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构建充满活力的英语课堂氛围
发布时间:2011-09-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不详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习者是中心是主体,各种因素都要在他身上才能发挥作用。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好动、自控力差、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心强,有热情,但不能持久;模仿和记忆力强;表现欲和自尊心强,但同时自尊心又极其脆弱。因此,建立一个轻松活跃的英语课堂就是营造一个积极主动、充满情趣、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把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尽量集中在英语课堂上。心理学家证明,轻松愉快的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和潜能,从而增强记忆效果,加速掌握运用外语的能力。呆板、枯燥、乏味、紧张的学习,只能抑制思维的活动、降低学习效果。可见,建立一个轻松的课堂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前提和保证。当然,建立轻松活跃的英语课堂,绝不是单纯地为了活跃气氛而盲目进行一些活动,而是要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既学到知识,又受到教育。
基于这样的原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进行:
首先,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条件。
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学生才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学习活动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如朋友,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才会出现。此外,教师一张微笑的脸、一声Hello,everybody!Are you OK?都会消除学生的紧张,才能更好的与教师配合。
其次,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智慧的源泉。瑞士著名的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利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这句话真知灼见地到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内部动机。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古今中外凡是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浓厚的、强烈的兴趣。根据有关调查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水平下降,其中初一与初二,初一与初三之间差异显著。兴趣的丧失导致了部分学生失去继续学习英语的动力,从而产生厌学的倾向,使得两级分化现象日益严重。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并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这是学习英语的前提和保证。那么,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呢?
一.运用图片或多媒体,创设语言情境,变抽象为直观
人在思维的时候都是用语言来进行的,而学生在没有掌握和理解词以前,就能记忆
和分辨图片上的一些实物,对于学外语的学生来说,在没有掌握语言词汇的时候,非直观性情景的学习思维过程总是以其母语来进行的,即间接思维,这样就抑制了学生的大脑皮层中具体的条件刺激所形成的第一信号系统。为了让学生概括词语的条件刺激形成的第二信号系统与第一信号系统协同活动进行思维,又不受其母语的干扰,可变抽象为直观,教学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制作课件,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创设语言情境。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第一册UNIT SEVEN有关衣物名词时,先出现图片,紧接着放出录音。学生看着图片,听着录音,很快就能朗朗上口了,一下就活跃起来,很轻松而愉快的学习好这节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景让学生进入角色
创设情景有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思维,在情景中易于理解材料所传递的信息,易于激发正确运用英语表达思想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在教新目标英语第一册第七单元How much are your pants?时,我在教室里挂满了服装图片,请同学们表演不同的购物者,有的同学甚至把自己身上的衣物、鞋、文具、课间准备吃的零食等等,拿出来当道具。学生广泛参与,使得课堂增色不少。
当然,创设情景教学方法只是建立愉快的课堂气氛众多活动方法中的一种,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小品、猜测、接龙故事、辩论等形式。这样会使学生通过活动尽可能做到多动脑、动口,甚至是“动手动脚”,由此创造出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学习局面。
三.鼓励学生要敢于参与、积极实践
学生不敢说英语,怕说英语,这就造成不利于他们学习的沉闷气氛。中学的英语教师引导作用不仅是体现在其自身的示范作用,如优美的语音、语调和规范的书写,还体现在其如何根据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施教。教学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就是帮助学生扫清障碍,组织和引导课堂教学,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从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年轻活动,爱好运动,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开动脑筋,踊跃发言,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四.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兴趣
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操练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拼读学词,来一个“单词大王”竞赛,以及书写比赛,猜谜语大赛,传悄悄话竞赛等多种的形式;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让任务型教学进入课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教学。它主要包括
目标、输入、活动、教师的角色、学生的角色、环境六个方面。与其他语言相比,任务型教学法综合了传统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的优势,体现了语言学习的综合性,有助于推动学科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使学生愿听、敢说、能读、会写。
总之,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展,即怎样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正成为我们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的问题。教师本身的素质是创造欢跃课堂气氛的关键。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的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的效果是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形成的,缺了任意一方就不能成为课堂了。教师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课堂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一名高素质的教师不但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还要具备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自我,不断掌握信息时代的技术,跟上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