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科研动态>>文章内容
高考文学类文本“真阅读”下的解题路径
发布时间:2015-01-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建新

所谓真阅读是“真走进文本”、“真畅晓文理”、“真渐纯习术”的过程,高考阅读要用“真阅读”来解决“应试”问题,那些号称“宝典”的答题模式可以休矣!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一、作用类题目,所谓“作用”应该是真实而具体的。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物理”上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1)作用对象的非单一性,作用是在至少两个对象之间产生的。(2)作用之间的相互性,作用是对象间的相互具体关系。然备考中,多存在作用就是“内容上和结构上”作用的简单思考,加上“答题妙招和术语”的迷惑助虐,“作用”就变成虚假、空泛的理解了。此题解题路径应该是:把握真实对象间的具体关系。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请看2013江苏高考题目。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题目:11.“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何容何许人也》,老舍)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参考答案:点题;引领全文。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真实对象间的具体关系分析:本题“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是一个具体内容和具体对象,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指出了“何容”的性格特征,起到了点题的作用,题目是其作用对象;文章下文具体阐述“何容”的矛盾性格和人生,这是又一个具体作用对象,所以本内容就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此类题目的解题路径。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1、题目的命题指向,形式以及变式。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命题指向是某个内容与其它内容之间真实具体关系的考查。题目形式和变式如下。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1)直接询问作用:作者写“某内容”在文中的作用?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2)询问写作目的:作者为什么写“某内容”?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3)探究作用类: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写“某内容”的理由;文章主要写另一内容,却又从“某内容”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等等。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2、解题路径。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写作的具体对象,这是走进文本真实归纳理解的过程。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1)归纳“某内容”的具体内容。首先,有时候必要指出“某内容”写作运用的特殊手法(如描写方法,写人方法,论证方法等)。其次,(当某内容为环境时)归纳描写了(环境的特征词)的环境;(当内容为记叙时)写了什么事件,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或性格;(某内容为议论时)陈述了什么样的观点或阐述了什么道理等。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2)找出某内容所作用的所有对象,回答清楚“某内容”“所作用对象”的内容。作用是相互和复杂的,找出所有作用的对象才能分析出本内容发挥的所有作用,这要更深入地走进文本。这里归纳内容的方法和(1)相同,从略。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3)分析理解出“某内容”和“所作用对象”之间的具体关系。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其关系有“对比、衬托、回应、照应、铺垫、过渡与承上启下、引出与彰显”等或“某内容”为“作用对象”提供背景、侧面烘托、强化作用对象、增加“作用对象”的内涵、使“作用对象”具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或使文章主旨深化等。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作用类题目的作用是具体而真实的,要回答清楚具体对象和被作用的所有具体对象,然后分析出二者之间的具体相互关系,即具体对象对具体对象所起的具体作用。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二、语段鉴赏题,以“语言、语句”为着力点的语段鉴赏。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考试说明这样表述:一是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文章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二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语段由“语言、语句”组成,因此,分析综合是对“语言、语句”的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也是对“语言、语句”的鉴赏评价。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请看2013天津卷《胡杨人家》语段赏析: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荒漠深处的额济纳,秋天显得十分的短促,犹如礼花般缩放的黄色叶片或繁如花海或星星点点,映衬着千年胡杨那道劲的枝干,美得让人窒息。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题目: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答案】抓住典型景物,写出额济纳秋色之美;营造氛围,烘托胡杨人家;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使景物鲜明生动。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解析】以“语言、语句”为着力点赏析句子,是对字、词、句、段涵咏、体味,深入文本内里的过程。本段写了典型的景物,如或繁如花海或星星点点的黄色叶片和千年胡杨那道劲的枝干等,本段还比喻的修辞、夸张的手法等。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以“语言、语句”为着力点赏析句子是组合归纳的过程,如此题归纳出:以上的典型景物写了额济纳秋色之美,为写胡杨人家营造氛围,烘托胡杨人家。“比喻、夸张的手法”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此类题目的解题策略为两个步骤。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1、以“语言、语句”为着力点的语段赏析是精致细读的过程。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本过程以“语言和语句”为核心咬文嚼字,定点清除,定位分析。一字一句,字尽其妙,句尽其巧,一句一段牵连内涵,力透纸背。抓住写作对象,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等等。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2、以“语言、语句”为着力点的语段赏析是归纳组合的过程。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此过程以“语言、语句”为着力点归纳和组合、上下勾联、整合展示。一点一词,一句一行,组点成线,连线成面,归纳语段构成的形象世界,思想意义,鉴赏在纵深处开掘;句子前后勾联,文本上下联系,立体体验,体验感悟出语句的结构和表达上的作用!这是由微观分析到宏观把握的过程。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三、人物形象考查,全面、综合地鉴赏人物形象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考查的人物形象一般比较立体而丰富,鉴赏人物形象要做到全面而综合。一要全面考察作者写作人物的多个角度;二要全面理解作者写作人物的多样手法;三要全面综合归纳人物形象的多元特征。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2010年江苏高考《溜索》(阿城)中的题目。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6)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参考答案: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1)“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2)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3)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4)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分析:试题指出文中写人物比较分散,可知人物写作是贯穿全文的;统观全文,说明要全面综合地分析人物形象。参考答案提供了人物写作的多个角度,领队在天险面前的“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是环境衬托人物;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瞟一眼,问一声,是从语言、动作和神态写人物;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用他人衬托人物等。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解题方法归纳。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1、全面考察作者写作人物的多个角度和多样写法。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作者写人物往往采取直接和间接两种手段。直接一指写人的基本方法,如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写法;二指作者通过故事情节等表现人物。间接指作者运用环境、他人对人物衬托,分正反两个方面,以及烘托等形式;还指运用各种修辞,如比喻、夸张、细节等写人物;另外需关注作者对人物的介绍或他人对人物的评价等。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2、全面综合归纳人物的多元特征。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从多个角度考察人物,注意写人物的多样手法,全面、综合地归纳出人物的多元特征。这个过程要分类、归类、综合和归纳。分类、归类是由凌乱到整合的过程,同类要合并,相类要组合,异类要分开;综合和归纳是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要由人物的外在表现,环境的特征,写作手法的表现张力,作者或他人的评价归纳人物的多元特征。需要强调注意的是作者介绍或他人评价有时并非作者赞同或肯定的观点,如《西江月》中对贾宝玉的评价就是此类。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3、全面规范地给出答案。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规范给出答案,一要分点作答,这是常规问题。二答案形式,首先是叙述,叙述文章写了什么性格或身份的人物;其次是分析,结合语言文字具体分析,分析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具体手段,怎样具体表现了人物性格或身份;三是对人物形象评价,评价人物形象的意义,对表达主旨的作用,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倾向等。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四、在“文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是把句子放进“文中”理解的过程。要分析理解句子在文章理路的位置;关注语句写作对象,体味语言之神,语语悟其神;联系上下文,进入语言环境,理解句子含义。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2013年江西卷为例,解释文中句子的含义。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题目:1、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2、这里周围都是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平常的沈从文》,黄永玉)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参考答案: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1)运用拟人等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沈从文的作品现在有魅力,将来也会有永久的生命力,会拥有越来越广泛的读者。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2)鼓励作者在逆境中要保持乐观心态,表达深厚的叔侄情深,同时体现沈从文身处逆境却豁然达观。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分析:第一句是承接前文“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而言的,后文又写到“他不停完成的一生”,他一生结出了“从容的丰硕成果”。这句话运用拟人手法表述了前后文的内容;第二句是对前文的总结,前文写了沈对文革苦难的潇洒态度,叔侄的交往等内容,因此要联系前文理解。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在“文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路径。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1、在文中理解重要句子的重要性。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一是句子在文中所处位置的重要。句子关联文章脉络层次,即是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段中的过渡句等,或统摄全篇句,即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中心、观点、情感的句子。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二是句子存在需要理解的重要,句子通常是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隐晦难懂或使用了特殊表现手段、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等。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基本路径。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首先,因句子在文中所处位置的重要,要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句子含括的阅读空间和有联系的文本内容。这是对作者写作思路的真实察看。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其次,因句子结构复杂、修辞特殊,内涵丰富,要注意对句子的语法分析,了解本句的主干与枝叶成分,尤其要注意枝叶部分,要分析句子采用了某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等,这应是对语言文字体验鉴赏的真实过程。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第三要注意句子与上下文的关系。在上下文中具体归纳总结出句子的具体含义,分析出句子在文中的表达表现作用等。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五、探究题,在研究内容和探索内涵中得出答案。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考纲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究即研究探索,是一种学习方式。研究什么和探索什么呢?研究的是作品的内容,探索的是作品的内涵。二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发掘。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典题展示: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2010年江苏卷《溜索》)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参考答案】深刻意蕴:(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情感取向:(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分析:该题正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通过内容中体现了文章内涵,内容研究要全面,内涵探究要深入。探究要由浅入深、把握现象到理解本质。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探究题的本真做题路径。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1、明确探究的指向。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探究的指向首先指向现象内容,其是属于文本的,题目的开放性,在于其多角度和多层面上。如果说做探究题是放飞风筝,那么文本内容就是拴住风筝的线。立足文本的探究才是合理的探究,紧扣作品的答案才是有效的答案。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2、注重全面的探究。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探究,研究的是多层面的内容,探索的是多角度的内涵。因此探究是全面的探究,探究是宏观把握和微观定位结合的过程。探究要全面地筛选、恰当地分类、综合地归纳、深入地理解。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3、题目的答题模式。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探究题的思考路径是把握现象到理解本质的过程,答题大都根据命题指向需要采取“观点的表述和论据的使用”的方式。具体表述方式为亮观点(总)、扣文本(分)、巧引申(分)、下结论(总)。即一般答题思路为:亮观点→扣文本→巧引申→下结论。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注:本文刊载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20144期。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2WJ三河口高级中学网站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