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研组建设>>英语组>>赴澳研修所见所闻>>文章内容
澳洲社会印象
发布时间:2010-12-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不详

1.矿泉水比牛奶贵

澳大利亚地形主要是沙漠、草原与森林,淡水资源严重缺乏,即使是在人口稠密的东部沿海地区,也很少见到水塘与河流。从悉尼飞往布里斯班的一个半小时,飞机一直是沿海岸线飞行,右下方是蔚蓝的大海,左下方则是枯黄色的丘陵、草原和森林,基本上看不到农田。

到达澳洲的第一天,从布里斯班机场到昆士兰大学的途中,接待我们的中方人员就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当地概况,其中也谈到了昆士兰州的水资源问题。7月份是澳洲的冬季,当地遇到了严重的旱情。政府已经发布了橙色警报,要求市民节约用水。记得2003年我参加上海市教委组织的外籍教师培训时,一次我和一位美国老师聊天,谈到了外国公民的环境意识和国民意识,他说,在澳洲洗淋浴,超过10分钟会被谴责的。到了澳洲后我才知道果然名不虚传。由于今年冬季澳洲旱情比较严重,政府向市民倡议:洗淋浴不要超过4分钟!我当晚洗澡前,房东老太太就把政府免费发放的记时器给了我,这是一个手指粗的圆柱状玻璃管,分上下两截,中间是个形如沙漏的装置,上面写着:Four-Minute Timer。喷头开始喷水时,里面的兰色粉末从上端开始往下漏,漏完正好是4分钟!第二天课间时间, 基本上每个中国老师都谈到了洗澡的时间限制,有的住家用的是警报器,超过4分钟就会尖叫着提醒你:该结束啦!

第一次在昆士兰大学买午餐时,我要了一份三明治和一瓶矿泉水,片刻另一位同去的中国老师也坐到了我的旁边,他说你怎么不买牛奶啊?我说600毫升的矿泉水已经1.8澳元了,牛奶不是更贵吗?他说:你错啦,我600毫升的牛奶才1.4澳元!原来这里的矿泉水比牛奶还贵!中小学门口、大学校园甚至旅游景点的洗手间,到处可见提醒人们节约用水的标语。我住到homestay的第二天早饭后,我要洗餐具,老太太说:不用洗,请放到水池里。我说我现在有时间洗啊。她说:等晚上三餐饭都吃完了,把餐具一起洗。这样可以节约用水!房东老太有个很大的花园,我曾问她:澳洲蔬菜很贵,为什么不在花园里种些蔬菜?她说:种菜每天要浇水,但是澳洲很缺水,我们要把水用来浇花浇树,因为树木远比蔬菜重要!

2.对人的高度尊重

澳洲的行人优先、对学生的肖像权的保护,以及政府决策过程对公民开放的透明度,无不显示出对人的高度尊重。行人在十字路口过马路时,全部是自己揿一下按钮,等一会交通信号灯会自动变绿。但是在没有交通灯的地方,澳洲人一直奉行“行人优先”的原则,即汽车一定会让行人先走。第一天在昆士兰大学校内,我刚往马路上走了一步,看到右边来车了(澳洲和英国一样,行人车辆都一律靠左),我赶紧退回来,结果司机停了下来,在车内招手示意,一定要我先过去。后来在校外的好几个没有信号灯的地方,都多次遇到了这种情形。

在澳洲学习期间,我们去参观了两所中学。在相关的参观条款上明确写道:在教室内及整个校园,严禁对学生进行拍照,除非得到校长或家长的许可,否则将可能会被起诉。学校的先进设施、学生的精彩表现、老师的独特教学,都让我们想用相机拍下来作为资料。但是当我私下向一位教师询问能否允许我拍她的课堂过程的照片时,她连忙说:“I’m sorry that I can’t allow you to do that. If so, I will lose my job.”

在首都堪培拉,我们参观了国会大厦。那天正逢众议院和参议院分别在开会。令我们感到十分兴奋的是,我们这些外国游客在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检查后,竟然可以和本国公民一样,走进了两个会场。我们在离总理霍华德大约20米的地方聆听他的精彩演讲,目睹反对党成员如何在会场上商量,对总理提出质询。走出会场时,一位本地女士告诉我,国会的许多会议都向公民开放,体现了真正的民有、民享、民治的政府。

3.社会福利中的文化元素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政府为国民提供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但令我印象深刻的则是其中的文化要素。比如:澳洲政府在每个城市都设有若干个“information center”,免费为国民及游客提供关于交通、旅游、医院、学校等的各种信息咨询,免费发放各种关于社会福利的宣传材料;当地政府免费为每个家庭投送以当地的新闻、热点事件为主要内容的报纸及生活周刊;各地的公共图书馆免费向社会开放,每周日下午放映免费电影,(我在8月12日去看了一部美国电影);各地的艺术展览馆和博物馆都免费向社会开放,从雕塑、油画到澳大利亚或某个城市的历史,图文并茂,声、光、电手段齐全,资料详实,内容丰富,而且展览品质量特别高。这些公共设施都非常现代化。在布里斯班展览馆,我看到了一份声像资料,详细介绍了华人与澳洲,如第一位到澳洲的华人是1803年去的一位木匠,现在整个澳洲有大约55万华人移民,因而广东话和普通话也成为澳洲第一外语。在布里斯班艺术馆,我看到许多介绍各国艺术的专著,我甚至看到了久负盛名却始终未得一见的一幅画,是关于毛泽东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还看到了一组反映70年代末中国在改革开放转型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和城市风貌的珍贵照片!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