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
知识与能力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
识记 |
理解 |
运用 |
|||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是落后的具有军事封建色彩的帝国主义国家,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的社会状况,及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之间的相互联系。 |
探究十月对俄国、世界的影响与意义。 |
问题探究 |
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 |
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彼得堡格勒武装起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
情景再现,问题探究 |
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
||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影响 |
在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
问题探究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的发生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从工人阶级最初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马克思主义诞生到无产阶级尝试建立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波折和考验。而俄国十月革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再次走向高潮的开端。
本课引言通过描述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的场景,表明社会主义革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持和坚决拥护,成为在黑暗中摸索的俄国革命发展的方向。
引言中称俄国十月革命点明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地位,同时也指出了其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
“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一目内容主要叙述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客观条件:第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已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具有帝国主义特征;但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第二,由于俄国帝国主义具有军事封建色彩,对国外资本依赖性强,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方面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另一方面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战争,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主观条件:第一,俄国的无产阶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革命性较强;第二,有列宁领导下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第三,广大的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1917年二月革命的爆发,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革命后的俄国向何处去?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一目主要讲述十月革命的经过。二月革命为十月革命做了准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战争政策使国内局势不断恶化。七月流血事件使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列宁发表《四月提纲》从理论上指出进行社会革命的历史任务,并亲自领导了彼得堡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通过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措施来巩固政权。
“伟大的开端” 一目主要讲述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第一,对俄国历史的影响:十月革命的胜利,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劳动人民开始实现“当家作主”的美好愿望;保持了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加速了苏联的现代化进程。第二,十月革命的国际影响和意义:它的胜利冲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政治大格局。它把人类历史带入一个新时代,世界从此进入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推动了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的导入,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如①请学生回忆上一课巴黎公社革命失败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向低潮的状况。进入20世纪,人类将在探索理想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如何行进,引出题目,开始本课学习。
②从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入手,指出正是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将这一伟大理论成功地付诸实践,引出导言中列宁回到彼得格勒的照片,并以此为起点展开全文。
③利用本课导言,以(照片)1917年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列宁喊出口号“社会主义革命万岁”时,“在沉寂了几秒钟后,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回顾十月革命之前俄国革命的状况,展开本课的学习。
“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一目内容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学习中的难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发展与俄国国内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补充资料,概括并分析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回答“为什么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俄国爆发革命是历史的必然?”利用教材相关材料和图片,组织学生对二月革命爆发,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在短短几天被推翻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总结二月革命的作用,可为下一子目的学习做准备。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一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有四个:《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权的措施。教师可以以列宁在十月革命中所起的作用为线索,串讲十月革命的过程;补充引言部分列宁回到彼得格勒的场景,带领同学们分析十月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结合【学思之窗】,讨论分析苏维埃政权建立后是如何巩固政权的。
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历史意义是本课探究的主要问题之一,而以往史学界常较注重其国际影响和意义,关于十月革命对俄国自身的影响谈及不多,教师应予以重视。组织学生讨论,引导从多角度分析评价十月革命的影响。同时也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十月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社会主义的发展将具有长期的曲折性和复杂性。我们立足今天,回首历史,应该对其艰巨性有充分的认识。
鉴于本课是本单元内容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付诸实践的成功案例,因此教师可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带领学生共同总结十月革命成功的原因,特别与本单元第一课中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加以对照分析,同时为学习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做铺垫,以利于结合俄、中两国案例总结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成功建立的一些共性。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导入
请同学们来看课本第163页左上的照片,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的真实情形,他成功地引导俄国度过了战争和经济危机。在20世纪初,列宁领导了一场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革命,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再次引向高潮。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次革命运动。板书:第2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案例二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
(师)毛泽东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俄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而是国内国际形势的历史必然。请同学们阅读以下资料,分析归纳俄国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件: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4;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俄国的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师)帝国主义国家具有什么特征? (生:讨论、回答)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是:垄断,并有侵略、压迫弱小国家和民族、争霸世界的帝国主义本性。
(师)作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俄国有什么特点?(生:回答)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师)俄国的“落后”体现在哪些方面?(生:讨论、总结)资本主义经济实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列强;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和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
(师:总结)这使得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在俄国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材料二: 在俄国统治阶级成员的眼睛里,农民阶级是牲畜,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用皮条编成的
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在1861年获得解放后,农民们被迫为以前给地主耕种的土地支付捐税。加上人口的增加、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营业税,尤其是对酒类的税收简直成了令人窒息的重负,因为农民们就是靠饮酒才使自己得到点安慰的。──《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
(师)上述资料反映了俄国哪方面的矛盾?(生:讨论、总结)广大农民同地主阶级、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
(师:总结)沙皇政府的统治结合了帝国主义和军事封建主义的各种罪恶因素,广大人民遭受双重剥削和压迫,不得不奋起反抗,以求生存。
材料三: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师)以上资料反映的是俄国哪方面的矛盾?(生:讨论、总结)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师:总结)俄国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的无产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性。1903年,建立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并经过革命的曲折探索逐渐走向成熟。
材料四: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人民继承着1905年的传统),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列宁选集》第26卷
(师)这段材料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生:回忆,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
(师)一战对俄国的影响是什么?(生:讨论,回答)一战中俄国军事上的不断失败加剧了国内危机,使俄国反动统治摇摇欲坠。
(师:总结)正如列宁所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总之,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即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交织存在,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俄国革命当时还具备以下主观条件:具有较强革命性的俄国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有列宁领导下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有广大的贫苦农民为革命的同盟军。
列宁认为,当统治阶级再也统治不下去,当被统治阶级再也生存不下去的时候,革命的时机就成熟了。
案例三 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历史意义
(师)请同学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况: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的胜利,俄国将是怎样一副情景?
(生:讨论、回答)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军事溃败、经济崩溃,领土被肢解,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还继续把人民当炮灰,国内局势不断恶化。没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就失去了保存民族、国家惟一机会,更提不到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国家实现工业化了。
(师)再请同学们大胆设想这样一种情况: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的胜利,人类社会将是怎样的状况?(生:回答)资本主义制度仍将一统天下。
(师)那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 生:讨论、回答)帝国主义对广大人民的剥削压迫将更加残酷,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侵略掠夺更加肆无忌惮。
(师:总结)综上所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产阶级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保持了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冲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政治大格局,翻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掀起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高潮,使世界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推动了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阅读上面的资料,请思考十月革命的爆发是不是一个偶然事件?
解题关键:论述十月革命的爆发的必然性。
思路引领:结合课本提供的关于政权──建立苏维埃政权,外交──结束帝国主义战争,农民土地问题──废除土地所有制,不付赎金的决议,
思考为什么工兵代表苏维埃在武装起义成功后迅速通过了这样的决议。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得出十月革命的爆发不是一个偶然事件。
答案提示: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采取了如下措施来巩固政权:第一,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奠定了俄国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第二,通过《土地法令》,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给农民。解决了农民长期以来期望解决的土地问题,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为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广泛的同盟。第三,通过《和平法令》,坚决要求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反映出人民对战争的极端厌恶。这三条措施无一不是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体现了人民要求废除剥削制度,建立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的强烈愿望,得到了人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革命前人民的悲惨处境。沙皇专制制度的残酷统治,紧随其后的临时政府推行的违背人民意愿的战争政策,都使人民不堪忍受。人民强烈要求改变现状,推翻反革命政权。故十月革命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1.十月革命是怎样取得胜利的?
解题关键:党的正确领导和方向的正确是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
思路引领:应从二月革命为十月革命作了铺垫和准备、列宁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三个方面展开。
答案提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的俄国无产阶级在有列宁领导下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正确领导下,争取到广大的贫苦农民为革命的同盟军。利用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的革命时机,在列宁《四月提纲》要进行社会革命的指导下,发动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及时通过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措施来巩固政权。
2.十月革命对俄国和人类社会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解题关键:围绕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对当时的国内状况和世界环境的影响。
思路引领:十月革命的性质;十月革命的国内状况和所处的世界环境。
答案提示: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劳动人民开始实现“当家作主”的美好愿望;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保持了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就社会制度的发展演进而言,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世界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它把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连为一体。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推动了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