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研组建设>>语文组>>教改科研>>课题研究>>文章内容
高三微型课题申报表
发布时间:2009-09-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不详

三河口中学学校微型课题申报、评审表
课题名称 《高三语文分层教学实验研究》 相关学科 语文
主持人 吴艳 其他成员 汤丽萍、徐秀兰、沈丽芳、汤红瑜、顾琴娣
申报时间 2009-9-15 拟结题时间 2010-1--5
课题设计 从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概念界定、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成果形式、成员与分工、时间安排等方面撰写,可插页。
一、研究背景
高三阶段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每个学生都想通过一年的学习考入理想的学校。怎样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缩小差距,整体提高,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常用同一目标要求全体学生,必然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可能性不相适应,使一部分学生达标过易,另一部分学生难以达标,难以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分层现象促使我们努力探索一种能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着眼于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发展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着眼于改造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遵循素质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是一种有助于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课堂教学策略,为此,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提出了“寻求适合学生的教学,开发学生自身潜能”的教学思想,开始了“高三语文分层教学”的有益尝试。
二、研究目的意义
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本课题拟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将分层教学的理论付诸实践,探索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 形成有效的策略,力争使学生经过分层学习,知识水平基本上发展到同一个高的层次,满足上大学的需要。同时又能为学生的一生的发展奠基。也想通过研究,指导以后的高三语文教学,以满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三、概念的界定
“高三语文”指高三阶段的语文,备考是其主要特点,当然也要和高中生语文素养的要求相结合,使学生既能应对高考,又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分层教学”是指个人以现有的两个教学班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到班内学生的语文素养存在的差异程度,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等因素,运用模糊学的方法,把全班学生分为短期性的A、B、C三个层次,并依据群体学生的差异,区别对待地制定分层教学目标、设计分层教案、采取分层施教、进行分层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生分层的原则和方法的研究
2、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置和调整
3、备课分层研究
4、授课分层研究
5、练习分层研究
6  教学辅导分层研究
7、评价分层研究
各个具体内容之间有其自身的内在联系。实施分层教学首先对学生个别差异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内在动力的差异性作深入调查分析,联系学科特点,将学生对象划分成不同类型,即学生分层;然后运用分层教学的理论原则设计出不同层次应达到的目标层次和分层教学的方案,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加以实施、调控;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发展,学生在层间的流动变化也需要教师作相应的方案调整。通过一年的研究与实践,既促进学生能力和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也促进教师自身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研究方法:
 1、抽样问卷法。通过对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把握第一手材料,了解当前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对学生个别差异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内在动力的差异性的调查,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研究。
2、文献研究法。通过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更好地为分层教学提供理论支撑,更好地实现教师的观念、行为方式的转变和提升。
3、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研究的探究性和操作性,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师生共写随笔。立足于每一堂课,每一位学生,在写随笔的过程中,反思自己,超越自我,并做到总结成果和推广运用相结合。
4、个案分析法。不断地收集典型课例、教学中的典型细节以及学生个体研究案例,从中发现和提炼科学有效的措施,及时地进行推广。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反思,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时撰写教学后记、反思、经验总结、论文等。
六、课题研究的时间与步骤
 第一阶段(2009、9---2009、10)准备阶段
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确立课题,并查阅资料,谋划整个研究过程,并写出课题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时间,把握研究方向。
第二阶段(2009、10---2009、12)操作实施阶段
通过各种方式,研究分层教学的具体方法,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个人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并阅读相关的论著,形成阶段性成果(案例分析、读书笔记、教育故事、随笔等)
第三阶段(2009、12---2010、1) 结题阶段:归纳总结研究情况,汇总研究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七、成员与分工
组长:吴艳
组员:汤丽萍、徐秀兰、沈丽芳、汤红瑜、顾琴娣

教科室审批意见 
本表一式两份,教科室和主持人各存一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