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三河口中学2006年大事记
2006年1月,我校获江苏省未成年人科技创新教育先进学校。
2006年1月,在第十七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中,吴凡平获二等奖,其他七位同学获得三等奖。在2005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周英获二等奖,其他三位同学获得三等奖。
2006年2月,我校被评为武进区教育行风建设先进学校、常州市建设学习型系统先进单位。
2006年2月10日,我校召开六届一次教代会,历时一天。
2006年2月20日、27日,我校组织非毕业班观看《感动中国》第二、三部分,各班学生感触颇深,各班汇总“感动中国”征文上交。
2006年3月武进区中学生乒乓球比赛高中男子团体第二名;2006年武进区中学生乒乓球比赛高中女子团体第二名。
2006年3月份起,学校对东南角空地进行了开发。第一步:填土堆丘。从校外运进1000方泥土,堆成了一个小土丘。第二步:移植大树。从附近农户处低价移进榉树、楝树、朴树、冬青、香樟、青桐等树木60余棵,栽种在土丘上。栽种后,成了一个校园内的小森林,营造了一个新的生态环境,师生纷纷到此欣赏风光,熟悉本地名树,为建造校园植物教学基地打下了良好基础。第三步,新的构思。构思理念:根据焦溪地区林果之乡特点,建造一个以林果为主,辅以树木、花草、竹园的校本教学实习基地——植物教学基地。
2006年3月2日,《创新》课题试验课,由张建春、韩建国、董继红上试验课,相关教师参加听课学习。
2006年3月8日,区教育局教研室来校对高三年级进行调研。
2006年3月13、20日,各班组织收看《中国机器人大赛和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专题节目》。
2006年3月23—25日,我校组织苏锡常镇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我校取得了欣喜的成绩,模拟本科分数线上预期本科人数我校在同类学校中遥遥领先,预期本科目标完成率达270%,最能体现学生整体实力的生均总分列同类学校第一。高三艺术班学生赴南京参加美术专业高考。
2006年3月28日,我校组织高一年级社会实践活动。
2006年3月29日,我校举行全体初中年级、高一年级教师听心理讲座。
2006年3月30日,我校组织高三学生体检。
2006年4月份起,我校综合楼前广场改建工程正式开始运作。
1、常州市桃园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设计了改建方案,经与镇政府领导认证,确定了改建方案。
2、常州市桃园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根据认证的方案进行了施工设计。
3、进行施工招投标工作,有5家单位参加了投标,经招投标领导小组综合评分,确定常州宏盛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中标,并于2006年6月5日签订了施工合同。
4、中标的施工单位于2006年6月8日正式开工,于2006年9月上旬全部竣工。
该项工程主要内容有:
1、建造水池。水池的两侧与底部均为砼结构,两侧贴卵石,水泥边安装仿汉白玉栏杆,水池东西两侧建拱型水泥桥2座,水池内安装喷泉。
2、建欧式廊2座,柱子外贴617花岗石材,顶部为617花岗岩线条饰面。
3、广场地面部分为636火烧板铺装,间隔台湾红线条。
4、广场绿化区新栽银杏、广玉兰、紫薇、海棠、杜英、桂花、毛鹃、女贞等花木,并满铺天堂草坪。绿化区内建有卵石道路,两端连接拱型小桥,还建有两条冰片路直通消防通道。
5、安装了广场灯、草坪灯、音响等设施。
6、消防路内侧安装了砼路牙,并把原有草坪改为天堂草坪。整个工程造价,经审计,约130万元。
改建工程结束后,校内师生纷纷利用课余时间到广场散步,欣赏校园风光。有的师生还到广场景点处拍照留念,纪念在河中的校园生活。
2006年4月6日,团委组织学生演讲比赛。
2006年4月11日,我校组织初一初二、高一年级学生观看《关爱明天》。
2006年4月12日,我校组织学生开展“爱我河中,绿化校园”植树活动。
2006年4月13日我校邀请了全国著名心理学家、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赵凯博士为全体高三同学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高考心理指导专题讲座。
2006年5月7日,我校将在上学期高一新课程研讨会的基础上再次举行高一新课程研讨会。
2006年5月9日,每班评选一名“感动校园之星”、十名“守纪标兵”。
2006年5月23日,我校举行第3届“校园十佳歌手”演唱比赛。
2006年5月30日,开展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活动。
2006年5月,在江苏省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中杭建翔同学获得一等奖,李凯同学获得三等奖。
2006年6月7-10日,高三学生参加高考。
2006年6月18-20日,初三学生参加中考。
2006年7月,武进区中学生高中男蓝比赛团体第六名。
2006年8月,我校获全国青少年“让世界充满爱,同心共建和谐社会”读书活动组织奖。
2006年9月武进区中学生健美操比赛团体第三名。
2006年9月2日,校行政发出通知,在全校范围内评选三河口中学首届“十佳青年教师”。
评选的对象是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本校专任教师。
评选的条件是:
1、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敬业爱生,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
2、任教以来担任班主任或负责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或指导学校运动队训练或从事其他教育管理工作三年以上;从事班主任工作须取得一定成绩,至少获得一次校级优秀班主任或校级先进班级;负责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或指导学校运动队训练也须取得一定成绩。
3、能刻苦钻研教学业务,胜任本学科教学,从教以来曾担任一轮以上循环教学,或担任二届以上毕业班的教学工作,教学成绩突出。
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教研科研能力,在区级以上公开刊物独立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或在区教育主管部门(含教育学会)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及以上的论文不少于2篇。
5、近五年来年度考核合格,且至少有一次年度考核优秀或获镇以上表彰。
经个人申报、学校评选领导小组评选确定候选人名单,经全校教职工投票选举,确定王静、汤亚芳、殳妤岚、沈群英、汤红瑜、姚建学、徐琴、张丽群、张瑛、徐秀兰等十位同志为三河口中学首届“十佳青年教师”,同时评选出吴艳、俞亚娣、周晓芳、康宁、卓立子、余巧珍、陈伟、张黎英等八位同志为三河口中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评选结束后,学校还公示了“十佳青年教师”的主要事迹介绍,并利用教师学习业务时间,安排他们介绍各自的先进事迹,让全体教师共同学习,使全体教师朝着名师的目标迈进。
2006年9月18日,我校组织学生观看“观看法制,安全教育片”。
2006年9月25日,常州市教研室朱志平主任来校作讲座。我校组织学生参加区中学生田径会。
2006年9月25日,我校组织创建绿色学校材料工作。
2006年10月份开始,政教处在全校范围内实行了“全员育人导师制”试点工作,每5—10名学生配备一位任课教师担任其导师。“导师制”试点工作本着“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要求,关注受导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细节表现,帮助、指导受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关心受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受导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关心受导学生的学习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指导受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受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经常与受导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全面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
“导师制”规定了导师工作制度、对学生的工作制度、对家长的工作制度和受导学生守则。
根据“导师制”工作要求,每位导师都配备了导师工作手册,主要记载受导学生及家庭基本情况、学生性格特点、学生学习情况、学生思想行为进步情况、导师对学生进行的谈话记录、导师与家长的联系记录和导师工作总结等内容。
根据“导师制”工作要求,每位受导学生都配备了学生手册,主要记载受导学生及家庭基本情况,接受导师谈话记录,学生每月一次小结,每学期一次总结等内容。
“导师制”计划周密翔实,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全方位的帮助与指导,形成健康人格,凸显了学校办学理念。
2006年10月26日,武进区教育局经综合考评,评定本校2006届高中教学工作成绩显著,荣获区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这是我校自1995年教育局对高中教学工作综合考评以来第9次荣获此殊荣,为此,焦溪镇政府专门制作了宣传横幅,悬挂在三河口附近地区,广为宣传。
同时,我校初中教学工作在2005~2006学年度中成绩显著,被区教育局评为二等奖;2006届高中艺术、体育工作成绩显著,被区教育局评为二等奖。
2006年10月,督导评估材料准备工作。
2006年10月16日,校43届田径运动会准备工作,26~27日举行校43届田径运动会。
2006年10月25日,焦溪镇民主评议教育行风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2006年10月30日,对我校进行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验收。
根据常教督[2002]7号文件精神,常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团办公室组成评估组,依据2006年新修订的《常州市普通高中综合督导评估细则》,于2006年11月14日至11月16日,对我校进行了为期3天的综合督导评估。评估组听取了刘建峰校长的工作汇报并咨询了11个问题,察看了校容校貌和各项设施设备,观看了升旗仪式和课间操,观摩了6个学生社团活动和2个教师学术沙龙,分别与29名干部、教师和25名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对100名教师、100名学生、100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七个学科的教研组和备课组进行了教学调查,抽查了66本教案、82本听课笔记(包括全部领导的听课笔记),随堂听课27节(涵盖了高中所有学科),优课率达85%,查阅了相关文档资料。
评估组经过综合评估,总体评价是:
三河口中学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教育教学设施比较完备。在生源条件不利的情况下,领导班子科学管理,团结实干,负重拼搏,逐步打造了一支敬业爱岗、乐于奉献、教学严谨、科学意识强的师资队伍。优良的传统,拼搏创新的精神,使学校取得了上乘的教育质量。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江苏省未成年人科技创新教育先进学校、常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评估组认为学校取得的主要成绩有:
1、办学理念清晰,办学目标明确。
2、领导班子管理科学,深受教职工信赖。
从问卷来看,88%的教师认为校级领导班子勤政敬业、团结协作,92%的教师认为学校章程、党政干部议事规则、党风廉政建设、教代会、校务公开、安全保卫等制度能得到认真贯彻,99%的学生认为对学校各部门的运作正常有序,大部分家长认为学校管理到位,教师敬业。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4、坚持教育科研为先导,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创新德育管理机制,创造和谐育人环境
6、教学质量稳定,列同类学校前茅
评估组对学校工作也提出了建议:
1、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全力推动新课程
2、进一步提高现代教学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水平
3、进一步推进骨干教师、名师工程
4、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2006年11月21日,团委组织情景剧大赛。
2006年11月24日,我校举行区级公开课教学观摩活动。
2006年11月25日,召开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家长会。
2006年11月27日,我校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博爱礼赞》。
2006年11月28日,我校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我们手拉手》。
2006年12月1日,我校开导师制试点班。
2006年12月4日,我校组织青年老师撰写形象技能比赛师德论文。
2006年12月9日,2007年高考综合考试。
2006年12月12日,我校被常州市武进区环境保护局、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命名为2006“武进区绿色学校”。
目前学校有绿化面积72000平方米,绿地率48%,栽种了雪松、柏树、蜀桧、榉树、朴树、楝树、青桐、冬青、香樟、白漆树、樱花、桂花、广玉兰、紫薇、紫荆、茶花、红梅、红叶桃、海棠、白玉兰、紫玉兰、梔子花、龙柏、金叶女贞、红叶女贞、腊梅、石楠、杜英、雀舌黄杨、大叶黄杨、小叶黄杨、慈孝竹、棕榈、银杏、红枫、绿枫等五十多个品种的花卉、乔木、灌木、竹子。
建有3000余平方米的广场和水池、喷泉、卵石路、冰片路、欧式廊等园林建筑。
占地面积近20亩的以林果、树木、竹子为主的植物教学基地正在规划建设中。
河中的校园真可谓是一个绿色的校园。
2006年12月19日,消防知识讲座及灭火演练。
2006年12月27日~28日,武进区中学历史第八届理事会在我校隆重举行,10位历史理事会成员参加了会议,并进行了研讨,会议由区教研室教研员贲新文老师主持,会上进行了理事会成员改选,一致推荐我校刘建峰校长任区中学理事会理事长。
2006年12月,2005~2006学年初中教学质量评估二等奖。
2007年1月,对我校高一年级进行常规调研。
2007年1月,我校荣获武进区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和武进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2007年2月5日~7日,教务处和各年级组组织期末考试。
2007年2月9日,我校全体教职工在餐厅共进年夜饭。我校全体人员欢聚一堂,共庆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