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研组建设>>政治组>>教学资源>>文章内容
《新时代的劳动者》学案
发布时间:2011-09-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李飞
新时代的劳动者

◇课前预习◇

课标要求:1.了解劳动的意义和就业的作用  2.了解我国的就业形势  3.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4.理解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一、请列出本课知识要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





二、通过自主学习,你觉得哪些知识点较难理解?





◇课堂学习◇

一、来自生活的报告

材料一:2006年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资源增量有1700万人。预计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每年可增加就业岗位800万人,加上自然减员提供的就业岗位,预计每年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但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却感到招不到所需人员,特别是具有熟练技术的工人。据报道,一些企业甚至以年薪20万、30万的待遇招聘高级技术工人。

材料二:老李自从下岗以后,就拿着微薄的救济金一直在找工作。许多热心人也帮他介绍过几次,但他不是嫌累、嫌工资少、嫌离家远、嫌地位低,就是嫌与他那个适用面很窄的技术不对口,因此一直没有找到工作

探讨:1、结合两则材料,谈谈解决就业问题有什么重要意义?

      2、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3、材料二中老李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是什么?你能给他提什么意见?







二、来自民工的心声

材料一:(学生分角色朗读)

据了解,全国拖欠民工工资近千亿元,民工因索要工资被伤致残的事情时有发生。下面是一位记者采访农民工的一段材料:

问:你来这工地多久了?

答:快一年了。

问:有休假吗?每天要干几个小时?

答:哪还有休假啊,早上6:00到晚上6:00,11:30到13:00是吃饭睡觉时间。俺们是给人家打工的,人家怎么说俺们就怎么干。

问:工资是怎么算的?

答:当初来的时候说好是一天35块钱的,但现在只有27块一天。

问:工资能按时发吗?

答:怎么可能,想都别想,每月只发基本生活费,老板总是找理由,就是不发钱。

问:没有安全网,不戴安全帽这样不是很危险吗?

答:危险也没有办法,老板能省则省,他不给俺们发,俺们自己也不愿买,俺们的命不值钱,若真的出什么事,也只能怪俺们自己运气不好。

材料二:

一条讨薪路,几多辛酸泪,2005年12月29日上午10时许,3男子为追讨某公司拖欠的80余万元工程款,爬上了北京朝阳区十里铺京港城市大厦的顶楼准备跳楼。根据我国有关法规,3人下来后,将会因“扰乱社会治安”遭到15天拘留。

2005年12月30日,辛辛苦苦地干了4个月活,从工程完工至今已经一个月了,本该拿到工钱回家过年,但来自四川、安徽、河南等地的300多位农民工的工资却迟迟拿不到手。气愤至极的数十名农民工扣住了建设工程总公司的一位部门负责人,几十个人“押送”着这名部门负责人沿街一直来到政府有关部门,讨要工钱。

(1)材料一中违反《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哪些权利?材料二中拖欠农民工工资侵犯了劳动者的哪项权利?除此以外劳动者还应该享有哪些权利?

(2)农民工讨薪的合法行为,却由于方法的不合法,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事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3)请从政府、企业、职工三个方面,说明如何维护和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时政链接◇

2007年着力推进农民工权益保障十项制度:

一、全面建立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二、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

三、严格执行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四、完善就业服务培训制度;  

五、探索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六、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管理制度;  七、落实优秀农民工落户制度;    八、认真执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  

九、建立农民工信息统计管理制度; 十、健全社区管理服务制度;

◇课后作业◇

《课时作业》课时4

课堂学习1

(1)解决就业的重要意义—民生之本:

①个人:劳动者通过就业获得报酬,有利于实现其自身社会价值,促进其全面发展。

②国家:就业能创造财富,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大

②劳动力素质也比较低

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3)材料二中老李找不到工作的主要原因:

①老李自身的劳动和就业观念陈旧,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②自身的素质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建议: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素质,转变就业观念,个人职业理想的选择必须切合实际,树立职业平等观。



课堂学习2

(1)材料一中违反了劳动者的①休息、休假的权利    ②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③获得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材料二中拖欠农民工工资侵犯了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除此以外,劳动者还应享有: ④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利  ⑥享受社会保险、福利权利  ⑦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 ⑧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2)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3)从政府来说,要确实落实和贯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利的各项政策法规,做到违法必纠,执法必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利。同时,要加大对各种侵犯劳动者权利的企业的处罚力度,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对维护职工权利不力的有关政府职能部门,要追究领导人责任。

从劳动者来说,劳动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要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权益受损应当敢于依法到有关部门申诉,通过合法的途径来解决。

从企业自身看:应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与职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依法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工资标准、加工工资标准以及用工时间等必须符合规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要保障职工依法参加和组建工会的权利;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营造安全良好的用工环境和劳动保护条件等。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