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研组建设>>地理组>>课题研究>>文章内容
2015校级课题申报书
发布时间:2015-09-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不详

三河口中学学校微型课题申报、评审表

课题名称

引导教师选择课堂观察的视点,提高课例研究的实效

相关学科

地理

主持人

杨锋

其他成员

陈亚莉 顾红霞 张建新   张建丰

申报时间

2015/9/1

拟结题时间

2016/1

课题设计

时下,校本培训大力推行。在我们农村小学中,以教研组为单位、以教研课为载体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已日益频繁,教师的课堂观察成为了教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堂观察有别于听课,它是要运用一些观察技术与方法来听课。

很多时候,教师们课堂观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特别是以下几种表现使授课者和组织者感到遗憾:一是听课的时候想法很多,评课时东一句,西一句,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二是完成任务式的做一些听课记载,评课时说套话,讲空话;三是听课时发现了一些值得探讨问题,但评课时怕东怕西、平静至极;四是主评者(很多时候,教研组安排了一位主评教师)听课时的记录密密麻麻,评课时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重点。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何在?其实,不是老师们对授课者不尊重,很多时候是因为在课堂观察前,组织者没有引导老师们选择好课堂观察的视点,没有做具体、科学的安排,老师们不知道如何去听、记,也不知道如何去观察,更不知道如何科学分析与评价。

因此,课例研究活动中,引导教师选择课堂观察的视点,提高课例研究的实效是我们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如: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老师们进行分类观察,安排一部分老师观察授课教师的,具体关注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关注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把握等;另一部分教师负责关注学生的,具体为关注学生思维拓展、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角度和完整度等。这样,老师们各自有了自己观察的视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各自的关注点中去,做好各自视点内容的记录和分析,最大限度地推动教学研究活动的有效进行,从而改进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研究活动:

第一,调查教研组课堂观察现状。第二, 理论研究,参与人员学习《课堂观察指导》(陈瑶著)、《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定记录表》(施良方著)、《教学理论》等有关理论知识,分析整理课堂观察的诸多视角,并设计一些观察的表格等等。第三,案例分析,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整理成文进行分析,寻找真正值得普遍关注与研究的视点。第四,行动研究,落实参与人员提出的方法,并通过教研组活动发现新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探讨。第五,总结,得出结论,写出相关论文、研究故事或案例,展示优秀评析稿。

研究方法:

1.观察法。在平时的教研课研究时进行观察、记录,获得第一手资料,以便研究。2.查找文献资料法。从报刊、网站上搜集关于指导教研组进行课堂观察的资料。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主动把课题与教学研实际活动相结合,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改进,通过再行动,进行课题研究实践,最后逐步完善,总结出符合实际的课堂观察方法,使课题研究与教研实践相结合。4.个案分析法。抓住几个典型,跟踪观察、研究,展示课题研究的意义。5.经验总结法。针对实验中成功的体验与失败的教训,及时提炼、总结,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题服务。

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时间:20169月,讨论研究本课题研究方案,完善实施计划。第二阶段:研究实验阶段。时间:201510月~20161月;1、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和信息,收集代表性的案例,寻找有效地引导老师选择课堂观察的视点的方法。2、在教研课活动中,认真做好跟踪记录,寻找研究中的问题和缺失处,及时地进行阶段性的总结。3、撰写经验论文,收集整理好各种信息资料。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时间:20161月;全面总结本课题研究内容、方法、效果上的可取之处和各种成果,找出不足之处,作出结论,整理各类文字、图片资料,写好结题报告,上报参加评审。

   分工:

杨锋   全面负责

顾红霞  收集相关理论知识

陈亚莉  过程性材料采集

张建丰   教研活动记录

课堂示范:

第五周   张建新

第八周    张建丰

第十周    杨锋

第十二周  顾红霞

第十三周  陈亚莉

第十五周  沈明娣

教科室审批意见

本表一式两份,教科室和主持人各存一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