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吹彻》简案
开课者:沈丽芳
试验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个性解读文本的能力,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精神和情感的交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意蕴,从而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学习目标:
1、理清文脉,了解本文的行文特色。
2、品味本文质朴而意味深长的语言。
3、理解本文所表达的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学习重点:目标2
学习难点:目标3
教学总体设计:本文的教学分学生自主研习和教师课堂引导、合作探究两个阶段。用问题教学法,主要从文本的语言入手,师生共同探究文本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以往阅读经验,谈出自己的阅读体会。
课堂教学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诗歌史抒情的艺术,如果说诗歌是“抒情女神”的话,那么散文就是“抒情王子”,然而散文的感情既是纯粹真实的,又是微妙复杂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抒情散文《寒风吹彻》,一起走进作家刘亮程的情感世界。
出示目标
研读文本、合作交流:
问题一:文中作者主要叙述了哪几个人、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联系题目说说这些人的经历有何共同之处。
学生交流
教师板书:
“我” 冻坏腿骨
路人 冻死在雪地里 寒风
姑妈 被冬天留住 吹彻
母亲 独自过冬
问题二:理解题目的含义:其中“寒风”在文中有哪些含义?“吹彻”在全文又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文及相关句子揣摩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抓住相关词句谈处自己的解读
教师明确:
“寒风”指:恶劣的自然环境,恶劣的生存环境(如贫寒、疾病、衰老、死亡等),心境的寒冷(如孤单、无助、绝望、冷漠等)
“吹彻”指:
时间上:贯穿一身,无时不有
空间上:无人不有,无所不在
程度上:切入骨髓,侵蚀心灵
问题三:作者说:“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有人认为,作者是在强调生命的脆弱、无奈和人生的悲观,你同意吗?请结合文本或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
从某种意义上来理解,这句话又未尝不是在强调:任何人的人生之舟和生命之舵,只有靠自己把握,你心中的季节是春夏还是秋冬,只有靠自己去描绘,你必须独立面对,孤独承受,默默隐忍,悄悄积聚,“我们帮不了谁”是在强调人应该自立自强,没有救世主,只有靠自己。
自主质疑
教师总结
同学们,也许作家笔下的寒风里我们很远,但人生中各种各样的“寒风”肯定会想我们袭来;也许我们对苦难的理解只是隔靴搔痒,但认识生活得本色远比沉迷于安逸的生活重要。同时我们又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人生不可能只有冬天,春天一定会来临,彩虹一定会出现,重要的是你能否坚韧自信的挨过难挨的冬天,迎接美丽的彩虹?
布置作业:阅读刘亮程的散文《对一朵花微笑》,并完成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