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文化建设>>文章内容
坚持文化育人 培育诚恒文化
发布时间:2016-12-23   点击:   来源:网络   录入者:不详

坚持文化育人  培育诚恒文化

——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介绍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所学校教育的灵魂,体现着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价值所在。作为一所四星级高中,要保持学校持续优质的发展,文化引领显得尤为重要。

我校创办于1929年,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校在深入研究本校文化传统和办学实际的基础上,坚持“全程教育,全人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 “诚恒”校训,积极培育“诚于做人,恒于学问”的学校文化,形成了“求真、务实”的校风,“乐教、善导”的教风,“乐学、善思”的学风,确立了“人文见长  文化育人”的办学特色。学校坚持环境育人和文化熏陶并举,积极打造诚恒文化品牌。

一、美化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最直接的体现,校园中的每一座建筑、每一处景点,都是一种思想的传递,一种文化的表达,优美的校园环境总能以“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熏陶感染着师生,丰富净化着师生的灵魂。

1.系统规划,营造育人氛围。对学校文化设施和文化环境进行系统规划、整体设计。校园环境设计按照从学生需求中来、为学生服务而设的思路,力求做到环境育人。校门口“诚恒”石上的校训引导师生要“诚于做人 恒于学问”; 主教学大楼以褚红色为建设主色调,象征河中人追求事业的热情,昭示河中人积极向上,建设和谐校园的坚定信念;长廊里的“诚恒文化系列”、“中国传统书画文化”、“历届优秀校友励志故事”、花丛中的“绿色格言”等构成了浓厚的育人氛围,无声地熏陶着师生的情操,是师生们的精神家园和成长乐园。

2.人文景点,彰显诚恒内涵。厚重古朴的诚恒广场、典雅的季子园、现代化的学生活动中心、百年树人雕塑、厚德修身石、林果园等许多人文景点都赋予不同的人文内涵。学校建立季子园目的在于弘扬季子的和谐、诚信、礼让等优秀品质,希望全体师生从季子让国、观乐、挂剑等故事中感受诚信内涵。“厚德修身”文化石是由80届校友集资20多万元建成的,由我校老校长邹少劲题词,具有特殊意义,他期望我校师生都能有高尚的品德,并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获得成功的人生。季子园安放高晓声铜像,既是为了表达师生们对曾在我校任教17年的著名农民作家高晓声的尊崇和敬仰,更是为了让师生们学习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终成文学大师的精神。花近百万建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林果园,目前有23个品种的果树。通过参加林果园的劳动实践,让师生们真切体会到唯有用心专注、辛勤耕耘才有花果飘香。做人学习也是如此,唯有持之以恒、勤奋付出才能成人成才。

漫步校园,一景一物都蕴含着学校的文化和品位,诠释学校的人文精神和教育思想,彰显着学校诚恒文化内涵。

二、开展文化活动,培育诚恒品质。

学校始终坚持“全程教育,全人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培育“诚于做人,恒于学问”的学校文化,努力形成丰富多彩、文明高雅的师生文化生活,营造和谐、优雅、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1.注重教师活动,弘扬学校精神。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部分,以“诚恒”为核心,推进教师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实现教师从文化行为到行为文化的转变。一是结合诚恒文化开展一系列师德教育活动,传承季子诚信为本思想,树立师德标兵,使教师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一个和谐、友爱、互动的校园人际环境,使校风、教风、学风得以落实,师生关系融洽。二是倡导教师挖掘诚恒资源,根据学科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教育,在教学中融入诚恒教育,开展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用以“诚恒”为核心的具有河中特色的校园文化感染学生,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2.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学校文化是教育学生的“隐性课程”,学校一直重视文化对学生的濡化,形成较为稳定的以诚恒为核心的学生文化。一是结合季子故事,在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系列活动、强化学生诚信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示,在体验中将“诚恒”铭刻于心,在情感的升华中将“诚恒”化为自身的良好品德。二是开展“晓声文学社”、“晓声读书会”、“晓声书画社”、“国学研修社”、集邮俱乐部等多个学生文化社团活动,以达到既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又能提升学生的诚恒精神的目的。三是每年定期举行系列活动,做到“一月一主题,每月有活动”:如三月珍爱生命活动、四月经典诵读活动、五月十八岁成人仪式、六月毕业典礼、十二月延陵之春艺术节活动等。四是利用延陵之春广播、橱窗、校园网、校刊等,宣传办学理念,诚恒校训,讨论学校共同的价值理念,强化学生的主流文化,使学生健康成长、长远发展。

3.建设班级文化,培育诚恒品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既体现“诚恒”的文化主题,又体现班级文化的个性。一是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参与班级的布置,教室外墙悬挂校友励志语录和班主任寄语,教室内墙由学生撰写“凡人小语”等,并定期更换,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班级约定,作为全班共同的价值取向,每两周更换一次主题的黑板报,激励着每一位同学奋发向上,克难求进。二是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在锻炼自己的能力的同时,也展示自己的班级文化特色,学生的诚信、自信、进取等品质也能在活动中体现,从而形成具有班级特色的精神文化。

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师生文化活动,优化了校风学风,营造出了一个健康优雅、凝聚人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诚恒文化也在活动中得到了进一步展示,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真正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三、构建人文课程,丰富诚恒内涵。

学校要成为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名校,构建合理的人文课程,是提高师生人文素养、传承校园文化的有力保障。

1.开发校本课程,培育精神文化。课程是实施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开发和实施人文校本课程,是我校文化育人的标志之一。根据办学理念和学生发展目标,确立我校人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形成内容丰富,种类齐全,富有本校特色的人文课程体系;通过人文课程的实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陶冶学生高雅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这一目标引领下,充分利用校内外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发了富有人文素养的校本课程:《人生规划》、《延陵季子》、《高晓声在河中的17年》等。这些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既弘扬了学校传统,又起到培育学生精神文化的目的,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打造人文课堂,提升人文素养。通过科研引领和多种形式的校本研修,构建适合学生实际的主体发展性课堂模式,强调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程,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挖掘学科教材中的人文性,渗透人文思想;挖掘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性,体现人文教育;利用媒体资源,打造人文课堂,使学生走进课堂就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气息。

我校坚持环境育人和文化熏陶并举,积极打造诚恒文化品牌,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晓声文学社”每年都有学生在省作文竞赛中获一等奖;“晓声书画社”成绩斐然:有国际动漫大赛一等奖,全国中小学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多人获一、二等奖,“艺术之星”全国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中多人获特等、一等奖,省市级科学幻想画比赛中一大批学生荣获一等奖等;壮炎飞、刘飞月同学曾获常州市高中生峰会特等奖。“晓声文学社”、“集邮俱乐部”被评为优秀社团,我校荣获“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称号,是常州市唯一入围的学校。《季子文化园》在常州市教育局举办的“我们最得意的校园一角”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今年常州市“媒体看教育”走进我校,园林般典雅的校园环境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一系列校园文化建设成效的取得,既是我校坚持文化育人的成果,更是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迈向成功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石。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和思考,不断地完善,但只要我们时刻拥有以文化经营学校,让环境成为隐性课堂的理念和做法,我们坚信:三河口高级中学的办学品质将提升更快!

                                    

                                     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

                                          2016年12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