先前经验密切相关。
五、教学评价
1、知识和技能:
①减数分裂的概念是什么,其过程又如何。
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变化,染色体与DNA数目变化的特点,精卵细胞的形成异同分别是什么。
③根据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数目变化学会分析实际问题,如辨析图解。
2、过程和方法:
①回忆本课对观察、分析、自我探索的环节。
②对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重要时期的简图,能够采用比较方法作出判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调查学生对使用计算机探究生物问题的态度。
②观察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探究生物问题过程中的情感反应。 六、教学过程
1、课题引入法:
演示法:果蝇雌雄个体体细胞与配子图中的染色体的区别
设疑:果蝇雌雄个体体细胞与配子图的区别?
2、探索程序设计:
第一步:课题引入: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第二步:用媒体动画演示精子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观察细胞数目的变化,进而回答思考题。
第三步:用媒体动画演示染色体的假定排列方式,注意观察染色体的排列方式与细胞分裂方式的关系。
第四步:演示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注意观察联会时的染色体行为变化,让学生理解何为同源染色体、四分体,以及染色体数目、DNA数目。
第五步:演示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四分体,让学生观察并仔细分析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第六步: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到精子细胞形成过程的动画,让学生仔细观察在此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有无变化,如何变化才能保持精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第七步:归纳什么是减数分裂,从条件、过程、结果上分析,与有丝分裂有何异同,画图、列表比较,并应用知识进行观察分析,确定示图所在的分裂期。
第八步:讲演卵细胞与精子细胞形成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第九步:演示同源染色体在赤道位置排列方式的特点,仔细观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不同点,让学生理解精子和卵细胞的类型。
七、反馈练习(略)
八、作业布置(略)
三河口中学 生物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①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的过程。
②理解: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变化,染色体与DNA数目变化的特点,精卵细胞的形成异同。
③运用:根据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数目变化分析实际问题,如辨析图解。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计算机动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自我探索的能力。
②让学生学会绘制和辨析染色体规律性变化重要时期的简图。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对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原理、科学态度的教育,使之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正确对待自然界。
②通过演示计算机动画,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生物“奥妙”的探索品质。
二、教学内容
1、内容分析:
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学教材的难点之一,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节,因为减数分裂是以后学习遗传规律以及生物遗传、变异的重要基础,实际上遗传规律就是发生在减数分裂中的规律。
本节主要是以染色体的动态行为变化为轴线,比较抽象地阐明了精子在形成时的减数分裂过程。
因此如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分析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并形成减数分裂的概念,达到真正意义的理解,这是个关键性问题。所以采用直观的计算机动画教学。
2、重点分析:
①知识重点:染色体的动态行为变化,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分。
②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主动探索的能力,通过计算机动画,以比较直观的科学方法,达到让学生认识和发现染色体变化规律的目的。
③情感培养: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科学原理、方法、态度的培养。
3、难点分析:
①知识难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变化特点。
②能力培养:如何通过设疑、计算机动画教学,让学生真正起动自己探索知识的能力,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
4、教学对象分析
①学生特点分析:学生毕竟有着基础和其它方面,如空间想象及思维能力、兴趣、动机、毅力、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要针对不同情况来进行教学。从疑问的设置,到问题的回答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同学;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再到能力的培养,包括探索创新能力,学习兴趣等,教师面对不同层次同学进行相应点拨。
②学法设计:本节课围绕有性生殖细胞形成时的减数分裂过程,通过设疑和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让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使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自己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教学策略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主要是以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为重点。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局限性,特别是教学内容本身的抽象性,都给学生学习减数分裂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通过教师的设疑,从计算机动画入手,以“探究式”教学过程为思路,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观察、分析、设疑、推理、对比,引导自己探索减数分裂过程的有关知识,形成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思维空间。
四、教学媒体
环境:学校机房。
资源:教师围绕本课知识设计一个问题、任务或者议题。这个问题必须应用所预期的学科知识才能解决,又要与学生的先前经验密切相关。
五、教学评价
1、知识和技能:
①减数分裂的概念是什么,其过程又如何。
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变化,染色体与DNA数目变化的特点,精卵细胞的形成异同分别是什么。
③根据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数目变化学会分析实际问题,如辨析图解。
2、过程和方法:
①回忆本课对观察、分析、自我探索的环节。
②对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重要时期的简图,能够采用比较方法作出判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调查学生对使用计算机探究生物问题的态度。
②观察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探究生物问题过程中的情感反应。 六、教学过程
1、课题引入法:
演示法:果蝇雌雄个体体细胞与配子图中的染色体的区别
设疑:果蝇雌雄个体体细胞与配子图的区别?
2、探索程序设计:
第一步:课题引入: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第二步:用媒体动画演示精子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观察细胞数目的变化,进而回答思考题。
第三步:用媒体动画演示染色体的假定排列方式,注意观察染色体的排列方式与细胞分裂方式的关系。
第四步:演示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注意观察联会时的染色体行为变化,让学生理解何为同源染色体、四分体,以及染色体数目、DNA数目。
第五步:演示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四分体,让学生观察并仔细分析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第六步: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到精子细胞形成过程的动画,让学生仔细观察在此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有无变化,如何变化才能保持精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第七步:归纳什么是减数分裂,从条件、过程、结果上分析,与有丝分裂有何异同,画图、列表比较,并应用知识进行观察分析,确定示图所在的分裂期。
第八步:讲演卵细胞与精子细胞形成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第九步:演示同源染色体在赤道位置排列方式的特点,仔细观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不同点,让学生理解精子和卵细胞的类型。
七、反馈练习(略)
八、作业布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