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教案
发布时间:2015-11-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姚建学
《项羽本纪》教案
开课时间:2015.11.25 班级:高二(5)班 执教者:姚建学
学习目标:
1、在熟悉课文情节的基础上,辨证地认识项羽的人物形象。
2、探究项羽悲剧形成的原因。
3、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养成良好的个性特征。
试验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辨证地认识项羽的人物形象。
2、 理解项羽悲剧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项羽,是司马迁笔下最典型的悲剧英雄代表,作为一个“失败的英雄”,他的故事无数次地被搬上舞台,后人既为他的英勇善战、霸王之气所折服,同时又为他的失败命运而扼腕叹息。
那么项羽在与刘邦的对峙中怎么会一步一步走向衰败,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呢?我们作为旁观者、后来者,似乎应该可以以一种更加客观、更加公正的态度来评价项羽。
明确目标。
二、解读文本,认识人物
我们学过了《项羽本纪》后,你能说说你心目中的项羽吗,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学生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文本依据,分析人物形象。
拓展课外材料:历史人物对项羽的评价;杜牧、王安石、李清照三位诗人有关项羽的诗歌鉴赏。进一步认识人物。
归纳小结。
三、组织探究,拓展延伸
项羽悲剧形成的原因。
项羽的悲剧命运与他的性格有何联系?致命的弱点有哪些?
四、读史明智,返观自身
在项羽身上,我们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又如何在现实中升华自我呢?
学生结合文本的学习和自身的认识谈受到的启发,交流评价。
五、大胆假设:假如项羽打败了刘邦,他做皇帝,会怎样?
组织学生探究后交流。
六、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完成周记——我看项羽
开课时间:2015.11.25 班级:高二(5)班 执教者:姚建学
学习目标:
1、在熟悉课文情节的基础上,辨证地认识项羽的人物形象。
2、探究项羽悲剧形成的原因。
3、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养成良好的个性特征。
试验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辨证地认识项羽的人物形象。
2、 理解项羽悲剧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项羽,是司马迁笔下最典型的悲剧英雄代表,作为一个“失败的英雄”,他的故事无数次地被搬上舞台,后人既为他的英勇善战、霸王之气所折服,同时又为他的失败命运而扼腕叹息。
那么项羽在与刘邦的对峙中怎么会一步一步走向衰败,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呢?我们作为旁观者、后来者,似乎应该可以以一种更加客观、更加公正的态度来评价项羽。
明确目标。
二、解读文本,认识人物
我们学过了《项羽本纪》后,你能说说你心目中的项羽吗,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学生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文本依据,分析人物形象。
拓展课外材料:历史人物对项羽的评价;杜牧、王安石、李清照三位诗人有关项羽的诗歌鉴赏。进一步认识人物。
归纳小结。
三、组织探究,拓展延伸
项羽悲剧形成的原因。
项羽的悲剧命运与他的性格有何联系?致命的弱点有哪些?
四、读史明智,返观自身
在项羽身上,我们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又如何在现实中升华自我呢?
学生结合文本的学习和自身的认识谈受到的启发,交流评价。
五、大胆假设:假如项羽打败了刘邦,他做皇帝,会怎样?
组织学生探究后交流。
六、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完成周记——我看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