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期末导师制考核的通知
各位导师:
期末临近,为及时总结本学期导师制工作,现将期末导师制工作考核要求通知如下:
1、导师制手册、交流本填写要求:面谈两次,笔谈两次;参照附件案例积极撰写育人案例(导师手册上手写、案例电子稿上传至 ftp//211.70.111.13第二学期育人案例文件夹)。
2、考核截止时间为:6月15日。
请各位导师将导师手册、交流本一起于6月15日前交政教处。
三河口中学政教处
2009.6.8
案例1
育人案例
一、案例描述
我的受导学生中有这样一位女孩——xxx,她外表文静、懂事,但平时非常忧郁,不肯开口、不愿与人交流;学习也不甚理想,作业有时也不能及时完成,但是她能吃苦、责任心强,为什么不能全面发展呢?
二、情况分析
针对xxx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深入了解,我认为他的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
1.家庭原因。父母均外省来常务工人员,暂住此地,家中还有一上小学的弟弟,平时除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外还要承担照顾顽皮弟弟的重任,由于父母的知识有限,教育子女的方法比较简单粗暴,姐姐经常得替犯错的弟弟受过。因此,该同学经常在辛酸、委屈中坚守,内心比较苦闷,自卑、情绪化。
2.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家庭有重男轻女问题,爸爸随和、宽松、善解人意,但管理不严,有时纵容子女的不良行为;妈妈文化不多,但简单粗暴,孩子们都畏惧。他们在家庭教育缺少时间,同时不注重方法。
三.对策
根据xxx的实际情况,我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如下:
1.充分肯定她的付出与坚强。我认为她是一位文静、懂事,有责任意识的女孩,在她的身上承载了许多像她这个年龄的小孩不该承载的压力,她付出了许多,所以她坚强,她的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方面。这让导师也为之感动。所以她现在需要的是肯定、鼓励和支持。
2.真诚与她沟通交流,将心比心,建立信任。比如她受妈妈的影响,比较迷信,认为爸爸三月三出生命不好,两次车祸都是在三号;不能有钱,一有余钱就会出事。非常相信这些。我通过自己家人车祸的实例,自己是如何面对的给他讲解,疏通她的心理,让她卸去沉重的心理负担,这样才能拨云见日,使她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3.要从改变家庭环境入手,帮助xxx的家长正确了解自己的孩子,肯定她的付出。认清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使家长明白创造宽松的环境氛围是培养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础,要求家长改善家庭关系,多跟孩子取得心理沟通,特别要经常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帮助孩子调节情感,使孩子能在温暖的家庭氛围中消除紧张,焦虑、苦闷、疲劳等不良心理情绪,保持积极愉悦的健康心态。告诉他们孩子学习上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所造成的,要赶上去非一日之功,对孩子的要求要逐步提高,切不可操之过急或过早下结论。对孩子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都要及时地肯定,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教育效果
现在,我发现xxx在不断的进步着,精神面貌得到很大改观,但由于所处的环境没有质的改变,今后的路还很长,我将继续关注她今后的成长,希望她会成为一名阳光、开心、坚强全面发展的学生。
案例2: 全面深入了解学生情况
林是我的受导学生。初次接触,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头直往上冲的头发,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对他说了学生该有学生的规范,他满不在乎地一扬头:“唉,长得帅也是有压力的啊!”
接触多了,发现该生行为有些矛盾。在行为表现上,自由散漫,不遵守纪律。上课时,总带头起哄,严重影响课堂纪律。总是斜坐着,还不忘和旁边的同学说笑几句。你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好,雷鸣电闪也好,他一概当你是表演,你越是生气他越得意!在学习上,时而认真,时而玩闹。考入实验班,应该还比较优秀。自己也觉得自己相当不错,常常口出狂言:“像我这么聪明的人也不多吧!”“全校的人都会记住我的名字!”那份狂傲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这样的一个学生,开始令我头疼。和他交谈,一次、两次……他总还是一个满不在乎的笑容,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交谈多次,总觉得没有任何起色,无法走入他的内心世界。似乎他很喜欢老师找他,甚至批评他,他还是神采飞扬的样子,丝毫没有被老师批评的受挫感。
这样一个学生,似乎太没有是非观念、甚至荣誉感和羞耻心了!我有些生气,真想再也不管他了!冷静之后,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的方式方法出了问题,我是不是去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他想一想呢!
我开始观察他,发现活泼好动的他也有沉静的时候。他显得有些孤僻,不合群,若有所思。这个时候,他是柔弱的。但不多时,他又开始全神戒备的样子了。选了他考试不太理想的时候找到他,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我没有批评他,而是推心置腹地告诉他:其实就他个人的智力来说,应该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学习能力很强。在学习上,既渴望引起老师重视,又对老师不信任,不愿
他沉默了,以致留下了泪水。他说,其实他很自卑,别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他的家缺少关爱;别人有太优异的成绩,他曾经有过,可是在这个高手林立的实验班里,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同学不大喜欢他,他知道,可他就是要用满不在乎来掩盖自己……
透过他的泪水,我想这是多么孤傲倔强的一个孩子呢?对于这样一个孩子我开始用更多的时间来和他谈心,希望他可以改变处事的心态。
经过一段时间,惊喜地发现他变了!变得成熟、稳重,思考地越来越圆满,成绩也越来越稳定。作为一个老师,面对这样的变化,踏踏实实地体会到了一种喜悦。
[案例3] 注重和家长联系,做家长和学生沟通的桥梁
——学会感恩
初见小芳时,长得很清秀,穿得也不俗,给我一种大家闺秀的感觉。随后的交往中,得知小芳的学习成绩也不错,尤其是语文和英语,几乎到了考不败的水平。这使我更加喜欢这位清纯的女孩子。
但是,第一次让我吃惊的是,一天晚上,我正准备睡觉,她妈妈气急败坏地打电话给我说;“
在接下来那几天里,我叫她同寝室的很懂事的同学每天抽点时间陪她聊聊,陪她散散步,同时关注她的行为和思想动态。几天后,她同桌对我说“老师,小芳知道了,她说天下没有不对的父母,只有做错的儿女”。
买衣风波就这样过去了,虽然惊险,总算也有所收获。一个月后,小芳又和妈妈发生了生病风波,嫌妈妈没来带她去看病。我让她站在妈妈的位置来思考这问题,然后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你几岁了?你的生活能力与你的岁数相符吗?如果你确实希望妈妈带你看病,你应该思考依你妈的性格,你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达到目的?”在我的教育和同学的关心下买衣风波很快就平息了,事后我摘录了一段文字给她看:“要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给了我们鲜活的生命,无论贫穷与富贵,高尚与卑微,珍惜活着的感觉真好;学会感恩,感谢你身旁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帮助过你关心过你指点过你,还是怨恨你伤害你抛弃过你的人,毕竟都是你短暂人生回忆中的精彩部分。”后来小芳自己说“妈妈其实很好的,我就是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但不管怎样起码她已知道不会在拿生命开玩笑。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芳虽然还有几次与父母观点不一致、与同寝室的同学明争暗斗等风波,但在我耐心的开导下,都一次次的顺利度过了,虽然这一年,小芳让我费劲心计,真的带得很累,但小芳的醒悟让我觉得很值得的。毕业了,临走前,小芳说:“老师我要拥抱你一下,这一年来,您使我明白了很多,您对我真是太好了。”
[案例4] “笔谈”是做导师工作的有效途径
给一名受导学生的信
小康:
你好。
首先,
你知道
不要觉得我是在说反话,讽刺你,这声“感谢”出自真心。
其实你也知道,在高二这一年里,你给我带来了很多的麻烦,不仅不好好学习,还经常性的旷课、迟到,甚至在学校抽烟,考试作弊,还总撒谎,骗家长、骗老师。虽然如此,
在高一分班时,我所知道的小康你,是一个名气很大的“人物”,为何会成为“名人”,想来我不需要多说。所以,从开学第一天我就一直很关注你,怕你会给我制造过多的麻烦,影响到整个班级的管理。可是,我还是更愿意把你的过去看成是一片空白,因为,我坚信,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我也真心希望,高二的你,可以不再是那种“名人”。
你真的是要侮辱我吗?你一定会坚决地说“不是!”这个答案我相信。那么为什么你要这样呢?每次,你和几个比较流气的学生在一起说笑时,看到我,你都用担忧的眼神看看我,然后马上回到教室里。这种眼神在每次谎话被戳穿时,也都会出现。我找到了答案:你不想在我心里留下坏映像,你想我认为你是一个好学生。记得那次你没出操,而是躲在厕所里抽烟,结果被我猜到了,可是你不承认。你把我气得发抖,因为我失望透顶,你怎么能这么来回报我的宽容!!那次你真的伤到了我,就如身处-37℃的苦寒之地,所有的热情都被封冻。在伤心和愤怒中,我看到了你不知所措的表情,还有那担心、害怕的眼神,我再次找到了答案:你不想让我难过。
我感谢你在乎我的感受,也感谢你在乎我对你的看法,你也是个讲感情的人。可是,我不喜欢谎言天使。如果你的谎言不再是谎言,我会更加感动;如果你能把从别人借来的成绩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我会更加开心。
你说,你很感谢我对你的宽容。是啊,宽容。我是愿意宽容,因为我深知谁都会犯错,改正错误不可能是一天两天的事。
你向我承诺,你一定会靠自己真实的能力考上本一,我无有不开心,无有不支持,可是你拿什么来承诺?
小康,高二马上就要结束了。
祝蜕变成功
仍然充满期待的:陈老师
导生作品 导师·爱·我
又是一个春花灿漫的季节,独自走在林荫道上,孤单却不孤独。驻足凝视枝头那几朵初开的红花,突然想到了我的德育导师。
曾几何时,我因初进学校而不能适应,甚至想到退学回家,是她陪在我的身旁,告诉我:“在你的人生中,这绝不会是第一次陷入困境,只要你能坚持住,明天的太阳照样会升起。纵然前方路途凄迷,我都会在风雨之中伴着你。”于是我挺住了……
那年那月,我因家里变故而无法专心读书,是她陪在我的身旁,和我一起哭,告诉我:“人生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即使生活有千个理由让你哭,你也有一千零一个理由笑。只有经历挫折,你才会得坚强。”于是我恢复了……
那次测验,我因成绩不理想而对自己产生怀疑,是她陪在我的身旁,告诉我:“生活就是这样,它也许不是你期待的方式回报你,但你努力过,它必然会以另一种方式成全你。只要站起来的次数比倒下去的次数多一次,那就是成功。”于是我站起来了……
后来,我因取得成绩而沾沾自喜时,是她出现在我的面前,提醒我:“马车越空,噪声就越大。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于是我学会了谦虚……
再后来,我因面对抉择而不知如何是好时,是她出现在我面前,提醒我:“有些事情我们要勇于放弃,只有放弃才是明智的。学会放弃你才会得到更多。”于是我学会了取舍……
进校一年来,她陪我哭过,陪我笑过。有人说:“生活是一部教产书。在这本书人,我学会了许多东西,在经历了失落离别后,我懂得了珍惜;在经历了误解委屈后,我学会了宽容;在经历了失败挫折后,我学会坚韧。”指引我读懂这本书的,就是我的德育导师。
学校的德育导师如一杯醇醇的酒,使我品在喉头,甜在心底,使我的生命中有了那样一根绳子:一端是自己,一端是导师,任我流浪何方,当初令我恋恋不舍的人,定是如今泪眼相陪的人。
后序:因深受德育导师的帮助而心存感激,便作此篇,以为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