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研组建设>>政治组>>课题研究>>文章内容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书
发布时间:2013-12-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
成果结题申请、鉴定书
                                            填表日期:2013年11月28日
课题名称 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编号 2011-R-28645
课题负责人 莫冬娟 电话 13921075575 手机 13921075575
工作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三河口高中 课题完成时间 2013年12月
申请鉴定时间 2013.11.28 鉴定方式 会议结题
鉴定日期 2013年12月21日
一、课题组主要成员
姓  名 单    位 职务/职称 课题研究中所承担的工作
莫冬娟 常州武进区三河口高中 中教一级 主要负责人
李飞 常州武进区三河口高中 中教一级 副组长、课题网站管理员
陆凤娟 常州武进区三河口高中 中教高级 课题组核心成员
陈伟 常州武进区三河口高中 中教高级 课题组核心成员
是夏梅 常州武进区三河口高中 中教一级 课题核心成员
童德祥 常州武进区三河口高中 中教一级 课题核心成员
张贞 常州武进区三河口高中 中教一级 课题核心成员
钱秋花 常州武进区三河口高中 中教二级 课题核心成员
俞亚娣 常州武进区三河口高中 中教一级 课题核心成员
二、拟提交鉴定的成果名称及成果内容的简要介绍(相关成果需附原件)
成果名称:《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成果内容的简要介绍:
本课题针对本校政治课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形成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信息技术”为背景、“生活化”教学为特征的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形成本校“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信息技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其综合能力,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要。
围绕研究目标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为辅,开展三阶段的研究。
(一)课题前期准备工作:2011年4月-2011年10月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
研究对象:全体政治教师、高一、高二、高三学生
研究目标: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座谈会等形式调查了解本校政治课教学中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确立课题研究的方向,并进行课题的申报,成立课题组。较强教师与学生的理论、技术培训,在学校的支持下完善课题需要的信息技术环境,为课题的开展做好理论与技术方面的准备。
(二)行动研究阶段:2011年10月-2013年6月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并结合调查研究法;
研究对象:高一、高二部分班级。
研究目标:探索“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背景下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并形成相应的基本教学模式。
围绕任务开展三阶段课题研究:
1.第一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6月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
研究对象:高一、高二、高三部分班级
研究目标:针对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侧重知识点的传授,脱离实际生活,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理解抽象的知识,无法培养思维能力与实践生活能力的问题,探索“运用网络技术获取生动形象、多种形式的生活资源,多媒体软件(power point为主)进行资源的加工整理重组,呈现、创设生活情境,围绕生活情境开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研究”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及相应教学模式。
2.第二阶段:2012年9月—2013年6月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并结合调查研究法;
研究对象:高一、高二、高三部分班级;
研究目标:针对第一阶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培养学生运用网络搜索、下载技术获取、加工生活热点资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开展新闻时事播报及点评,推进高中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策略及形成相应的基本教学模式;进一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信息素养。
3.第三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6月
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为主
研究对象:高一、高二
研究目标:在前两阶段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把课堂延伸到社会,把书本扩展到生活,探索“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处理分析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组织学生针对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化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及相应教学模式。
(三)课题总结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2月
组织课题组成员对前面研究中形成的教案、课件、反思以及学生的练习、课件进行整理和完善。完善课题研究网站以及课题资源库。课题组成员全面收集与该课题相关的材料进行整理,总结经验,反思问题,并听取学校领导意见、同事意见、学生的意见,进行评估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三、对成果的自我评价及成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概述(含社会效益)
经过本课题近3年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并运用到了日常教学生活中,改变了学生对政治课的看法,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改善了师生关系,发展了“双主模式”,把政治课教学与生活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进行了高度的融合,践行了新课程理念。
(一)探索到了“信息技术背景下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1. “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技术、以及现代通讯技术等,创设生活情境,围绕情境开展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实施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策略。
2.“运用网络搜索下载技术、智能技术、多媒体课件获取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课堂新闻荟萃及点评,推进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策略。
3.“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处理分析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组织学生针对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化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二)建构了“信息技术背景下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教学模式。
1.“信息技术背景下,在教学中结合生活事例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性、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教学模式。
2.“信息技术背景下帮助学生在政治课教学中开展新闻播报及点评”的教学模式。
3.“信息技术背景下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
(三)建立并不断完善了本校政治课教学的资源库和电教课题研究网站。
课题组成员通过网络寻找、筛选、整合、重组教学资源,以常规教学课件为主,把包括课件、文本、图片、音乐、影像等,分类存放在网站与ftp上,便于同组教师资源共享、协作学习,也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尽可能多的方便。使政治组成员力量叠加,有机整合。
(四)促进了我校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转变,专业水平、科研水平和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培养了教师的专研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助合作的结对模式,资深教师的经验优势与青年教师的技术优势,有机整合,精心修改,达到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创新。定期开展课题组研究课活动,成员集体协作、反复修改,在示范、试教、整合、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取得研究成果。转变了教学观念,加深了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识,提高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生活化教学的能力。
(五)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全面认识并掌握信息技术,重塑学习方法,正真做到“爱学、乐学、会学”,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教育的生活化和教育的信息化、时代化相结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鼓励学生运用多种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研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发展性创新性的新时代公民。 在促进学生课本知识掌握的同时,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公民意识。并在实践中体会到了社会实际生活与学科知识的统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政治课“生活化”学习。
    (六)通过信息技术在政治课教学生活化中的运用,在本校形成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学校信息化的发展,支持了学校的资源库建设及网络资源平台建设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四、科研处(高校)或县(市、区)教科室(中小学)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五、专家组鉴定意见(通讯鉴定请将专家鉴定意见表粘贴于此)
课题鉴定的标准和内容:1. 课题成果是否达到了课题预期设计要求;2. 成果中提出的理论观点是否科学并具有新意,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如何;3. 研究所依据和使用的资料和数据是否准确、完整;4. 研究所运用的方法以及手段是否可靠、先进;5. 成果提出的对策建议是否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预期综合效益如何;6. 课题研究尚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尚需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是什么;7. 成果是否通过鉴定,达到何种等级。成果的等级分三级:一级:在该学科或该领域处于省内领先(及以上)水平;二级:较好地达到了课题预期设计要求,在该学科或该领域处于省内先进水平;三级:未达到课题预期设计要求,限期修改,不能通过鉴定。

鉴定组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注:本页材料编排格式不得更改或跨页
六、鉴定组成员名单及签名(通讯鉴定无需专家在此签名)
鉴定组职务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 签名
   
   
   
   
   
七、组织鉴定单位意见
通过审核课题组提交的研究资料和相关成果,并综合专家组意见,我处(室)通过讨论一致形成以下意见:
1、建议准予结题    
2、建议暂缓结题    
3、建议不予结题    
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八、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审核意见
1、准予结题    
2、暂缓结题    
3、不予结题    
所长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