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从心开始
夏 瑜
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让生命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而是内心世界的困惑; 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难,而是禁闭心灵的缄默。没有谁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 沟通,消除隔膜;交流,敞开心扉;真诚,融化壁垒。”回顾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历程,拾起点点滴滴的收获,才发现教育成功的秘密不是惩罚和说教,而是用爱去感化学生,用心与学生沟通才能创出教育和谐的新天地。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故事是《沟通从心开始》。
刚接手升初二后重组(5)班时,看着这些有些熟悉而绝大多数陌生的脸庞,我想首要之事是让彼此熟悉和了解起来,最终能把心聚在一起。而沟通应该是最便捷的途径。
期初考虑到初二学习相对初一紧张了一些,我就准备与他们一周交流一次。一开始,学生对我有些陌生,不太肯说真心话,需要我提供一些话题,还拿一些大道理来敷衍我。渐渐地随着了解的增多,学生们开始敞开心扉,我们聊的话题也多了。从兴趣爱好到个性特长,从喜欢的明星到最令自己感动的人,从每周总结到人生规划,从喜欢的故事到自己的故事,一次次思维的碰撞,一回回真挚的交流,一句句温暖的话语,让我们互相更加了解,让我们的心也贴得更近了。
到了学期中期,似乎忙碌的我有些忽视他们了,学生也有些浮躁与疲惫。天渐渐冷下来后,有学生开始拖拉作业、早上很晚才到、不打扫卫生、不主动完成任务,班级的学习氛围一下子变得很糟糕,引起各科老师不满,我的情绪也受到影响,开始急躁、无奈、叹气,有时甚至说些丧气的话。
这时,我想到了交流,因为考试和校庆已停了两个星期,我似乎好久没有和学生聊过了。我直率的班长给我写道:“您总在想着我们班的缺点是什么,该怎么解决,而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缺点是谁造成的,是我们学生吗?您有找一些学生听听他们的想法吗?您有试着走进(近)学生吗?现在我们既要听您班主任的教育,又要听那个正在爆发的火山的教育,学生是什么想法,您知道吗?也许一味的批评教育只会增加同学们的反感和抵触心理,把那一丁点想改变的决心或是想法给扼杀掉。也许有些学生也正想着要改变,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做,您是不是该帮他们一把呢?”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没有追究她的用语是否有不尊重,我突然好珍惜她的直言,对啊,明明是自己的忙碌、疏忽,工作没有到位,一味的埋怨真的解决不了问题啊。
这次及时的沟通让我清醒,让我深思,于是我想如果每天可以与学生交流不就可以做到及时沟通和了解了吗?为了避免收许多本作业本,我和学生商量在《家作记载本》上开辟“三言两语”专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可以给我提建议,说说班级里的事,谈谈对某件事的看法,诉说一下当天的心情,当然家长也可以看到,所以要注意更真诚,这样家校联通,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和指导孩子。
因为“三言两语”对字数的要求低,学生没有心理负担,很多时候都是一种心情的诉说。而对待学生的这份真诚与信任,我总是进行及时、认真的回复,对他们的困惑给出建议,对他们的疑问进行解答,对他们的自信提出表扬,对他们的道歉予以宽容,对他们的反思倍感欣慰……通过心与心的沟通,我与学生们更加理解,更加宽容,更加耐心,更加理智,我们成长着,也成熟着。
正所谓沟通从心开始,通过用心灵架起沟通的桥梁,用感化驱散学生心灵上的灰霾,用真情打通心门间的阻隔,过去的一学期,我班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屡屡获奖,最后还获得了“先进班级”称号。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教师应该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未来的路很漫长,为做这样一名好教师,我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