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三河口中学全宗指南
一、 学校概况
1.学校成立,更名等。
武进区三河口中学创办于1929年,当时名称为私立延陵初级中学,校址设在常州局前街婆娑巷小学,后来迁至常州东直街关帝庙,学生百余人。第一任校长是三河口街上的是旭人。
1937年,日军侵华,常州吃紧。该年秋,学校又迁至村前镇。1938年又迁至焦溪街上继续办学。
1939年2月,横山桥敌伪军到焦溪骚扰,校舍被焚烧,学校无法上课,逼迫停办。
1945年春,由三河口邹少劲等人发起,在三河口高山书院开办三河口补习班,招收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共五十余人。
1946年秋,经协调,将三河口补习班改名为私立延陵初级中学。邹少劲任校长,是旭人任校董会主席,校址选在河东园胜阉南首一片公地屋。此处旧房经过整修扩建,于次年初夏学校搬入新舍。1947年7月,首届26名学生毕业。嗣后,逐步扩建校舍,充实设备,加强教学工作,学校取得较好成绩。1948年,部分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教育下,秘密油印进步刊物——《新生》月刊共九期。解放前夕,全校师生111名,其中大多是爱国青年,有的是中共地下党员介绍来的。
1951年,由武进县县长俞乃章及校董会等积极募捐经费,征集义工,扩建校舍21间。一年级开始双轨招生,1952年实行三轨制,并增设土木专修(中专)一个班,招收初中毕业生36名,1953年,学校调整土木科,学生并到苏州建筑工程学校学习直至毕业。1955年下半年,学校开始建立中共党组织,与横山桥、焦溪、北夏墅三所中学联合成党支部。这一年在校门对面——北溏河南岸。新建校舍30间,开辟大操场,为沟通南北两岸新旧校舍,在北溏河上架起一座木桥,取名为延陵桥。
1956年7月,学校被武进县人民政府接管公办,更名为武进县三河口中学,增设高中部。1961年,学校单独成立党支部,王有方任党支部副书记。1964年延陵桥重建,到70年代,上级拨款将该桥拆除后改建成拱型水泥桥,改名为“红专桥”,直至二十一世纪初拆除。(当时校区已全部移到北溏河南岸,原先北溏河北岸老校区由焦溪镇镇政府拆除改建为焦溪敬老院。)
1966年6月——1976年10月,学校经受“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教学秩序被打乱,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学校迎来了教育的春天。由乱到治,教学秩序恢复正常,教育质量稳步提高。1979年,武进县在本校开办镇江师范专科学校武进大专班,设2个物理班,1个化学班。
1999年4月被命名为省标常州市级重点高中,2002年5月被江苏省教育厅确认为江苏省重点高中。2004年5月被省教育厅确认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
1995年,武进撤县建市,学校更名为武进市三河口中学,2002年,武进撤市设区,学校更名为常州市武进区三河口中学止今。
2006年秋季学校共有55个教学班,学生2663人,教职员工183人,学校占地面积150000m2,校舍建筑面积54986m2。我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6年高考又喜获丰收,荣获武进区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这是我校自这项评比开始以来第9次获此殊荣。这一年的初中教学质量和高中体育艺术教学又十分喜人,都被区教育局评为二等奖。
2.历任校领导情况:
校 长 姓 名 |
任 职 时 间 |
备 注 | |
正 |
副 | ||
邹少劲 |
|
1945年2月——1949年4月 |
|
邹幼劲 |
|
1949年5月——1950年1月 |
|
|
梅鹤征 |
1950年2月——1958年2月 |
主持工作 |
|
黄美生 |
1958年2月——1959年7月 |
主持工作 |
|
岳致中 |
1958年9月——1960年1月 |
其中1959.7—1960.1 主持工作 |
|
王有方 |
1960年1月——1965年1月 |
主持工作 |
|
卞良春 |
1965年3月——1966年7月 |
主持工作 |
|
吴敏成 |
1968年9月——1971年1月 |
主持工作 |
卞良春 |
|
1971年1月——1973年6月 |
|
|
杨凡佑 |
1971年3月——1974年9月 |
|
郇惜光 |
|
1972年7月——1975年4月 |
|
|
方学才 |
1972年2月——1977年9月 |
|
|
吴敏成 |
1974年10月——1979年9月 |
其中1975.4—1979.9 主持工作 |
|
沈亚波 |
1978年8月——1983年2月 |
|
梅鹤征 |
|
1979年9月——1981年7月 |
|
校 长 姓 名 |
任 职 时 间 |
备 注 | |
正 |
副 | ||
孙国兴 |
|
1981年9月——1983年2月 |
|
沈亚波 |
|
1983年3月——1985年8月 |
|
|
陈孟道 |
1983年3月——1994年8月 |
其中1983.3—1986.8 主持工作 |
|
王才中 |
1982年4月——1994年8月 |
|
须保纷 |
|
1986年9月——1990年7月 |
|
|
高忠兴 |
1990年7月——1991年8月 |
主持工作 |
高忠兴 |
|
1991年9月——1994年9月 |
|
王才中 |
|
1994年9月——1997年6月 |
|
|
张国定 |
1994年9月——2002年1月 |
|
|
牟汉平 |
1994年9月——1998年7月 |
其中1997.6—1998.7 主持工作 |
|
高忠兴 |
1994年9月——2004年8月 |
其中1994.9—1995.3 任校党支部书记, 1995.3—2004.8 借郑陆视导组 |
牟汉平 |
|
1998年8月——2001年12月 |
|
|
刘建峰 |
1998年8月——2005年8月 |
2004.9—2005.8 主持工作 |
|
周建清 |
1998年8月——2007年8月 |
2007年8月调横山初中任校长 |
刘瑞祥 |
|
2002年1月——2002年4月 |
|
|
刘国民 |
2002年4月——2002年8月 |
主持工作 |
刘国民 |
|
2002年8月——2004年8月 |
|
|
邱仲新 |
2002年8月—— |
|
刘建峰 |
|
2005年8月—— |
|
|
李秀敏 |
2005年8月—— |
|
|
李建新 |
2005年8月—— |
|
|
黄永胜 |
2007年8月—— |
横山桥中学调来 |
3. 机构设置及管理网络
本校设有校长室,党支部,校工会,校团委,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室,总务处,会计室等管理部门。其网络如下:
(1)组织机构网络
区教育局 镇党委 校长室 党支部
(2)德育工作网络
工会 校党支部 校行政 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政教处 团委 教务处 总务处
(3)教学工作网络
各学科备课组 校 长 室 分 管 校 长 教 科 室 教 务 处
二、学校档案工作基本情况:
1、本校档案室成立于1988年,基本情况如下
时 间 |
地点 |
档案负责人 |
档案卷数 |
备 注 |
1987-1998 |
6号楼 |
汤丽英(1995年前) 王祺生(1995年—2001年) 张建新(1997年—2001年) |
1788 |
不含1998年 |
1998 |
1号楼 |
237 |
| |
1999 |
257 |
| ||
2000 |
222 |
| ||
2001 |
289 |
| ||
2002 |
综合楼 |
钱 锋 |
290 |
|
2003 |
404 |
| ||
2004 |
271 |
| ||
2005 |
承劲松(2005.4—) 李建英(2006.11—) |
1049件127盒 |
| |
2006 |
1026件146盒 |
|
2、档案室分布情况
19 |
20 |
21 |
20 |
23 |
24 |
25 | ||||||||||||||
18 | ||||||||||||||||||||
17 |
16 |
15 |
14 |
13 |
面积表(平方米) 办 公 25 查阅室 27 库 房 45 合 计 97 |
| ||||||||||||||
6 |
7 |
8 |
9 |
10 |
|
| ||||||||||||||
A A D A C A B A 5 4 3 2 1 A |
档 案 室 教师业务档案 责任人 李建英 设备仪器 类 责任人刘富华 基本建设 类 责任人刘富华 会计档案 类 责任人刘宏伟 音像实物 类 责任人徐 峰 党群工作类 责任人 沈群英 行政工作类 责任人张建春 教 育 教 学 类 责 任 人 牟韩董 亚建新 英国跃 分 管 校 长 校长室 党支部 查阅 办公台 办公台 电脑 电脑 查阅 查阅 A:温湿度计 B:CO2灭火器 C:去湿机 D:空调机 装订
3、档案管理网络图
4.库存档案情况
本校档案室形成的档案,保管期限有永久、长期、短期、定期四类,其中文书档案1506卷,2095件274盒,设备仪器类57盒,基本建设类98卷,会计档案中凭证875本,帐簿103本,照片档案1135张,录音录像档案65盒,电子档案12盒,实物档案71件,教师业务档案198盒,资料58册,排架长度25米(每米设5层安放)。
5.编写的编研材料
(1)学校组织机构沿革 (2)学校规章制度汇编 (3)先进材料汇编 (4)高中毕业生概况汇编 (5)学校工作大事记 (6)基础数据汇编 |
(7)校刊《延陵教坛》 (8)校刊《荷风》 (9)校本课程教材丛书 (10)三河口中学校史 (11)“绿色学校”情况汇编 (12)“创新”课题组材料汇编 |
6、档案管理台帐资料
(1)全宗卷 O 综合卷 (2)全宗卷 一 档案收集 (3)全宗卷 二 档案整理 (4)全宗卷 三 档案鉴定 (5)全宗卷 四 档案保管 (6)全宗卷 五 档案统计 (7)全宗卷 六 档案利用 (8)全宗卷 七 档案信息化 |
(9)档案管理制度汇编 (10)学校档案工作业务建设 (11)档案工作网络活动情况表 (12)档案工作论文、总结 |
7、档案案卷台帐资料
(1)案卷目录汇编
(2)1971~1990年度卷内文件目录
(3)1991~1994年度卷内文件目录
(4)1995~1997年度卷内文件目录
(5)1998~2000年度卷内文件目录
(6)2001~2002年度卷内文件目录
(7)2003~2004年度卷内文件目录
(8)2005年度归档文件目录
(9)2006年度归档文件目录
(10)设备仪器类档案案卷目录
(11)基本建设类档案案卷目录
(12)声像实物档案案卷目录
(13)会计档案档案案卷目录
(14)教师业务档案案卷目录
三、档案内容与成份介绍
根据档案工作建设业务标准,对本校所形成的档案材料分成了八大类(无校办工厂,不立卷)。
第一大类:党群工作类 设4个二级类目。
1.1 党务工作:包括党支部会议,民主生活会议,民主评议和党员活动材料;党支部工作计划、总结的材料;支部改选,发展新党员,预备党员转正材料;职务任免和表彰先进材料等。
1.2 宣传工作:包括时政宣传图片,科普宣传,读书活动,“三个代表”学习、培训等。
1.3 工会工作:包括工会工作计划、总结、报告、决定,重要通知,统计报表的材料;教职工代表大会材料。工会干部任免材料;民主评议和工会活动材料;工会组织的小店材料等。
1.4 团队工作:包括本校团委的工作计划、总结,团代会学代会材料;团员名单,团干部名单,团员转进转出材料;团员培训、团委自办刊物《团讯》和团委举办的活动材料等。
第二大类 行政管理类,设5个二级类目
2.1 行政工作:包括学校章程,学校工作计划、总结、周历表、作息表,开学典礼,每周工作安排的材料;校长三年目标管理,校长考核、督导评估、星级评估的材料;普法教育,依法治校,行风建设和创建文明学校、“好班子”的材料;行政会议记录;校办刊物《延陵教坛》《荷风》等。
2.2 人事劳资:包括教职工年度考核,职务任免,教师奖惩,基层报表,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材料;师资培训,教师进修计划、总结的材料;教职工名单,录用新教师,教职工聘用,双龄认定,教师退休、辞职、调动的材料;教职工工资调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个人调节税结算的材料;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的材料等。
2.3 总务工作:包括总务工作的计划、总结,固定资产校产校具添置更新的材料;危房检测、维修和安全工作的材料;物品采购的材料等。
2.4 财务审计工作:包括成立经审小组和财务审计的材料;收费标准和代办费结算的材料等。
2.5 档案、图书、信息:包括档案工作验收,图书馆等级评估材料;图书目录,图书馆设备情况和图书借阅开放的材料等。
第三大类 教育教学类,设7个二级类目
3.1 综合类:包括“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材料;非学历教育的培训,进修的材料;教育教学实习基地的材料;教学调研、检查、评优和各级教育教学质量评奖的材料等。
3.2 德育工作:包括德育工作的计划、总结和德育领导小组的材料;班主任工作手册和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考核、论文、经验介绍、研讨会的材料;升旗仪式,班会课,主题班会,主题活动的材料;学生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家长学校,家长会,帮困助学,控辍工作和学生军训的材料。
3.3 学籍管理、招生、毕业生工作:包括新生入学登记表,新生录取和新生花名册,学生学籍,在校学生花名册的材料;招生工作的材料;毕业生的材料;高考综合考试和高校录取情况的材料等。
3.4 课堂教学与实践:包括教务处工作计划、总结,各科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校历表,总课表的材料;公开课,评优课,观摩课教学的材料;教研组工作手册,集体备课,学科指导小组的材料;兴趣小组,综合实践活动,社会活动,校本课程,研究性学校的材料;学生在各科竞赛活动中获奖的材料等。
3.5 文艺、体育卫生工作:包括文艺、体育卫生工作的计划、总结的材料;校运动会、单项比赛活动、课外活动、体育运动队训练和参加上级运动会的材料;学生健康卡、疾病预防的材料;体育、卫生评估、验收的材料;文娱、艺术工作活动的材料等。
3.6 教育教学科研:包括教科室工作计划、总结和关于教育教学科研的规定条例、办法的材料;关于学校管理、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科研论文的材料;新课程研讨,校本培训的材料;开展科学研究及研究成果的材料等。
3.7 实验室工作:包括实验工作的计划、总结,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实验开设情况和实验室的检查、评估的材料;实验操作考查的材料等。
第四大类 设备仪器类
学校在添置各种教学仪器;电脑、打印机、文印机等办公设备;空调、冰箱、冷库、锅炉等生活设备时形成的档案资料属于设备仪器类档案,这类档案的保管期限均为长期。
设备仪器类档案的收集主要包括购物的请示与批复、开箱记录(填写设备履历表)和设备仪器的随机文件(装箱单、说明书、图表册、合格证等)。实行一机一档保管。
第五大类 基本建设类
包括项目申请批复的材料;用地申请和批复的材料;拆迁安置的材料;建设用地的规划许可和环保、消防、白蚁防治的材料;地质勘察的材料;工程设计和审定、图纸会审和变更的材料;施工招投标,施工合同,监理委托,工程质监,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的材料;工程审计和竣工备案的材料;建筑物的的施工图、竣工图等。
第七大类 会计档案类,设4个二级类目
7.1行政帐 7.2 食堂帐 7.3工会帐 7.4基建帐
(1) 凭证类,保管期限为15年
(2) 帐册类,包括现金,银行日记帐,保管期限为25年,其它帐册保管期限为15年
(3) 财务报表类,保管期限为永久
第八大类 声像实物类
包括学校在教育教学等各类活动中形成的照片,录像带,电子档案等。保管期限为永久,其中8.1为照片档案,8.2为录像档案,8.3为电子档案,8.4为实物档案
第九大类 教师业务档案类
收集教师的各种业务材料;实行一人一档保管,保管期限为长期。
武进区三河口中学
2006.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