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研组建设>>历史组>>学科组动态>>文章内容
历史学科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发布时间:2011-09-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不详

         

                                        

一、切实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

    教师应尽快适应新课改要求,转换角色,让自己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

  在新课程要求下,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结论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在强调学生主体意识发挥的同时,对教师主导的要求更高了。就历史课而言,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如何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如何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并能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如何淡化突出,把教学过程变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使教师自身由知识传递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讲台上走下来,和学生融为一体,共同活动,消除师生间的距离感,使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与才能;如何使班级、小组合作和个体学习各环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真正达到促进人的发展的目的,这都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和组织。 

二、多花功夫在备课上

    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现在高考历史更加侧重于对能力的考查,因此对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至少要做好以下几点:一备学生,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二备目标,即明确教学目标;三备教材,即明确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四备教法,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类型,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认真备课,了解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只有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克服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历史教学的针对性,才能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只有选择好正确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用课堂四十五分钟吸引学生

中学历史只是历史长河中一朵浪花,古今中外,内容相当丰富,历史教材是整个历史过程的高度浓缩。因此,历史课堂教学要注意详略得当,不可平均用力,要改变历史教学过程中那种按历史事件的时间、背景、经过、意义、影响、评价等程式化的教学方式,平铺直叙,全面出击,效率可想而知了。

    1、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的同学不是很愿意学习历史,觉得历史课有点枯燥,所以在上课时,要穿插一些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

    2、牢牢抓住同学们的思维。有部分同学上课总是开小差,回答问题也不积极,也不跟同学好好讨论,缺乏合作意识。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同学们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愿意与同学们一起自主互助合作学习。

    3、关注部分等待生,也就是部分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他们是影响总体成绩的关键人物。如果这部分学生的成绩上去了,总体成绩也就上去了。上课多体问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4、进一步探索优质高效课堂模式。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学习任务,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使得每一个同学都乐意学习历史,用历史知识不断地武装他们的大脑,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他们将来成才做铺垫,因为学习历史,能够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来为自己服务,这也是学习历史的伟大意义所在。

、课后拓展,延伸课堂

教学过程是一个整体,不只是课堂教学。就一堂课来说也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巩固和评价反馈四个环节组成。在这里笔者想谈谈课后的复习巩固也就是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拓展延伸。适当的课后作业有助于学生对所学材料保持记忆,并将课堂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只有在一定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让养成独立思考、探索的习惯,才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判断意识,形成自己的思想。

                                     

                                            三河口中学历史组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