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高晓声在河中的印记
----《高晓声研究会》在三河口高中召开座谈会
上午8:30,高晓声文学研究会座谈会正式开始,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高晓声生前的领导、同事、学生以及高晓声研究会的同志们近40人,研讨会由刘建峰校长主持,研究会会长陆林深、秘书长李怀中、研究会主要成员朱净之教授、毛定海教授等出席。
高晓声文学研究会自2013年10月成立以来,在陆林深会长的积极联络,研究会成员的努力寻访撰写、三河口高级中学的积极配合下,研究会第一项重大基础性工程,国内外首部高晓声研究大型资料文集《高晓声研究》一书已于今年4月正式出版并发行。目前《高晓声年谱》、《高晓声的文学世界》、《高晓声自述》正在积极搜集撰写中。
高晓声是原江苏省作协副主席、当代农民作家,1962年至1978年在三河口中学任教,担任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任教期间,与学生、同事、附近村民交流接触,结下了深厚情谊,留下了感人故事。在当时艰苦环境下,高晓声笔耕不辍,收集了大量苏南农村生活的题材,为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宝贵财富。
为挖掘学习高晓声逆境中乐观积极,追求文学梦想的精神,激励后人,研究会拟编撰《高晓声在河中17年》(暂定书名)一书。为此,经研究会商议决定于11月29日上午在高晓声工作过的三河口中学召开座谈会。会上,那些接触了解高晓声的同志深情回忆高晓声在河中的点点滴滴。高晓声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他是那样敬业爱生,特别是对学生作文的指导;作为一名同事他善解人意、和气大方。高晓声的同事、学生、领导等在会上积极发言,纷纷把自己了解的高晓声的为人、创作习惯等告诉各位研究者,使他们零距离地了解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为有效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
高晓声是从三河口中学走出来的当代文学大家,他的作品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他50年的创作生命周期中有17年是在三河口中学度过的,这是他创作的积蓄期。因此,此次座谈会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高晓声当时的同事、学生能提供感性的第一手研究资料,了解他在三河口中学的文学足迹,以期《高晓声在河中17年》这部著作能既带有普及性又带有文学性。
刘建峰校长对大家毫无保留的畅谈、不辞辛劳的求证非常感动,但他更盼望着研究成果能在大家热情细致地挖掘帮助中圆满完成,同时他希望研究会的成员们能充分认识高晓声研究的价值。3个多小时的会谈意犹未尽,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相信这良好的开始一定能使《高晓声在河中17年》圆满完成,我们都期待着!