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周练试卷2
发布时间:2015-09-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不详
高三物理周周练(2)2015.9.19
1、(单选)一质点做曲线运动,它的轨迹由上到下(如下图所示曲线),关于质点通过轨迹中某点时的速度v的方向和加速度a的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 )
2、(多选)人用绳子通过动滑轮拉A,A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以速度v0匀速地拉绳使物体A到达如图所示位置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则关于 A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物体的速度是 v_0 cosθ
B.A物体的速度是v/cosθ
C.A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D.绳子对A物体的拉力的竖直分立小于A物体的重力
3、(多选)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顶端O有一小球,从静止释放,运动到底端B的时间是t1;若给小球不同的水平初速度,落到斜面上的A点,经过的时间是t2;落到斜面底端B点经过的时间是t3;落到水平面上的C点,经过的时间是t4;则 ( )
A.t2>t1 B.t3>t2 C.t1>t4
D.平抛至A,B两点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相等
4、(单选)一颗炮弹以速度v0水平射出,炮弹在空中飞行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成正比,下列图象中可以正确反映炮弹水平分速度vx、竖直分速度vy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
5、(多选)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先后水平抛出同一 小球,第一次小球落到斜面中点,第二次小球落到斜面底端,从抛出到落至斜面上(忽略空气阻力) ( )
A、两次小球运动时间之比
B.两次小球运动时间之比
C.两次小球抛出时初速度之比
D.两次小球抛小时初速度之比
6、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见仪器.当有物体从光电门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关系,其NQ是水平桌面,PQ是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l、2是固定在木板上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小车上固定着用于挡光的窄片K,测得其宽度为d,让小车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l、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窄片K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 1 和t 2 .
⑴该实验中,在改变小车的质量M或沙桶的总质量m时,保持M>>m,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⑵为了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除了测量d、t 1 和t 2 之外,还需要测量 ,若上述测量的量用石表示,则用这些物理量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
⑶某位同学经过测量、计算得到如下表数据,请在图乙中作出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图像.
⑷由图象可以看出,该实验存在着较大的误差,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7、如图所示,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O点水平飞出,经过3.0 s落到斜坡上的A点。已知O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 =37°,运动员的质量m=50 kg。不计空气阻力。(取sin37°=0.60,cos37°=0.80;g取10 m/s2)求
(1)A点与O点的距离L;
(2)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
(3)运动员落到A点时的速度。
8、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木板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1kg可视为质点的木块A以水平速度v0=2m/s从右端向左滑上木板.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此时有一水平向右的力F=10N作用在长木板上.g取10m/s2.
(1)求开始时木块A和木板B各自的加速度大小;
(2)若木板足够长,求从木块滑上木板到木块和木板速度相等所经历的时间;
(3)要使木块不从木板上滑落,求木板的最小长度.
高三物理周周练(2)参考答案2015.9.19
1、C 2、BD 3、BCD 4、B 5、AC
6
⑴用砂和砂桶的总重力mg表示了小车所受的合外力;⑵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a= (或小车通过两光电门的时间t,a= );⑶图略,见解析;⑷木板倾角太小(或平衡摩擦不足)
试题分析:⑴由于细线不可伸长,因此砂和砂桶与小车具有了相同大小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M+m)a,解得:a= = ,因此只有当M>>m时,a≈ ,即用砂和砂桶的总重力mg表示了小车所受的合外力
⑵小车通过两光电门的速度分别为:v 1 = ,v 2 = ,因此还需知道小车通过两光电门的位移,即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2as= -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a=
或者,还需知道小车通过两光电门的时间t,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v 2 =v 1 +at,联立以上各式解得:a=
⑶根据描点作图的原则,对照表格数据,作出a-F图象如下图所示;
⑷由图象可知,图线不过坐标原点,存在横截距,即施加一定的外力后,小车加速度仍然为零,因此该误差产生的原因是木板倾角太小(或平衡摩擦不足)
7、解:(1)运动员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解得
(2)设运动员离开O点的速度为v0,运动员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得
(3)落到A点时,运动员的水平速度
竖直速度
故运动员落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α角
8、
试题分析:⑴开始时,对木块A,受重力mg、木板的支持力N A 和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 A 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在水平方向上有:f A =ma A ①
在竖直方向上有:N A -mg=0 ②
根据滑动摩擦定律有:f A =μN A ③
由①②③式联立解得:a A =μg=5m/s 2
对木板B,受水平向右的力F、重力Mg、地面的支持力N B 、木块的压力N A ′和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 A ′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在水平方向上有:F-f A ′=Ma B ④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有:f A ′=f A ⑤
由②③④⑤式联立解得:a B = =2.5m/s 2
⑵由⑴中分析可知,木块开始在木板上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经时间t 1 速度减为零,木板则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对A有:t 1 = =0.4s ⑥
此时,木块在木板的摩擦力作用下,将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经过时间t 2 与木板具有了相同速度v,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对A有:v=a A t 2 ⑦
从木块开始滑上木板到两者具有相同速度的过程中,木板B的运动状态不变,有:v=a B (t 1 +t 2 ) ⑧
由⑥⑦⑧式联立解得从木块滑上木板到木块和木板速度相等所经历的时间为:t=t 1 +t 2 =0.8s
⑶由⑵中分析可知,在t 1 时间内,木块A向左运动的位移为:x A 1 = =0.4m
在t 2 时间内,木块A向右运动的位移为:x A 2 = =0.4m
在整个t时间内,木板B向右运动的位移为:x B = =0.8m
在整个t时间内,木块A始终相对木板B向左运动,其相对位移为:Δx=x B +x A 1 -x A 2 =0.8m
因此要使木块不从木板上滑落,木板的最小长度为:Δx=0.8m
1、(单选)一质点做曲线运动,它的轨迹由上到下(如下图所示曲线),关于质点通过轨迹中某点时的速度v的方向和加速度a的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 )
2、(多选)人用绳子通过动滑轮拉A,A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以速度v0匀速地拉绳使物体A到达如图所示位置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则关于 A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物体的速度是 v_0 cosθ
B.A物体的速度是v/cosθ
C.A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D.绳子对A物体的拉力的竖直分立小于A物体的重力
3、(多选)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顶端O有一小球,从静止释放,运动到底端B的时间是t1;若给小球不同的水平初速度,落到斜面上的A点,经过的时间是t2;落到斜面底端B点经过的时间是t3;落到水平面上的C点,经过的时间是t4;则 ( )
A.t2>t1 B.t3>t2 C.t1>t4
D.平抛至A,B两点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相等
4、(单选)一颗炮弹以速度v0水平射出,炮弹在空中飞行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成正比,下列图象中可以正确反映炮弹水平分速度vx、竖直分速度vy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
5、(多选)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先后水平抛出同一 小球,第一次小球落到斜面中点,第二次小球落到斜面底端,从抛出到落至斜面上(忽略空气阻力) ( )
A、两次小球运动时间之比
B.两次小球运动时间之比
C.两次小球抛出时初速度之比
D.两次小球抛小时初速度之比
6、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见仪器.当有物体从光电门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关系,其NQ是水平桌面,PQ是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l、2是固定在木板上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小车上固定着用于挡光的窄片K,测得其宽度为d,让小车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l、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窄片K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 1 和t 2 .
⑴该实验中,在改变小车的质量M或沙桶的总质量m时,保持M>>m,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⑵为了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除了测量d、t 1 和t 2 之外,还需要测量 ,若上述测量的量用石表示,则用这些物理量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
⑶某位同学经过测量、计算得到如下表数据,请在图乙中作出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图像.
⑷由图象可以看出,该实验存在着较大的误差,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7、如图所示,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O点水平飞出,经过3.0 s落到斜坡上的A点。已知O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 =37°,运动员的质量m=50 kg。不计空气阻力。(取sin37°=0.60,cos37°=0.80;g取10 m/s2)求
(1)A点与O点的距离L;
(2)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
(3)运动员落到A点时的速度。
8、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木板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1kg可视为质点的木块A以水平速度v0=2m/s从右端向左滑上木板.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此时有一水平向右的力F=10N作用在长木板上.g取10m/s2.
(1)求开始时木块A和木板B各自的加速度大小;
(2)若木板足够长,求从木块滑上木板到木块和木板速度相等所经历的时间;
(3)要使木块不从木板上滑落,求木板的最小长度.
高三物理周周练(2)参考答案2015.9.19
1、C 2、BD 3、BCD 4、B 5、AC
6
⑴用砂和砂桶的总重力mg表示了小车所受的合外力;⑵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a= (或小车通过两光电门的时间t,a= );⑶图略,见解析;⑷木板倾角太小(或平衡摩擦不足)
试题分析:⑴由于细线不可伸长,因此砂和砂桶与小车具有了相同大小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M+m)a,解得:a= = ,因此只有当M>>m时,a≈ ,即用砂和砂桶的总重力mg表示了小车所受的合外力
⑵小车通过两光电门的速度分别为:v 1 = ,v 2 = ,因此还需知道小车通过两光电门的位移,即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2as= -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a=
或者,还需知道小车通过两光电门的时间t,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v 2 =v 1 +at,联立以上各式解得:a=
⑶根据描点作图的原则,对照表格数据,作出a-F图象如下图所示;
⑷由图象可知,图线不过坐标原点,存在横截距,即施加一定的外力后,小车加速度仍然为零,因此该误差产生的原因是木板倾角太小(或平衡摩擦不足)
7、解:(1)运动员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解得
(2)设运动员离开O点的速度为v0,运动员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得
(3)落到A点时,运动员的水平速度
竖直速度
故运动员落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α角
8、
试题分析:⑴开始时,对木块A,受重力mg、木板的支持力N A 和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 A 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在水平方向上有:f A =ma A ①
在竖直方向上有:N A -mg=0 ②
根据滑动摩擦定律有:f A =μN A ③
由①②③式联立解得:a A =μg=5m/s 2
对木板B,受水平向右的力F、重力Mg、地面的支持力N B 、木块的压力N A ′和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 A ′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在水平方向上有:F-f A ′=Ma B ④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有:f A ′=f A ⑤
由②③④⑤式联立解得:a B = =2.5m/s 2
⑵由⑴中分析可知,木块开始在木板上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经时间t 1 速度减为零,木板则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对A有:t 1 = =0.4s ⑥
此时,木块在木板的摩擦力作用下,将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经过时间t 2 与木板具有了相同速度v,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对A有:v=a A t 2 ⑦
从木块开始滑上木板到两者具有相同速度的过程中,木板B的运动状态不变,有:v=a B (t 1 +t 2 ) ⑧
由⑥⑦⑧式联立解得从木块滑上木板到木块和木板速度相等所经历的时间为:t=t 1 +t 2 =0.8s
⑶由⑵中分析可知,在t 1 时间内,木块A向左运动的位移为:x A 1 = =0.4m
在t 2 时间内,木块A向右运动的位移为:x A 2 = =0.4m
在整个t时间内,木板B向右运动的位移为:x B = =0.8m
在整个t时间内,木块A始终相对木板B向左运动,其相对位移为:Δx=x B +x A 1 -x A 2 =0.8m
因此要使木块不从木板上滑落,木板的最小长度为:Δx=0.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