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法律权威,防范校园欺凌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是12月4日,是我国的法制宣传日,也是第4个国家宪法日,今年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设立国家宪法日的目的在于树立宪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加大普法力度,推动全社会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维护法律权威,防范校园欺凌”。
校园是一个供我们读书、学习的地方,这里承载着我们的梦想,但是,如果这片圣洁的土地上因充斥着暴力而让人胆战心惊甚至失去生命,将是何等的悲哀啊!
“欺凌、暴力”,它不但可以摧残你的肉体,还可以使一颗纯净的心灵走向扭曲,更能使人的精神受到痛苦的折磨,严重时,能威胁你身边人的生命安全。2013年6月,一位中学生因在教室内被4、5名学生包围,受到了扇耳光、脚踢脸部以及皮球投掷等伤害后,竟复仇连杀死4人。当这位中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罪行时,为时已晚,终生坐牢。2014年10月某校一学生因被殴打,导致脊椎骨断裂,落下了终生残疾。2015年6月,一名初三男生遭围殴脾被切除,此前被同学欺凌4年。2016年5月,多名女生群殴一个女同学,打耳光、踢肚子、扯头发,该同学哭着求饶,但多名女生仍不停手,短短2分37秒的视频中,这名女生被击打不少于120下……一起起校园欺凌、暴力事件让人触目惊心!发人深省!
实际上,大多数校园暴力、欺凌事件的起因都只是一点点的小事,有的甚至并没有什么直接原因,通常是买饭插队、抢占座位、无意碰撞、出言不逊、别人一个无意的眼神等等微不足道的小事。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是文明的殿堂,发生在这些花季少年身上的暴力倾向,害人害己,令人担忧,它严重扰乱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危害校园人身安全,给受害者带来长时间的恐惧和痛苦,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重要隐患。
同学们,你们是校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但同时也是防止校园暴力的主要力量。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我们更要坚决地对“校园欺凌”说“不”!
有校园欺凌的学生,首先要意识到,欺凌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欺凌行为是无能的表现;其次不要故意攻击其他同学,无论是比你更弱小,是他做错了事,还是你看不顺眼,这些都不能成为你攻击他的理由,要学会通过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会宽容。
被欺凌的同学,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险或可能发生危险时,要主动、及时地和老师、家长、警察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保护和帮助。发生事情后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要大胆揭发坏人坏事,不要姑息养奸。
我们也号召,其他同学也要拥有正义感,见到有欺凌的现象要站出来说“不”,控制事态发展,寻找合理的帮助。
同学们,人与人之间友好地相处,是我们要终身学习的一门重要功课。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差异,就会有矛盾。让我们用我们的理智、爱心去化解这些矛盾,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让我们拿起法律的武器,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坚决反对校园欺凌;让我们的校园成为更加和谐和积极向上的大家庭,在这个家庭里,少一些摩擦,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促进我们发展的、更有价值的学习和活动中去!
谢谢大家!
李建新
201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