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应安徽省滁洲市天长教育局邀请,我校卓立子老师,携徒弟刘云霞老师和新入职的庄梓辉老师在天长市炳辉中学高中部参加了一场跨省跨区域的教学研讨活动。活动由天长市教研室主任、语文教研员、魏为秋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特级教师魏为秋老师主持。
活动分两部分:第一,同堂异构观摩课,分别由我校卓立子老师和安徽省天长中学祝丽娟老师执教苏轼《赤壁赋》,卓老师根据自己“学力发展”课堂设置课堂目的的要求,设置了“探寻作者语言文字背后蕴涵的人生态度和境界”这一简明教学目的进行文本研读,巧妙地设计了三个研读环节,研读中教师充分组织和促进学生的“学力发展”,同时注重发挥了教师的诱导、辅助、教示作用,学生紧扣对文本语言文字的品析,较好地理解了苏轼自我理想与现实、有限和无限、渺小和伟大,失败与成功等复杂情感的冲突和激荡,相信本课学习也会给他们前行的人生之路以启迪。
课后研讨环节,各位老师给卓老师这节课以极高评价,正如特级教师魏为秋老师所评价,卓老师该课为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和形成开拓了新和实的视点和指导,甚至向建设学习制度迈进的课堂模式作了颇有进取的尝试。
第二,卓立子老师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本节课教学实际,开设了高中 “语文学力发展”课堂研究的专题讲座。该讲座是卓老师所主持的江苏省“十三五”教科研规划课题《“教是为了不教”思想引领下高中“语文学力发展”研究》(课题编号:YZ-c/2016/29)的理论和实践总结的展示。诚如《中学语文》杂志对卓老师的评价“作为一线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新锐探索者”,卓老师给与会的老师阐述了课题研究核心概念 “语文学力发展”和课题研究的具体过程及所取得的丰厚成果,专题讲座也谈论了研究的困惑和进一步思考。最后,卓老师还与与会的老师进行了交流互动,不仅解答了工作十多年来的老师提出的不知道怎么把教学反思写成论文的困惑,而且还现身说法,给出了自己如何走出职业懈怠迷惘的方法;同时也以切身经历为例,解答新入职的老师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卓老师以最接地气的方式,最鼓舞人心的话语激励着一线教师。
卓立子老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在国内各语文主流杂志发表教科研论文和课例实录等100多篇,积极申报并立项了江苏省教育科研规划“十三五”课题,产生了一定影响,曾被《中学语文》杂志、《意林作文素材》、《语言文字报》、常州市电视台教育新周刊作过专访或文字介绍,多次应邀省内外地区教研室邀请开设示范指导课和专题讲座。
我校历来重视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三河口高级中学“主体发展性”和“教学评一体”课堂教学模式。卓立子老师是我校优秀教师群体的杰出代表,我们将继续坚持科研兴校、研以致用的教学方向,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利用课题的覆盖效应,激发广大教师的群体作用,为建设真正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课堂而努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