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你为什么生气》有感
发布时间:2015-10-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高三(4)班 管婷婷
《中国人,你为什么生气》有感
高三(4)班 管婷婷
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曾写过一篇时文《中国人,你为什么生气》,此文一出,曾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全社会对中国人何以不生气的大讨论,是的,中国人,你为什么生气呢?生气,是你我的权利。
千百年里。中国自称礼仪之邦,以德治天下,即使处理与邻国纠纷也秉成“先礼后兵”的原则,除非迫不得已极少勃然大怒,少有兵戎相见之举。具体到个人,也多强调“修身养性”,以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能称得上君子的,也一定是内外兼修,温文尔雅,不嗔不怒之人。“生气”之举是能避则避,否则就欠缺风度了。久而久之,中华民族就产生了一大批“顺民”,稍有反抗,敢于生气者,神话如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历史如逼上梁山的水浒好汉,则一律定性为以下犯上的“刁民”。由此,鲁迅说中国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和坐稳了奴隶的两种时代,鲁迅这话略显偏激,但中国人缺乏生气的基因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时代发展到今天,中国人不是奴隶,已是公民,生气是你我的权利。
生气,不是发泄,不是蛮横,而是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决策,也应是体现民意的决策。我们不能苟求政府尽善尽美,但也不应对决策失误置菵若闻,必要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公民应敢于生气,大胆的站出来,表达我们的意见,还记得“广州地铁”“统一代”改造的时候,敢于站出来的地铁哥陈逸吗?还记得质疑广州亚运会后还要再花1.5亿搞光亮工程的拇指妹“小阳”吗?他们都是敢于生气者。尽管他们都是学生,但只要是这个国家的公民,就有生气的权利,就有表达不同意见的权利。而他们的决策也最及变了政府的决策,调整甚至修改了原来的计划。生气也是法治国家赋予我们每个公民的权利。
法治社会,公民的生气,社会的监督也是促使政府廉洁,官员自律的有限途径。还记得“表哥”的落马吗?事情起因就是网民的生气,车祸现场,自身陕西安监局局长的杨大居然一脸微笑,结果网民生气了,调查后,这位微笑的局长拥有多块名表,继而又调查贪污受贿等不法行为。公民一生气,贪官就害怕。一个人的生气可能微不足道,但全社会的人生气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祛除歪风邪气,还社会一个朗朗乾坤,青天白日。
不要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看似潇洒阔达的话语背后,包含着,不仅是无奈无助,更是对责任的漠视,对权利的放弃,必要时,我们可以说:我得生气,然后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